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论语〉选读·君子之风》教学设计
萧山六中语文组 丁美
教学目标:
一、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能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理解并积累与文章相关的成语及介词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四、背诵15.6、4.16、6.11、7.16、7.19、6.23、8.7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孔子积极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课时建议: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西方人讲“绅士风度”,要求男性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幽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我们中国古人提倡的是“君子之风”。有人说:“绅士风度是外国有钱人在讲究;而君子之风却是人人适用,无论是穷是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看来“君子之风”比“绅士风度”要好得多,它适用范围更广。那么,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行修养,才算有“君子之风”?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板书:君子之风)
(从“绅士风度”引出“君子之风”,简单比较,激起学生了解其内容和要求的兴趣。)
二、范读课文,用幻灯片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字音。
孙(xùn)以出之 恶(è)衣恶食 一箪(dān)食 曲肱(gōng) 叶(shè)公
女(rǔ)奚(xī)不曰 知(zhì)者乐(yào)水 夫(fū)子之说(shuō) 三、自读课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初步理解课文。
四、教师对字词方面的问题随时解答。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有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保留疑问,下一节课集中讨论。
实际教学中,除了字音外,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字词方面的问题: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于”是什么意思? 【明确】:都是介词,放在动词的后面,引出动作的对象,在这里可以不翻译出来。 2、“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中“也与哉”是什么意思? 【明确】:都是语气词,放在句末,三个连用起强调作用。“与”相当于“欤”。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3、“未足与议也”的“足”是什么意思?
【明确】:值得。参考译文中有。跟“不足为怪”的足是一样的意思。 4、“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中“而”是转折关系还是并列关系? 【明确】:放在同类的形容词之间,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义、礼、孙、信是状语吗?(这一问,老师也可以欲设:这一句子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 【活动】:这个问题刚好涉及本文的一个特殊句式——介词宾语前置句,所以拿来公开讨论。
(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式) 【附录】课堂实录片段
刚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他问“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这句话中“义、礼、孙、信”是状语吗?这里有一种很特殊的语言现象,这是个很独特的句式。大家看看是什么句式?
生1:不知道。 生2:排比句。 师:是排比句。这是从修辞角度看的。不过,请大家从文言句式看看是什么句子。这种句式我们学过的。 生2:倒装句。
师:对,是倒装句。什么倒装?
生3:“义以为质”就是“以义为质”。 生4:是宾语前置。
师:对。介词“以”的宾语提前了。我们已经学过疑问句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句,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伐为?”刚才这个也是介词宾语前置句,请大家找找看,文章还有没有相同的句式? 生1:“乐以忘忧。”(许多学生反对)
生2:这句是“快乐起来忘记了忧愁”的意思。不是介词宾语前置。 师:说得对。这里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不是介词。 生3:“仁以为己任。”——就是“以仁为己任”。(很多学生同意)
师:完全正确。所以“义、礼、孙、信”是状语的一部分。准确地说是介词“以”字的宾语,跟“以”合在一起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
五、老师提醒学生关注文中“游、喻、鄙、奚、乐、文”的含义,以及“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六、归纳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 【问题】:作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从文中节选的章节看,你们认为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呢? 【活动】:学生概括,教师择要板书。 【明确】:内容:道(义)德仁艺。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要求:义以为质 行为有礼 态度谦逊 讲求诚信 能杀身成仁
要见利思义 不耻恶衣恶食 不患得患失 安贫乐道
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忧 不惑 不惧
乐山乐水 动静适宜 乐生长寿 心胸广大 意志坚毅
文质兼美
温和严肃 威而不猛 庄重安详
(照应开头的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君子之风的内容和要求。) 七、质疑探究。
1、检查背诵,提醒不熟练的同学重背或重默。 2、质疑解疑。
上一节课我们对“君子之风”的内容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有许多同学自读、背诵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疑问,甚至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看法。现在我们就畅所欲言,共同来探讨课文,请大家把问题都勇敢地亮出来吧。
(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热情,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八、课堂总结。
九、作业:背诵相关章节。
教学目标
一.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二.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三.背诵重点章句。(基本要求:1.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章。2.掌握“游、喻、鄙、奚、乐、文”在文中的含义,“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3.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4.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5.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教学重点
一.孔子关于义与利的关系以及在现在社会中的把握。 二.要求背诵的章句,加强诵读。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教学难点
文言句式的把握 教学建议
诵读为主,落实字词句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千百年来,人们往往乐以君子自居,但君子到底有怎样的行为准则呢?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你认为怎样的行为准则可称君子?(学生发言,谈自己看法,约三分钟。)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下古人对君子的言行举止是如何要求的?以及君子是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的?
二.诵读:a
论语是语录体的文章,也就是把当时的对话记录下来,既是对话就有一个特定的场景和语境,下面每个同学任选一句反复诵读品味,谈一下你认为孔子是在怎样的情景下或针对什么情况说出这一句话的?(学生自读章句,揣摩情景,谈自己看法。要求讲述尽量流畅,指名二三个学生回答,约十分钟。)b 下面我们来读刚才大家还没读到的语段。(约两分钟)(指出学生读错的字,易读错的字有:智者乐山 zhì yào 孙以出之 xùn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kuò。)
三.逐章把握孔子的义利关系及君子的准则。 (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大家可否看出这一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字(志:名作动,追求。)大家还要注意 据:执守。依:依据。游:广泛涉猎。文学常识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是从理想,道德,人格,技艺四方面来要求君子的。我认为有健全的人格和坚持正道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曾说在1959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时,如果有人站出来反对,可能以后的文革就发动不起来。(一分钟) (二)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这章句中两个句子都是特殊句式,应是什么句式呢?(宾语前置句和判断句。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其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
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第一、“......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君子之风》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