电容传感器作为频响宽、应用广、非接触测量的一种传感器,在位移、压力、厚度、物位、湿度、振动、转速、流量及成分分析的测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使用时要注意保护绝缘材料的的绝缘性能;消除和减小边缘效应;消除和减小寄生电容的影响;防止和减小外界的干扰。
5-73答:(1)传感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容很小,仅几十个μF,小的甚至只有几个μF。 (2)传感器与电子仪器之间的连接电缆却具有很大的电容,如屏蔽线的电容最小的l米也有几个μF,最大的可达上百个μF。这不仅使传感器的电容相对变化大大降低,灵敏度也降低,更严重的是电缆本身放置的位置和形状不同,或因振动等原因,都会引起电缆本身电容的较大变化,使输出不真实,给测量带来误差。
(3)解决的办法,一种方法是利用集成电路,使放大测量电路小型化,把它放在传感器内部,这样传输导线输出是直流电压信号,不受分布电容的影响;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双屏蔽传输电缆,适当降低分布电容的影响。由于电缆分布电容对传感器的影响,使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5-74答:具有压电效应的敏感材料叫压电材料。可分为两大类,即压电晶体与压电陶瓷,前者是单晶体,后者是多晶体。选用压电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转换性能:具有较大的压电常数。
(2)机械性能:压电元件作为受力元件,希望它强度高,刚度大,以期获得宽的线性范围和高的固有振动频率。
(3)电性能:希望具有高的电阻率和大的介电常数,以期减弱外部分布电容的影响范围和良好的低频特性。
(4)温度和湿度稳定性要好:具有较高的居里点,以期得到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5)时间稳定性:压电特性不随时间蜕变。 5-75答:(1)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电荷泄漏,利用压电式传感器测量静态或准静态量值时,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使电荷从压电元件经测量电路的漏失减小到足够小的程度。
(2)而在作动态测量时,电荷可以不断补充,从而供给测量电路一定的电流,故压电式传感器适宜作动态测量。
5-76答:参量式传感器,如电阻应变式是、电感式和电容式等,它们是无源器件,需要外加电源,通过改变电阻、电感、电容等物理参数产生正比于被测量的电信和输出。而发电式传感器,如压电式,它的工作原理是以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为基础,直接产生正比于被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磁电式传感器也属于发电式传感器,但它是一种结构型的而非物性型的。
5-77答:加热电极,可加速还原反应提高气敏传感器灵敏度;烧掉金属网罩上的灰尘和油滋,提高响应速度。
5-78答:光源是光电式传感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光电传感器都离不开光源,光电式传感器对光源的选择主要考虑波长、谱分布、相干性、体积、造价、功率等因素。光源主要有:
(1)白炽光源:白炽光源中最常用的是钨丝灯,它产生的光,谱线较丰富,包含可见光与红外光。使用时,常加用滤色片来获得不同窄带频率的光。
(2)气体放电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光辐射的持续,不仅要维持其温度,而且有赖于气体的原子或分子的激发过程。气体放电光源常用的有碳弧、低压水银弧、高压水银弧、钠弧、氙弧灯等。
135
(3)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致发光的半导体器件,它与钨丝白炽灯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能低、寿命长、响应快、便于与集成电路相匹配等优点。
(4)激光器:激光是新颖的高亮度光,它是由各类气体、固体或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频率单纯的光。工作波长为0.638μm或1.5μm的氦氖激光器是最常用的气体激光器,它使用方便,亮度很高。
光源特性包含光源的辐射特性(如白炽灯辐射为非相干的朗勃光源)、光谱特性(辐射的中心波长?和谱宽Δ?)、光电转换特性(淘汰的电偏置与光源幅射的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及淘汰的环境特性(热系数、长时间漂移和老化等)等参量。
5-79答:光纤损耗主要有:(1)吸收性损耗:吸收损耗与组成光纤材料的中子受激和分子共振有关,当光的频率与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或相等时,会发生共振,并大量吸收光能量,引起能量损耗。(2)散射性损耗:是由于材料密度的微观变化、成分起伏,以及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上的不均匀性或缺陷引起。一部分光就会散射到各个方向去,不能传输到终点,从而造成散射性损耗。(3)辐射性损耗:当光纤受到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弯曲时,就会产生辐射磁粒。
光导纤维工作的基础是光的全内反射,当射入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纤维包层间的临界角时,就会在光纤的接口上产生全内反射,并在光纤内部以后的角度反复逐次反射,直至传递到另一端面。
5-80解:采用两套光学成像系统及两个CCD器件,分别对被测对被测物的两端进行测量,如图5.7所示:
LsbN1CCD1N2CCD2aL1L0L3L2L0光源1图5.7 题5-80解图
光源2
被测物体的总尺寸:L?L1?L2?L3,L3为两个CCD均监测不到的盲区长度,固定值,设a为物距,b为像距,Ls为芯片CCD的长度;N0为CCD总像素数目,N1为CCD受光照的像素数目,则
对CCD1:
N?N1L1N0?N1a,L0?Ls,则L1?0?L0
bL0N0N0 136
同样对CCD2:L2?N0?N2L0,所以物体的总尺寸为: N0L?(2N0?N1?N2)L0/N0?L3
L?L0(2N0?N1?N2)?L3N0
5.分析计算题解答
5-81解:由传感器迟滞的定义知,?H????1???Hmax???2??YFS???100% ??2?1?3?10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得,?H??????100%??3% ?2?2?50?105-82解:由线性线绕电位器传感器电阻灵敏度和电压灵敏度的定义知:
SR?2?(b?h)2?(b?h)I?SRI ,Su?AtAt将已知数据代入得:
2?3.14?10?3(30?10?3?50?10?3)4K??1.6?10(Ω/m) SRR3.14?10?6?1?10?344SKuu?1.6?10?3?4.8?10(V/m)
dR?S?dR?R?S?120?1200?10?6?2.5?0.36? 5-83解:RU2??8.3?10?3A?8.3mA 无应变时i(t)?2R2?100U2??5.8?10?3A?5.8mA 有应变i(t)?2R??R240?0.36?F5-84解:因为:??,??
