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抽除舱底水。但不论采用何种设施,都必须提交船级社认可。 4.2 全船压载水管系的布置要点:
4.2.1 对于压载舱数不多的小型船舶,且压载管径较小,一般可采用支管式布置。采用这种方式时,压载泵设在机舱内,集合管设于机舱前壁或后壁,集合管至压载泵用总管连接,集合管至各压载舱用支管连接,在压载水阀门安装位置处可进行集中操纵,不必遥控。
4.2.2 采用总管式布置,是沿船长方向敷设总管,由总管向各压载舱引出支管,在支管上安装阀及吸口。阀门一般采用遥控阀门,可以是小轴传动,也可以是液压或气动遥控阀门。
一般一根总管的方式适用于1000t以下的小型船舶。双总管方式适用于稍大一些的船舶,吨位一般不超过5000t。对于更大的船舶,尚需要另增设扫舱吸口。
4.2.3 环形总管式在中、大型船上已被广泛采用。实质上是双总管式,只是在两根总管首端连通而言,这种方式一般配有两台压载泵。
4.2.4 管隧式和半管隧式则是在船的双层底内设一管隧,一般设在船纵中处。可以是总管式,也可以是环形总管的压载总管布置在管隧内。为此使压载总管和阀均呈干式布置,便于维修保养。
4.2.5 某些船舶如运木船、散货船、液化气船等通常在货舱内设置有顶边压载水舱,呈总管式或环形总管式的压载总管可以布置在顶边压载水舱内,亦可布置在双层底压载水舱内。顶边与双层底压载水舱之间能否相连通,应由船体稳定性计算来决定。居多数情况,都考虑在顶边压载水舱下部装一只舷侧阀,使该阀以上的压载水能籍重力排出。
4.2.6 SOLAS及各船级社规范对首尖舱排水均有规定。而CCS规定:低于干舷甲板的防撞舱壁(客船为限界线下的防撞舱壁)只允许通过一根管子,以处理首尖舱内的液体。所以若首尖舱作为压载舱,管子也只能是一根。而且该管子通过该舱壁处必须设置一只能在干舷甲板(客船为舱壁甲板)以上操纵的截止阀。该截止阀阀体应直接安装在首尖舱内的舱壁上,并带有指明阀开或关的装置。但除客船外的船舶也可以装在防撞舱壁的后侧,其条件是在一切营运情况下该阀易于接近,其所在处所不是装货处所,且不必设置在干舷甲板以上进行控制的机构。该阀应为钢质、青铜或其他认可的延展性材料,不能采用普通铸铁或类似材质。甲板操纵装置可以是小轴传动,也可以是液压或气动操纵。
4.2.7 压载水管系布置和压载舱吸口的数量,应使船舶在正常营运条件下的正浮或倾斜位置均能排除和注入个压载舱的压载水。
4.2.8 当压载舱的长度超过35m时,一般应在前后端均设置吸口。
4.2.9 压载水管系的布置应避免舷外水或压载舱内的水进入货舱、机器处所或其他舱室。
4.2.10 压载水管不得通过饮水舱、锅炉水舱或滑油舱。如不可避免,则在饮水舱、锅炉水舱或滑油舱内的压载管壁厚应符合各有关船级社的要求,并不应有可拆接头。
4.2.11 压载管系不应与干货舱及机炉舱的舱底水管和油舱管系接通,但泵与阀箱之间的连接和泵的排出舷外管除外。
4.2.12 根据CCS规定,干货舱或油舱(包括深舱)可能用作压载舱时,压载管系应装设盲板或其他隔离装置。但4000DWT及以上的非油船和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不得在任何燃油舱内装载压载水。饮用水舱兼作压载舱时,为避免两个系统相互沟通,也应符合这一要求。含油压载水的排放,应符合有关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规定。此外,在燃油舱和压载水舱的布置时,应力避燃油管通过压载水舱或压载水管通过燃油舱,以杜绝压载水被燃油污染。 4.2.13 压载舱内的吸入管不允许有气囊存在,以防止吸入困难。
4.2.14 对于遥控操作的压载水系统,遥控阀应设置在相对应的压载水舱之外。 4.2.15 通常压载水总管及其支管管内的流速以不小于2m/s进行设计。而压载泵排出管不大于3m/s的流速进行设计。
4.2.16 布置在货舱、煤舱内及其他易受碰损处的压载水管,均应具有可靠的,便于拆装防护罩。
4.2.17 根据管系布置具体情况,需要时,压载管系中应采用滑动式膨胀接头或Ω形管子弯头,以吸收由于船体变形而造成的管子伸缩量。 5 图面要求
5.1 管系布置中管路、附件的图形符号应符合GB4791-84的规定。
5.2 图纸幅面原则上采用A3,横向长度可按GB4476.1-84规定放长。视图可分俯视图、侧视图,必要时应加横剖面图。
5.3 图纸的比例通常与总布置图的比例一致,必要时也可局部放大或缩小。 5.4 所有管路的标识要明确不重复,附件明细表中的编号应与图样上一致,并注明名称、规格、型号、材料、数量和功能要求。
5.5 管子材料明细表中,应明确管子规格及等级、名称、材料牌号和数量。 5.6 线条及附件
