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面向世界,加快推进国际化,面向全国,拓展合作新空间。

国际合作。发挥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集成放大作用,促进政府和民间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吸引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来深圳发展,强化深圳高新区对国际创新资源的承接、互动与融合能力。支持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建设生产基地,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

国内合作。进一步吸引国家和地方创新要素在深圳高新区聚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密切与国家部委、中央直属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国家高新区和广东省高新区的交流互动,以深莞惠紧密合作为契机,形成珠三角高技术产业带的核心。

深港澳合作。利用香港高等教育密集、金融发达、投资活跃和高端人才聚集的优势,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加强与港澳大学、研究机构和科学园区的合作,促进深港澳科技、资本、人才流动便利化,将深圳高新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的高地,创业资本的沃土,高端人才的驿站。 (三)优化园区功能布局。

遵循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一带两极多园\协同发展。

一带。以深圳高新区各园区为基点,通过连接各园区的轨道交通、高快速路和信息网络,构建横贯深圳的高技术产业带。

两极。以深圳湾、留仙洞、大学城等知识、技术、人才、资本密集的园区为基础,形成技术辐射带动极。以产业相对聚集、配套完善的园区为主体,形成经济增长极。

多园。以各园区为主体,适度超前整备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新型高科技园,加快建设孵化器、加速器和专业园,培育本土企业,引进对深圳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将深圳高新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四)推进产业集聚式发展。

将产业集聚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体系完备、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规划建设专业园。研究深圳高技术产业发展特点,把握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确定重点发展的细分产业,根据产业对环境和要素的需求,规划建设若干专业园,增强高技术产业在空间上的专业集聚。

发展产业联盟。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推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中介组织构建产业联盟,发挥产业联盟对各成员的总体协调作用,解决高技术产业发展中专业技术、目标市场和产业标准上的共性问题。

催生新业态。支持产业集群内各主体开展互动协作,促进高技术应用于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细分及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支持企业以智能化、数字化等手段再造设计、制造流程,着力提高技术装备的信息化水平,促进激光设备、数控机床、机器人等产业向信息化跃升。

推进信息技术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引导服装、包装印刷、钟表等行业用信息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提升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增强优势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为重点的互联网产业,用信息技术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 五、重点工程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总目标,根据深圳高新区战略定位和主要任务,实施创新体系、国际化、产业提升、空间布局、新型高科技园、园区环境等六大工程。

(一)创新体系工程。

积极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大力引入创新实体,建立技术和服务支撑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1.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

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学的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加强先进技术研究院、虚拟大学园成员院校的应用研究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南方科技大学,依托先进技术研究院,组建深圳产业创新研究院。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10年在大学城园区建成超千万亿次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立足深圳,服务华南、港澳台和东南亚,增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

力,成为国际一流的计算技术服务中心。积极争取其他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深圳高新区。

重点实验室。加快大学城园区重点实验室筹备建设,建成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在香港理工大学普尔药业筹建中药药学及分子药理学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在迈瑞公司筹建MRI(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取相关重点实验室落户坪山园区生物医药专业园、光明园区半导体照明专业园、宝龙园区集成电路专业园。2011年前完成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大楼建设,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无线电频谱检测、空间信息、精细化工等领域吸引重点实验室设立分支机构,建成近100个研发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电子信息产品智能互联国家工程实验室,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国家工程实验室,数字音频国家工程实验室。2012年完成深圳湾园区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楼建设。积极组建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基因工程国家工程实验室,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将更多的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深圳高新区。

大学科技园。加快建设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推动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产业化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二期、三期。引入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在深圳高新区设立8个技术转移分支机构,2012年建成虚拟大学园产业化综合大楼。规划建设大学城大学科技园,由政府投资加快学术交流中心建设,新建大学城留学生中心、外国专家公寓、教师公寓、附属学校(国际学校),在大学城内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孵化基地。

企业研发中心。支持华为下一代互联网工程研究中心、大族激光加工企业技术中心、迈瑞医疗电子(监护、医学检验)工程研究中心、腾讯研究院、研祥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 2.服务支撑体系。

专业技术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组建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数字电视工程中心。2010年底前,在生物医药、IC设计、软件测试、动漫设计、通信、数字视听、新型储能材料、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制造、资源环境等领域组建5-10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支持深圳软件园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与信息服务平台、深圳市现代服务外包产业促进会的发展。建设以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为主体的3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公共技术平台,以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为主体的微波通讯公共技术平台,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主体的电子封装公共技术平台,以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为主体的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以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为主体的先进装备公共技术平台。

人力资源。落实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吸引海外人才来深圳高新区创业。加强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和管理,建设深圳留学生创业大厦二期和宝龙园区留学生产