EAF50?1000?10(N)所以????3.1?10?4
0.1AE??()2(m2)?205?109(Nm2)2dR?R?S?120?3.1?10?4?2?744?10?4?0.754(?)
5-85解:设受压缩力为F,轴向贴的应变片?R1??R3?S?R
横向贴的应变片:?R2??R4???SR
设原电阻R1?R2?R3?R4,则受力F后:
R1?R??R1,R3?R??R3,R2?R??R2,R4?R??R4
电桥输出电压变化:?U?R1R3?R2R4Ux
(R1?R2)(R3R4)137
?R1??R2?R1??R2?R1??R2U??U??Ux xx22R??R1??R22R(R??R1?R??R2)?F?F???F(1??)S??2,???2 ??U??Ux,而???AE?r?rE2(1??)S?F??U??Ux 22?rE??测力传感器灵敏度:
SF??U(1??)SUx(1?0.3)?210(V)? ??2211?F2?r2E2??0.02(m)?2.1?10(Pa)?1又因为:1Pa?1.02?10所以:SF?1.3??9.8Nm2
10(V) 211?1??0.02?2.1?10?1.2?10?9.8(N)?1.3?10?32.2?10?10VN?41.89?10?9VN?0.4189?VKN 5-86解:已知?y?0.3mm,Rn?10.0004?
?yRn0.3?10.0004?y由Sr?得?Rn???0.0003?
?RnSr1/0.01%?100%Rn5-87解:等强度梁受力F时的应变为:
6(l?x)6(25?12.5)?10?2?x?F??0.5?0.1
bEt26?10?2?7.0?106?(3?10?3)2?R?SR0?x?2.1?120?0.1?25.2? R1?R3?R0??R?120?25.2?145.2? R2?R4?R0??R?120?25.2?94.8.?
5-88解:(1)粘贴方式如图5.8(a)所示,电桥电路如图5.8(b)所示。
(a)粘贴方式图 (b)电桥电路图
图5.8题5-88解图
(2)电桥输出电压为:
138
UiUiF63?104U0?S??S.(1??)??2?(1?0.285)??7.37mV?3244AE4?(10?10)?2?10114
5-89解:R并?121?750000?120.98?,?R?120.98?121?0.02?
121?750000?RR?0.02121?1.67?10?4,??(?RR)/S?1.67?10?4/2.04?81.9?? 2.23.2由得?x?119?.13?? 81.9?x所以???xE?119.13?10?6?1.623?1011?1.93?108N/m2
5-90解:(1)线圈电感值为:
?0w2A4??10?7?25002?4?4?10?6L???0.157H?157mH ?3?0.8?10(2)衔铁位移????0.08mm时,其电感值为:
?0w2A4??10?7?25002?4?4?10?6L????0.131H?131mH ?3??2??(0.8?2?0.08)?10衔铁位移????0.08mm时,其电感值为:
?0w2A4??10?7?25002?4?4?10?6L????0.196H?196mH
??2??(0.8?2?0.08)?10?3故位移????0.08mm时,电感的最大变化量为?L?L??L??196?131?65mH
(3)线圈的直流电阻值
设lcp?4??4?0.06/2?mm为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则
?1wlcpl?62500?4?(4?0.06/2)?10R????2?1.75?10?249.6? ?12s?l/4??(0.06?10)2?fL2??4000?0.157??15.8 (4)线圈的品质因数为Q?R249.6(5)当线圈存在200pF分布电容时,其等效电感值为:
L0.157Lp???0.16H?160mH 22?121?(2?f)LC1?(2??4000)?0.157?200?105-91解:(1)铁芯磁导率与空气隙的磁阻相比是很小的,所以
?Lw2?0A0(3?103)2?4??10?7?1.5?10?4???33.9(Hm) 2?22??2?2?(0.5?10)(2)差动时
w2?0A(3?103)2?4??10?7?1.5?10?4????时,L???0.166(H)
2(????)2?(0.5?0.01)?10?2w2?0A(3?103)2?4??10?7?1.5?10?4????时,L???0.176(H) ?22(????)2?(0.5?0.01)?10
13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5章传感器技术(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