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 - 空间向量及应用(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A. a=(1,2,3),b=(3,0,2),c=(4,2,5) B. a=(1,0,0),b=(0,1,0),c=(0,0,1) C. a=(1,1,0),b=(1,0,1),c=(0,1,1) D. a=(1,1,1),b=(1,1,0),c=(1,0,1) 解析:(1)D;点拨:由共线向量定线易知; ??4?16?x2?36??4?4y?2x?0?(2)A 点拨:由题知??x?4,?x??4,???y??3或?y?1.;

(3)A 点拨:由共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

点评: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除了数量积外就是考察共线、垂直时参数的取值情况. 例6.已知空间三点A(-2,0,2),B(-1,1,2),C(-3,0,4)。设a=AB,b=AC,(1)求a和b的夹角?;(2)若向量ka+b与ka-2b互相垂直,求k的值.

思维入门指导:本题考查向量夹角公式以及垂直条件的应用,套用公式即可得到所要求的结果.

解:∵A(-2,0,2),B(-1,1,2),C(-3,0,4),a=AB,b=AC, ∴a=(1,1,0),b=(-1,0,2). (1)cos?=a?b|a||b|?1?0?0=

102?5?-10,

10∴a和b的夹角为-10。

(2)∵ka+b=k(1,1,0)+(-1,0,2)=(k-1,k,2), ka-2b=(k+2,k,-4),且(ka+b)⊥(ka-2b),

∴(k-1,k,2)·(k+2,k,-4)=(k-1)(k+2)+k2-8=2k2+k-10=0。 5则k=-2或k=2。

点拨:第(2)问在解答时也可以按运算律做。(a+b)(ka-2b)=k2a2-ka·b-

52b2=2k2+k-10=0,解得k=-2,或k=2。 题型4:数量积

例7(2009江西卷文)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 ..

A. AC?BD B. AC∥截面PQMN

C. AC?BD D. 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

答案:C

【解析】由PQ∥AC,QM∥BD,PQ⊥QM可得AC⊥BD,故A正确;由PQ∥AC可得AC∥截面PQMN,故B正确;

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等于PM与PN所成的角,故D正确; 综上C是错误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例8.(1)设向量a与b的夹角为?,a?(3,3),2b?a?(?1,1),

则cos?? .

??????解:设向量a与b的夹角为?,且a?(3,3),2b?a?(?1,1)∴b?(1,2),则

??a?b9310co?s????=.

10a?b32?5(2)设空间两个不同的单位向量a=(x1,y1,0),b=(x2,y2,0)与向量c=(1,1,1)

?的夹角都等于4。(1)求x1+y1和x1y1的值;(2)求的大小(其中0<<π)。

解析

(2)解:(1)∵|a|=|b|=1,∴x1+y1=1,∴x2=y2=1. 2??又∵a与c的夹角为4,∴a·c=|a||c|cos4=261?1?1=2.

22222226又∵a·c=x1+y1,∴x1+y1=2。

另外

2x12+y1611=(x1+y1)2-2x1y1=1,∴2x1y1=(2)2-1=2.∴x1y1=4。

(2)cos=612x+4=0的解.

a?b|a||b|61=x1x2+y1y2,由(1)知,x1+y1=2,x1y1=4.∴x1,y1是方程x2-

????6?26?26?26?2,?x1?,,?x2?,?x1??x2?????4444????6?26?26?26?2????y?,y?.y?,y?.?1?1?2?24444∴?或?同理可得?或? ??6?26?2,?x1?y2?,?x1?y2???44??6?26?2??x?y?,x?y?.11?2?244∵a≠b,∴?或?

6?26?26?26?211144∴cos=·4+·4=4+4=2.

?∵0≤≤π,∴=3。

评述:本题考查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 题型5:空间向量的应用

例9.(1)已知a、b、c为正数,且a+b+c=1,求证:13a?1+13b?1+13c?1≤43。 (2)已知F1=i+2j+3k,F2=-2i+3j-k,F3=3i-4j+5k,若F1,F2,F3共同作用于同一物体上,使物体从点M1(1,-2,1)移到点M2(3,1,2),求物体合力做的功。

解析:(1)设m=(13a?1,13b?1,13c?1),n=(1,1,1), 则|m|=4,|n|=3. ∵m·n≤|m|·|n|,

∴m·n=13a?1+13b?1+13c?1≤|m|·|n|=43. 1当13a?1=13b?1=13c?1时,即a=b=c=3时,取“=”号。

111(2)解:W=F·s=(F1+F2+F3)·M1M2=14。

点评:若m=(x,y,z),n=(a,b,c),则由m·n≤|m|·|n|,得(ax+by+cz)2≤(a2+b2+c2)(x2+y2+z2).此式又称为柯西不等式(n=3)。本题考查|a|·|b|≥a·b的应用,解题时要先根据题设条件构造向量a,b,然后结合数量积性质进行运算。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对应做功问题.

例10.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1?AB1,BC1?A1C,求证: AB1?A1C. 证明:?A1C?A1C1?C1C,

BC1?BC?CC1,A1C?BC1?(A1C1?C1C)?(BC?CC1)?A1C1?BC?C1C2?0,?C1C2?A1C1?BC.