业基地,支持龙岗区留学生创业园发展,提升改造宝安区桃花源留学生创业园,支持深圳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发展。构建深圳高新区人力资源广场,引进人才中介、培训机构和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建立专业齐全、体系完备、功能合理、管理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打造深圳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增强人才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鼓励虚拟大学园、大学城成员院校与企业合作,至2015年建立10个以上集人才培养和研发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集知识产权战略咨询、信息检索、分析服务、专利代理、专利代办、版权登记、举报投诉、涉外维权、知识产权评估及交易等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深圳大学等大学创办知识产权学院,吸引国际标准组织落户深圳高新区,建设标准孵化工程中心,提升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服务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和商标预警工作,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支持各园区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站,鼓励企业设立知识产权和标准化管理部门。2014年,建成知识产权大厦。推动企业承担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TC/SC(技术委员会与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积极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标准,推进优势产业重点企业成立标准联盟,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至2012年培育约100家研发与标准化同步示范企业,至2015年培育约200家研发与标准化同步示范企业。 创业投资与资本市场。完善投融资服务环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投资机构进入深圳高新区。争取深圳高新区成为第二批非上市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试点园区,大力支持企业挂牌,对挂牌企业给予最高180万元政府资助。2012年前建成创业投资大厦(VC&PE大厦),聚集100-150家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产权交易、银行、证券、信用评估、资产评估、担保、会计、审计等投融资及中介机构。加快建设华南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展中小科技型企业股权转让试点。 (二)国际化工程。

依托深圳区位优势,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渠道,建设全球开放创新平台,完善跨国界跨地区资源配置、联合研发、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 1.国际合作。

争取国家商务部、科技部等部委支持,部市共建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2012年建成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大厦,至2015年,吸引约100家境外机构入驻,覆盖60至80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国际孵化器、国际项目技术数据库和国际技术转移资讯网,为引进境外高科技企业提供支撑。支持企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吸引跨国公司在深圳高新区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落实中国以色列两国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中以高技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加快中国以色列高科技合作促进中心建设。推进虚拟大学园国际化进程,至2015年,引进约10所国外大学成为成员院校,争取美国麻省教育中心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教育和技术中心入驻。 2.深港澳合作。

加强与香港高校、研发机构,香港科技园、数码港,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应用技术研究院的更紧密联系。建设深港创新圈互动基地,加快建设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深圳产业化基地,进一步吸引香港科研成果在深圳高新区产业化。支持香港城市大学在光明园区建设香港城大(深圳)生物和动物医学中心。支持港澳名牌大学在深圳高新区开展合作办学,积极争取独立办学试点,支持其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 (三)产业提升工程。

把握深圳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做大做强高技术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高技术优势产业。

通信产业。掌握通信产业主导权,重点加大交换接入设备、光传输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多媒体通信设备、智能网设备、GSM/CDMA移动通信设备及终端等产品拓展海外市场的力度,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强化3G、NGN、IPv6技术为核心的通信系统、智能化终端产品和移动增值、数字内容增值服务等新兴领域的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作。支持华为、中兴等企业承担国家高技术产业专项,支持远望谷、宇龙等一批新兴通信优势企业发展,将深圳高新区建成国家通信产业引领区、国际通信设备高端制造和技术创新基地。

数字视听产业。推动数字视听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支持广晟数码参与制定数字视听领域国际、国家标准,支持创维、康佳、TCL、长虹等企业发展,加快彩电产业战略转型,推进国家数字电视试验区建设,重点发展数字电视机、机顶盒、发射设备、数字视频传输系统、数字电视内容及相关应用软件,争取成为全国数字电视前端设备、信号传输系统、终端设备的重要技术源头。

计算机及外设产业。提升计算机产业整体水平,重点发展高性能服务器,笔记本电脑、网络计算机以及各类微机,高性能彩色平板显示设备、打印设备、存储设备等,支持朗科等重点企业发展大容量和新型移动存储产品,支持神舟、研祥、宝德等计算机企业发展,成为全球计算机及外设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集成电路和新型平板显示产业。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和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加快发展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支持海思半导体、中兴微电子、中兴集成等企业发展,提升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加快建设宝龙园区集成电路专业园,积极引进意法半导体8/12英吋集成电路生产线,推进坪山园区中芯国际8/12英吋集成电路项目建设,实现深超光电第五代TFT-LCD面板项目大批量生产,促进莱宝彩色滤光片、日东电工大尺寸偏光片等项目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引进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和OLED生产线,夯实电子信息产业基础。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落实国家服务外包产业政策,发挥深圳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市的优势,以深圳软件园为基础,推进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深圳软件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平台、软件与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测评中心,支持深圳软件园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在线全文阅读。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502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