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适应性调研测试
物理、化学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u—64 Zn—65 Ag—108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至10题为物理试题,第11至20题为化学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有露珠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
2.中国海上巨型风机—巨无霸SL5000是史上最大的单体风力发电机,如图所示,为了让风更易带动扇叶转动,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A.较大的质量
B.较低的熔点 D.较高的热值
C.尽量小的密度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有结构的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并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4.小明是一名军事爱好者,他思考“反潜巡逻机怎样发现潜艇的存在”,课后他查阅资料发现,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在巡逻时能探测潜艇经过海域的磁场变化,从而在探测器中产生电流,下图和磁异探测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B A D C
5.春秋末年齐国人著作《考工记》中有“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对车不施
第2题图
第4题
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关于惯性的最早记述.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
中考适应性测试 物理、化学试卷 第1页(共12页)
正确的是
A.撤去拉力后车的惯性大小不变 B.车只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C.拉力可以改变车的惯性
D.车运动越快惯性越大
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D.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7.小丽在学习了“浮力”这节内容后,进行如下课外实验,把两块相同实心橡皮泥放入水中,都沉底。她取出橡皮泥,分别捏成不同现状的甲、乙两艘小船,让它们都漂浮在水面上,往甲、乙两小船分别放入3颗、7颗相同小铁珠后,两小船边缘恰好与水面齐平,小丽提出如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小船漂浮是因为橡皮泥密度比水小 C.最终甲船排开水体积大
B.最终两小船受到浮力相等 D.最终乙船排开水质量大
8.“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数值的估测正确的是 A.中学生百米测试的速度约为30m/s B.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
C.将物理课本从地面拾起到桌面过程中,人对课本做功约为2.4J D.普通节能灯中正常工作,流过的电流约为1A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右移动少许,在此过程中
A.电压表V1 示数变大,电压表V2 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 示数不变 C.灯泡L实际功率变大,电压表V2 示数变小 D.电压表V 1 示数变小,电路总功率变大
第9题图
10.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当用图甲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
第10题图
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0s~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20N B.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375J C.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450W D.2s~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3%
中考适应性测试 物理、化学试卷 第2页(共12页)
11. 濠河水环绕南通城,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用水 B.可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 C.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加洗涤剂使油污溶解在水中 12. 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淀粉、蛋白质都属于有机物 B. 塑料、羊毛都属于合成材料 C. 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D. 生石灰、熟石灰都属于氧化物 13.已知在低温环境下,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水外,还有过氧化氢生成;过氧化氢溶液能使无色的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据此,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注射器可控制反应速率 B. 烧杯中发生的不全是化学变化 C. 反应过程中锥形瓶内液体温度上升 D. 淀粉碘化钾使过氧化氢溶液变蓝色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C.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D. 金属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1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 项 A B C D 性 质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用 途 改良酸性土壤 干燥氨气 除铁锈 吸收二氧化硫 16.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 ℃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 B. t2 ℃时,20 g丙能溶解于50 g水中形成70 g溶液 C. 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 t3 ℃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中考适应性测试 物理、化学试卷 第3页(共12页)
17.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 项 A B C D
18.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 滤渣的质量小于加入镁粉的质量 B. 滤渣中一定有镁粉
C. 滤液中一定有Mg D. 滤液的颜色为无色 1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2+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NaCl(NaOH) CaO(CaCO3) CuO(铜粉) KCl(KClO3) 试 剂 稀硫酸 水 足量氧气 二氧化锰 操作方法 蒸发结晶 振荡、过滤 灼 烧 加 热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收集氧气 C.验证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D.监控气体流速 20.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测定某气体X的组成。在注射器A中装有0.32g气体X并慢慢通过不含空气并装有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B,使气体X完全反应。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实验前B管重20.32g,实验后B管重20.00g,B管中出现红色粉末。C管中收集到的无色液体是水;注射器D用于收集反应生成的氮气,共收集到0.2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B.气体X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3 C.该反应中生成的水与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气体X可能是N2H4
中考适应性测试 物理、化学试卷 第4页(共12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21.(7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① 3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________个电子。
② 写出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③ 适当补充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疾病,请根据图(b)推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2)请结合下图所示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乙两种粒子的符号:甲________、乙________。
② 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另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保险粉(化学式Na2S2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2S2O4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NaCl存在下,Na2S2O4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Na2S2O4制备流程如下:
(1)反应Ⅰ的原理为:Zn+2SO2=ZnS2O4,该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中考适应性测试 物理、化学试卷 第5页(共12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启东物理化学二模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