5.6.1 细实线,为船体轮廓线。粗实线,用于管线。对不同用途的管线可在尺寸前加分数字符来表示,如舱底管线BL-50,压载管线BW-50。附件可在管线分数字符后加1、2……,如吸入滤网BL1,BL2……,吸入口BW1,BW2……。 5.6.2 管线走向可用箭头表示,并标注管子直径。
如船厂或船东有特殊要求时,可按其要求另行处理。
5.6.3 技术要求(或说明)一般写在标题栏上方或图面的适当位置,并写明主要性能、材料、工艺、试验、检验和使用等方面的有关要求。
5.6.4 引用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文件时应写明标准号以及被引用文件的名称图号或编号。如果引用文件中个别条文时,应阐明具体条文内容。
5.7 管系布置图的图样由封面、技术要求、图形符号说明、附件明细表、材料明细表等组成,一般应各自独立。 6 设绘注意事项
6.1 图样设绘前,除熟悉总布置图、机舱布置图外,还应了解船体基本结构图、机舱舱底压载、消防管系等有关图样,以及规范等规定。
6.2 设绘图样应首先考虑识图方便,布局要合理,力求图面简单。图样视图与技术要求(或技术说明)能完整地表达内容要求。
6.3 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应按标准规定。引用的标准、规程以及其他技术文件应正确有效。
6.4 本图样必须与相关图纸要求相互协调,所用的设计符号、代号等应保持一致。
6.5 在技术要求中应提示有关标准、规范、公约、规则等的特定要求,以及技术关键和重点注意的问题。 7 校审要点
7.1 按设绘依据图纸,校审管系是否符合要求,布置是否合理,公称通径选用是否正确。
7.1.1 检查管系布置中的设绘内容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及轮机说明书与有关规范、规则、公约和标准的要求。
7.1.2 检查管子的通径、壁厚、附件分数字符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范和说明书要求。
7.2 检查技术要求和说明的内容是否完整、正确、合理。 7.3 检查管子上下走向的箭头标识是否正确。 7.4 选用的附件的型式、尺寸是否满足标准规定。 8 质量要求与等级规定
等级的表达方式采用下表形式 等级 评定内容 符合规范、任务书要求 布置与走向 图面要求 执行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 Ⅰ 符合 合理 完整、准确 完全执行 Ⅱ 符合 合理 基本完整、准确 较好执行 一般差错和图面缺陷 极少 很少 注1: Ⅰ、Ⅱ级即为优良品、合格品,达不到合格为不合格品。 Ⅰ、Ⅱ级品无原则差错。 9 参考资料见附录A
附录A
《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图》参考资料
A1 相关标准
a) CB/T495-95 吸入口
b) CB/T466-95 法兰铸钢闸阀 c) CB/T465-95 法兰铸铁闸阀
d) CB/T3791-1999 小轴传动装置元件 e) GB/T584-1999 船用法兰铸钢截止阀 f) GB/T590-1993 船用法兰铸铁截止阀 g) GB/T591-1993 船用法兰铸铁截止止回阀 h) GB/T592-1993 船用法兰铸铁止回阀 i) CB*623-80 吸入滤网
j) CB/T3478-92 法兰吸入止回阀 k) CB496-74 甲板漏水口 l) CB/T601-92 自闭式放泄阀 m) CB/T3780-1997 管子吊架 n) CB/T3198-94 船用直角泥箱 A2 有关规范
a)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第3分册第2章第1节,第3章第2节,第4节,第8节。
b) 钢质内河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第二分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 c) 需入国外船级的相应船级社规范。 A3 有关文献
a) 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轮机分册第5篇第1章,第2章。 b) 轮机工程手册,下册,第3篇第1章,第2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图设绘通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