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892年俄国学者___伊万诺夫斯基_____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18. 腺病毒的衣壳是典型的__二十面体__对称
19. 病毒壳粒的对称方式有 螺旋 对称、 二十面体 对称、 复合 对称。 20.病毒的特点是 没有细胞结构 、 只含DNA或RNA一类核酸 、
只能在特定的寄主细胞内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 和 没有核糖体,不含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在活体外没有生命特征 。
21.请将下列微生物的代码配对填入对它们的描述:
代码 A B C D E
微生物 藻类 细菌 真菌 原生动物 病毒
特征描述
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a 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 b 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进行光合作用 c 细胞结构复杂,但缺细胞壁 d 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 e
三.判断
1. 噬菌体裂解循环结束,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正确 ) 2. 病毒的刺突用作侵入宿主细胞。( 错误 ) 3. 溶源性期间,噬菌体处于潜伏状态。( 正确 ) 4. 同一病毒其壳体的壳粒成分是相同的。(错误 ) 5. 有些ssRNA病毒无包膜。( 正确 )
6. 一个病毒粒子就是一个裸露的RNA侵染片段。( 错误 )
7. Viroids(类病毒) are the infections agents responsible for “mad cow” disease.( 错误 )
8. HIV 具包膜,核酸是线状ssRNA。( 正确 ) 9. T4噬菌体的核酸是线状ssRNA。( 错误 ) 10. TMV 的核酸是线状dsDNA.( 错误 )
11.有的具包膜的病毒其包膜外有刺突,刺突与其侵染特异性有关。( 正确 ) 12“疯牛病”和“口蹄疫”都是由细菌引起的。(错误 ) 13、类病毒是有侵染性的蛋白颗粒。 (错误 )
14 SARS的致病因子确定为冠状病毒。(正确 ) 四.选择
1.下述那种藻类与赤潮有关,并产生一种神经毒素:(B ) A 褐藻 B 红藻 C绿藻 D 甲藻
2. 下述病毒的壳体属于螺旋对称的是:(A)
A 烟草花叶病毒 B 腺病毒 C T偶数噬菌体 D l噬菌体 3. T4噬菌体的吸附位点是 (D) A 刺突 B 基板 C 尾鞘 D 尾丝
4.下列属于T4噬菌体增殖过程早期蛋白的是 (B ) A 细菌RNA 聚合酶 B 更改蛋白 C 溶菌酶 D 装配蛋白 5. 下列关于类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只含RNA 一种成分 B 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
C 不能独立侵染宿主 D 其核酸不足以编码一个蛋白质分子 6. Viruses possess genetic material comprised of: D
A DNA and RNA together B DNA only C Protein only D DNA or RNA E RNA only
7. The nucleic acid of a virus is surrounded by a protein coat called a:C
A Capsid(壳体) B Capsule(壳粒) C Envelope(包膜) D Endospore(芽孢) 8. Which method can not be used to culture viruses in a laboratory? (C) A 灵长类 B 鸡胚 C 营养琼脂培养基 D 组织培养 9. 在噬菌体溶源性循环过程中:B
A New phage DNA is synthesized B Phage DNA is inserted into the host chromosome(染色体)
C The host cell lyses D The burst(裂解) time is shortened 10. What is the third step in the multiplication (增殖) of viruses? B A 侵入 B 复制 C 脱壳 D 释放
1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B
A 具包膜病毒的侵入是通过融合 B 在溶酶体的作用下病毒脱壳 C 动物病毒与宿主细胞相吸附是随机的 D 具包膜病毒通过出芽释放 12.不是朊病毒病传染途径的是 D
A 消化 B 移植 C 遗传 D 直接接触 13.最先发现病毒的事( C )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14.病毒缺乏(B)
A增殖能力 B独立代谢酶体系 C核酸 D蛋白质 15下面关于病毒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无细胞结构 B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C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D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16全球关注的“疯牛病”是下列( D )引起的。 A.细菌 B.放线菌 C.真菌 D.病毒 17下面关于病毒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有细胞结构 B. 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C. 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D. 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五.问答