同理AB1?AB?BB1,BC1?BB1?B1C1,

??AB1?BC1?AB?BC?CC?0(?BB1?CC1),?AB?BC?A1C1?BC?0,

21又A1C1?AC,?BC?(AB?AC)?0.

设D为BC中点,则AB?AC?2AD.?2BC?AD?0,?BC?AD,

?AB?AC,又A1A?B1B,?A1C?AB1.

点评: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利用空间向量来解决位置关系问题,要用到空间多边形法则,向量的运算,数量积以及平行,相等和垂直的条件.

????????????????1.过△ABC的重心任作一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D?xAB,AE?yAC,

xy?0,则

11?的值为( ) xy(A)4 (B)3 (C)2 (D)1

解析:取△ABC为正三角形易得

11?=3.选B. xy评析:本题考查向量的有关知识,如果按常规方法就比较难处理,但是用特殊值的思想就比较容易处理,考查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2????1????2.如图,设P、Q为△ABC内的两点,且AP?AB?AC,

55??1???????2???AQ=AB+AC,则△ABP的面积与△ABQ的面积之比为

341411 A. B. C. D.

5543

?????2????????1?????????????????如下图,设AM?AB,AN?AC,则AP?AM?AN.

55????1?ABPAN?????=, 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NP∥AB,所以

5?ABCACCQNP?ABQ1?ABP4?.故?,选B. 同理可得

AM?ABC4?ABQ5B3.e1,e2是平面内不共线两向量,已知AB?e1?ke2,CB?2e1?e2,CD?3e1?e2,若

A,B,D三点共线,则k的值是

A.2

B.?3

C.?2

D.3

?1?? A BD?CD?CB?e1?2e2,又A、B、D三点共线,则AB??AD.即?,

?k??2??∴k?2,故选A.

【总结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共线向量的定义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运用. 要求我们熟记公式,掌握常见变形技巧与方法. 4、已知平面向量a=(3,?1),b= ((1)求a?b;

(2)设c?a?(x?3)b,d??ya?xb(其中x?0),若c?d,试求函数关系式y?f(x)并解不等式f(x)?7.(1)a?b?0; (2)由c?d得,?4y?x(x?3)?0, 所以y???13

). ,22

1x(x?3); 41x(x?3)?7变形得:x2?3x?28?0,解得x?7或x??4. 45.已知a=(cos,b=(c,a与b之间有关系式|ka+b|=3|a-kb|,os?,sin?)?,sin?)

其中k>0.

(1)用k表示a、b;

(2)求a·b的最小值,并求此时,a与b的夹角?的大小. 由已知|a|?|b|?1.

2∵ |ka?b|?3|a?kb|,∴ |ka?b|?3|a?kb|2.∴ a?b?211(k?). 4k∵ k>0, ∴ a?b?1?2k?1?1. 4k212 此时a?b?11?. ∴ ?=60°. ∴ cos??|a|?|b|22116.. 已知|AC|?5,|AB|?8,AD?5DB,CD?AB?0。 (1)求|AB?AC|;

?4 (2)设∠BAC=θ,且已知cos(θ+x)= ,???x??,求sinx

45解:(1)由已知AB?DB?DA?DB?AD?16DB

11 ∴DB?11AB,16AD?55DB?AB,1116|AD|?2

2

5511

|AB|?,|DB|?,16222

∵CD?AB?0 ∴CD⊥AB,在Rt△BCD中BC=BD+CD,

2222222

又CD=AC-AD, 所以BC=BD+AC-AD=49, ??4分

所以|AB?AC?|BC|?7 (2)在△ABC中,cos?BAC?

??6分

1? ∴?? ??8分 23?4?3 cos(??x)?cos(?x)? sin(?x)??

3535?2????? 而???x??,? 如果0??x?, ??x?31243312???13?3则sin(?x)?sin?sin?? ∴sin(?x)?? ??10分

31262535 sinx?sin[(?x)?]??33

??3?43 10

五.【思维总结】

本讲内容主要有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平行向量,垂直向量坐标之间的关系以及中点公式.空间直角坐标系是选取空间任意一点O和一个单位正交基底{i,j,k}建立坐标系,对于O点的选取要既有作图的直观性,而且使各点的坐标,直线的坐标表示简化,要充分利用空间图形中已有的直线的关系和性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同平面向量类似,具有类似的运算法则.一个向量在不同空间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实质没有改变.因而运算的方法和运算规律结论没变。如向量的数量积a·b=|a|·|b|cos在二维、三维都是这样定义的,不同点仅是向量在不同空间具有不同表达形式.空间两向量平行时同平面两向量平行时表达式不一样,但实质是一致的,即对应坐标成比例,且比值为?,对于中点公式要熟记.

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分以下三类:

1.以选择、填空题型考查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此类题一般难度不大,用以解决有关长度、夹角、垂直、判断多边形形状等问题。 2.向量在空间中的应用 在空间坐标系下,通过向量的坐标的表示,运用计算的方法研究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

在复习过程中,抓住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指导方针。本讲考题大多数是课本的变式题,即源于课本。因此,掌握双基、精通课本是本章关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 - 空间向量及应用(2)在线全文阅读。

201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 - 空间向量及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991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