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同步生长:通过同步培养的手段而使细胞群体中各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 4. 生长限制因子 凡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某营养物就称生长限制因子
5. 次生代谢物 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合成抗生素等对人类有用的各种代谢物又称为稳定期产物。
6. 温和噬菌体:凡吸附并侵入细胞后,将噬菌体的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
7.致死时间:在一定温度下杀死微生物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8.灭菌: 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及非病原微生物。
9.消毒与灭菌:消毒是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质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它可以起到防止感染或传播的作用:灭菌是指利用某种杀死物体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10.disinfection 消毒 continuous culture 连续培养
11.纯培养: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二.填空
1.混菌法平板计数,在10-2稀释度的平板中平均有32个细菌菌落,每毫升原始牛奶中有个 3.2×103 细菌.
2.热死温度 是在10分钟内将悬液中的所有微生物都杀死的最低温度。 3. SOD 酶能消除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毒害。 4.厌氧菌可生长在 还原性 的培养基中
5根据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将细菌的生长分为 延迟期 ,对数期 , 稳定期 和 死亡期 四个时期,作为研究材料应取 对数期 时期细菌最合适。
6.氢离子浓度(pH)可影响到细胞质膜电荷和养料吸收,大多数细菌的最适生长pH值为 6.5~7.5(中性) 。
7书写莫诺(Monod)经验公式:______ u=um(s/ks+S)_____ ,其含义是表示____比生长速率与生长基质浓度之间的关系_____。
8巴氏消毒采取的条件为:____60-65 30min or 71 15min ____。
9高压蒸汽灭菌采取的条件为:______121度30分钟_______。
10设一种细菌在接种时的细胞浓度为100个/ml,经400min的培养,细胞浓度增至10亿个/ml,则该菌在该段时间内的G为 17.2min/代 ;R为 3.3 ;n为 23代 。 (注:1/lg2=3.322,整个培养过程都处于对数期)
11好氧的微生物需要较__高__(高、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厌氧的微生物需要较__低__(高、低)的氧化还原电位。
12烘箱热空气灭菌法的操作条件是控制温度在 a ,维持时间为 b 。 13实验室常见的干热灭菌手段
有 和 等。 三.判断
1 .一般地,单细胞细菌适于在中性环境中生长,真菌适于在碱性环境中生长。( 错误 ) 2. 培养厌氧菌的培养基Eh值要低。( 正确 )
3. 青霉素可抑制肽尾与肽桥间的转肽作用,从而杀死细菌。( 错误 ) 4. 涂抹法接种微生物,有的菌落会生长在培养基内。( 错误 ) 5. 湿热灭菌时间要比干热灭菌时间短。( 正确 ) 6. 70%的乙醇杀菌效果好于100%的乙醇。( 正确 ) 7. 比浊法可以测出细菌的数目。( 错误 )
8. 显微直接计数时,死活细胞很容易分开.。( 错误 ) 9. 消毒剂在低浓度时对微生物生长有刺激作用。( 正确 ) 10 应用划线分离法可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 正确 ) 11稀释平板测数法可进行细菌总数的测定(错误)
12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因此可以透过玻璃进行杀菌。(错误) 13酒精是常用的表面消毒剂,其100%浓度消毒效果优于70%浓度。(错误) 14微生物从一个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该微生物的纯培养(正确) 15染色涂片计数法可进行细菌总数的测定。(正确) 16微波、超声波、紫外线都可用于杀菌。(正确)
17氧对专性厌氧微生物有毒害作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内缺乏过氧化氢酶。(错误 ) 18好氧的微生物需要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错误 )
19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错误)
20通过超声振荡在液体介质中引起的空化作用,可以用于破碎微生物细胞 (正确 ) 21厌氧微生物的细胞内往往缺乏SOD,而好氧微生物和耐氧微生物的细胞内往往都含有SOD。(正确) 四.选择.