1、什么是朊病毒,目前已在那些生物中发现,与真病毒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可引起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目前在哺乳动物和真菌中发现存在。
(2)与真病毒的主要区别:无免疫原性,无核酸成分,由宿主细胞内的基因编码,抗逆境性强,不被蛋白酶水解。
2.试介绍大肠杆菌T4噬菌体的结构和繁殖过程。
(1)结构:头部,颈部,尾部;(2)繁殖:吸附,侵入,增殖,成熟,释放。
4 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培养基
是指由人工配置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2.生长因子
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3.天然培养基
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生物体包括用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这是一类营养成分既复杂又丰富、难以说出其确切化学组分的培养基。 4.组合培养基
又称合成培养基或综合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置成的培养基。 5.选择性培养基
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二.填空
1. 葡萄糖氧化生成琥珀酸,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可形成4个ATP。 2. 经呼吸链,每个NA DH可产生3个ATP。
3. 在循环光合磷酸化过程中,被激发的叶录素分子释放的电子最后给_菌绿素 4. 在非循环光合磷酸化过程中,O2来自水被氧化. 发酵过程中ATP仅在葡萄糖降解途径产生。
5.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有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6.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 方式以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
7.根据微生物利用碳源,能源的能力不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有机营养性等方式 三.判断
1. 发酵和呼吸一样都需要O2。( 错误 )
2. 一分子葡萄糖经发酵作用产生的ATP多于有氧呼吸。( 错误 )
3. 在非循环光合磷酸化过程中产生的NADPH被用做Calvin cycle中提供电子。(正确) 4. 氧化磷酸化包括发酵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错误 ) 5. 异养型细菌总是利用糖作为碳源和能源。( 错误 ) 6. 微量元素可作为微生物的辅酶。( 错误 ) 7. ED 途径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代谢途径。( 正确 ) 8. 固氮酶的底物有N2,H2 ,C2H4.。( 错误 ) 9. 红螺菌是光能自养菌。( 错误 ) 10红螺菌进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错误 )
11除在光合细菌以外,水并不参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错误)
四.选择
1.下述反应中那种物质被氧化:B
乙醛 + NA DH + H+ → 乙醇 + NAD+ A 乙醛 B NA DH C NAD+ D 乙醇
2. 通过有氧代谢,下述那个反应产生的ATP最多:B
A 葡萄糖 → 6-磷酸葡萄糖 B 葡萄糖 → 丙酮酸 C 琥珀酸 → 延胡索酸 3. 下述过程那个不产生ATP D
A 光合磷酸化 B 氧化磷酸化 C 底物水平磷酸化 D Calvin cycle 4. 葡萄糖彻底氧化包括那三个典型的阶段: B
A 化学渗透,光合磷酸化,还原 B 葡萄糖降解,TCA循环,电子传递链 C 底物水平磷酸化,Calvin cycle,TCA循环 D 光合作用,发酵,氧化 5. 葡萄糖降解过程中,来自葡萄糖氧化产生的电子传递给:B A NA DH B NAD+ C FAD+ D FADH
6. 异养生物利用有机物作能源和碳源,产生5碳中间产物供合成核酸,利用的途径是:D A 混合酸发酵途径 B循环光合磷酸化 C TCA循环 D HMP途径 7. TCA循环产生ATP的过程属于 B
A 氧化磷酸化 B 底物水平磷酸化 C光合磷酸化 D 电子传递链 8. 下述那个是呼吸链的最终步骤 C
A NAD+ 形成 B 质子被转移到膜外 C 电子传递给氧 D NA DH 被氧化 9. 下列那个分子可作为无氧呼吸的末端电子受体:C A cAMP B PO4+ C NO3+ D O2 10.下述那个不可能是发酵终产物 A A 丙酮酸 B CO2 C 乙酸 D 乳酸 11.下列属于化能自养微生物的是 (A)
A 亚硝化细菌 B 光合细菌 C 蓝细菌 D 霉菌 12.中稳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是 (D ) A 35-40 B 10-20 C 20-35 D A和C 二.问答
1. 举例说明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那些,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大学考研微生物学习题答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