1.某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时均可生长,并可利用氧,它属于:(D) A 微好氧 B好氧 C 厌氧 D 兼厌氧
2.一个细菌每10分钟繁殖一代,经1小时将会有多少个细菌:(A) A 64 B 32 C 9 D 1
3.下述那个时期细菌群体倍增时间最快 (C) A 稳定期 B 衰亡期 C 对数期 D 延滞期 4. 在恒化器中,细胞生长的那个阶段被延伸 :(C) A 稳定期 B 衰亡期 C 对数期 D 延滞期 5. 下列那种生物是耐氧菌:(A)
A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B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C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D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6.下列那种生物是兼厌氧菌:(C)
A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B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C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D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7.为了测定饮料中的细菌数,下述那种方法最好 (C) A 比浊法 B 显微直接计数法 C 平板计数法 8.指数期细菌:(C)
A 指数死亡 B 准备分裂 C 最快速度分裂 D 死亡和分裂数相同 9. 下述那种物质不是氧化剂 (A) A 酚 B 臭氧 C Cl2 D H2O2
10.中稳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是 (D) A 35-40 B 10-20 C 20-35 D A和C
11.将土壤接种在含放射性14C 的葡萄糖培养基中,5天后检查,下列那种情况证明土壤中有生命,
A 放射性土壤 B 放射性葡萄糖 C 放射性CO2 D 无放射性 12下面关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判断,正确的是( A ) A. 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速度最快的温度 B. 发酵的最适温度
C. 积累某一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 D. 无法判断
13.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可生长,但在有氧条件下生长更好的微生物称( C ) A好氧微生物 B. 微好氧微生物 C .兼性厌氧微生物 D. 严格厌氧微生物 14( A )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高温度界限。
A.最高生长温度 B.最适生长温度 C.致死温度 D.无法判断 15处于( D )的微生物,死亡数大于新生数。 A.适应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16巴氏消毒的工艺条件是( A )
A. 62-63℃30min B. 71-72℃30min C. 60-70℃30min D. 75-85℃15min 17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通常为(B )
A. 0.3-0.4V以上 B. +0.1V 以 上 C. -0.1V以上 D. 0.3-0.4V以下 18下面关于连续培养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恒化连续培养的控制对象是菌体密度
B.恒浊连续培养中微生物菌体以最高生长速率生长 C.恒化连续培养的产物是不同生长速率的菌体 D.恒浊连续培养无生长限制因子 1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B )
A.产生抗逆性强的芽孢是产芽孢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生殖方式。 B.厌氧的微生物需要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
C.一种细菌的学名是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中aureus属名,Staphyloccus是种名 D.类病毒是有侵染性的蛋白颗粒。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B )
A产生抗逆性强的芽孢是产芽孢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生殖方式。 B厌氧的微生物需要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
C一种细菌的学名是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中aureus属名,Staphyloccus是种名
D类病毒是有侵染性的蛋白颗粒。 五.问答
1.细菌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特征及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 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 延迟期:菌数没有增加,细胞大量合成细胞物质,准备分裂。生产上要尽量缩短该时期,如应用处于对数期的菌体接种,适当增大接种量,培养基成分尽量与种子培养基一致;
(2) 对数期:菌数以指数增加。是研究微生物生理、遗传的好材料,是作菌种的好材料,是噬菌体的适当宿主;
(3)稳定期:菌体生长速度和死亡速度相等,菌体量达到最大。以培养菌体为目的时,可结束培养;开始积累次级代谢产物,以生产次级代谢产物为目的时,应通过调pH值,补加新鲜培养基等方式,延长该时期;
(4)衰亡期:菌数以指数下降。要及时放罐,避免菌体自溶,不利后处理。2.pH值对微生物生长有何影响?环境中的酸碱度通常以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pH值来表示。环境中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主要作用在于:引起细胞膜电荷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改变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性以及有害物质的毒性。每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pH值和一定的pH范围。在最适范围内酶活性最高,如果其他条件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也最高。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最适pH为6.5-7.5,在pH 4-10之间也可以生长;放线菌一般在微碱性即pH7.5-8最适合;酵母菌、霉菌则适合于pH5-6的酸性环境,但生存范围在pH1.5-10之间。有些细菌甚至可在强酸性或强碱性环境中生活。微生物在基质中生长,代谢作用改变了基质中氢离子浓度。随着环境pH值的不断变化,微生物生长受阻,当超过最低或最高pH值时,将引起微生物的死亡。为了维持微生物生长过程中pH值的稳定,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调节pH值,而且往往还要加入缓冲物以保证pH在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相对稳定。强酸和强碱具有杀菌力。无机酸杀菌力虽强,但腐蚀性大。某些有机酸如苯甲酸可用做防腐剂。强碱可用作杀菌剂,但由于它们的毒性大,其用途局限于对排泄物及仓库、棚舍等环境的消毒。强碱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与病毒比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作用强。
2.青霉素抑制G的机理是什么。答: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过程,形成破裂的细胞壁,代谢旺盛的细菌才存在肽聚糖的合成,因此此时有青霉素作用时细胞易死亡。作用机制:青霉素破坏肽聚糖合成过程中肽尾与肽桥间的转态作用。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大学考研微生物学习题答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