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为460 m/s左右,滚水坝的水位流量关系见表2-7~2-8。
1998年洪水为解放后至今最大的洪水,解放前由于缺乏洪水调查资料,有可能有比1998年更大的洪水,因此本次洪水考证期宜从1949年起算,经考证,1998年洪水重现期定为60年。
表2.4-3 H1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流量(m/s) 水位(m) 流量(m/s) 333
819.34 0 822 136 819.5 0.22 822.5 204 820 5.54 823 280 820.5 19.4 823.5 360 821 44.9 824 477 821.5 84.7 824.5 607 2.4.4设计洪水
治理河段起始断面控制集水面积127km2,终点断面控制集水面积140.8 km2,治理河段内无较大支流汇入,起、止断面流域参数见表2.4-4。
表2.4-4 治理河段起、止断面流域参数表
实测断面 编号 0+000 3+455 7+298 集水面积 F(km) 127 131.6 140.8 2河长主河道坡降J(‰) 7.21 6.8 6.28 流域形状系数f 0.1 0.09 0.08 几何特备注 征值θ 53.6 59.6 65.9 起始断面 终点断面 L(km) 35.4 38.9 42.6 根据《贵州省绥阳县后水河水库加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洪水调节计算成果,后水河水库的削峰能力为6.3%(设计频率1%)到6.7%(设计频率10%),当洪水频率小于10%时,后水河水库无削峰作用,由于后水河水库削峰能力很小,本次洪水设计不考虑后水河水库洪水调节作用,设计洪水按全流域计算。
后水河治理河段起、止断面25km2≤F<300 km2,几何特征值θ>30,根据《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洪水计算采用公式为:
Qp=0.357γ式中:
31
0.922
·f0.125·J0.082·F0.834·[CKpH24]1.23
`
Qp─ 设计频率P的洪峰流量(m/s) γ1─ 汇流系数,取0.064
f─ 流域形状系数(F/L2, L─主河道河长) J─ 分水岭至出口断面的河道平均比降(m/m) F─ 流域面积(km2) C─ 洪峰径流系数
Kp─ 设计频率P的P─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
H24─设计最大24h点雨量均值
3
洪水设计成果见表2.4-5。
表2.4-5 控制断面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
设计洪峰流量(m3/s) 实测断面编号 面积(km) P=1% 0+000 3+455 7+298 127 131.6 140.8 514 530 536 P=2% 436 450 454 P=5% 328 338 341 P=10% 251 258 260 P=20% 180 185 187 P=50% 97.6 101 102 22.4.5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本次设计洪水采用“雨洪法”计算,直接采用绥阳气象站多年平均最大一日降水量参数作为设计流域最大一日降水量参数,与《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找》中的相关等值线图基本一致,计算所采用的参数合适。根据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设计流域1998年洪水重现期约60年一遇,洪峰流量465m3/s,采用“雨洪法”计算6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476 m3/s,与历史洪水调查成果基本一致。综上分析,本次洪水设计成果是合理的。
2.4.6施工洪水
后水河一般5月份进入汛期,10月份结束,11月~次年4月为枯季。根据本流域的洪水特性,结合施工期安排,拟定施工期为10~3月、10~4月、11~
32
`
3月、11~4月共四个分期。
从设计洪水计算成果来看,治理河段起、止断面洪峰流量相差4%不到,施工期洪水较小,本报告以终止断面设计洪水代表治理河段洪水。
统计绥阳气象站1958~2004年共47年各施工期内的最大一日暴雨资料,并以P—Ⅲ型理论曲线进行适线,确定统计参数,其中最大一日降水量换算为最大24h降水量的系数为1.12,采用暴雨洪水进行施工洪水计算。分期洪水计算仍采用《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修订本)》上的有关公式进行,产汇流参数取用下限值,暴雨参数采用绥阳气象站相应分期的统计值,分期洪水成果见表2.4-6。从计算成果上看,符合长包短的变化规律,没有出现交叉现象,成果合理。
表2.4-6 施工设计洪水成果
项目 —暴雨统计参数 H24h(mm) 38.3 45.2 25.9 37.3 Cv 0.65 0.53 0.51 0.65 Cs/Cv 3.5 3.5 3.5 3.5 各频率洪水设计值(m/s) P=5% 109 118 49.7 105 P=10% 77.2 88.5 38.4 74.2 P=20% 50.3 62.1 27.9 48.4 P=33.3% 36.2 46.8 21.5 34.9 3分期 10~3月 10~4月 11~3月 11~4月 2.5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
治理河段内有滚水坝8座和桥梁5座,滚水坝高度一般为3m左右,对行洪影响较大,本次以8座滚水坝作为水位流量关系控制断面,滚水坝岸边建有引水渠道,引水渠道宽约1m,高约1.5m,行洪能力很小,汛期洪峰流量很大,不考虑引水渠道泄洪,水位流量关系计算也不考虑引水渠道泄洪流量。在实测地形图上,8座滚水坝的编号分别为滚水坝1#~滚水坝8#,滚水坝为不规则宽顶堰,水位流量关系按宽顶堰堰流公式计算,堰流系数M=1.5。计算公式为:
q=M×B×(Z-Zy)1.5
式中:q—堰上出流流量(m3/s);
M—堰流系数(1.5);
B—溢流堰堰宽(m),B为变量,随着水深不一样而有所改变;
33
`
(Z-Zy)—堰上水深(m)。
由于治理前后滚水坝断面一致,因此治理前后滚水坝水位流量关系一致。各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成果见表2-7~表2-14及图2-2~图2-9。
表2-7 滚水坝1#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45.58 846.00 846.50 847.00 847.50 848.00 848.50 849.00 流量(ms) 0 13.4 38.3 86.0 153.0 234.0 353.0 560.0 3/表2-8 滚水坝2#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41.26 841.50 842.00 842.50 843.00 843.50 844.00 844.50 845.00 845.50 流量(ms) 0 4.5 19.1 50.6 104.0 179.0 269.0 383.0 512.0 650.0 3/表2-9 滚水坝3#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39.60 840.00 840.50 841.00 841.50 842.00 842.50 843.00 843.50
34
流量(ms) 0 13.5 41.0 83.0 143.0 212.0 301.0 405.0 528.0 3/`
表2-10 滚水坝4#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36.80 837.00 837.50 838.00 838.50 839.00 839.50 840.00 840.50 841.00 841.50 流量(ms) 0 6.2 27.0 57.9 99.5 154.0 213.0 288.0 378.0 472.0 579.0 3/表2-11 滚水坝5#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33.49 834.00 834.50 835.00 835.50 836.00 836.50 837.00 流量(ms) 0 24.7 74.7 142.0 222.0 316.0 428.0 592.0 3/表2-12 滚水坝6#治理前后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826.91 827.00 827.50 828.00 828.50 829.00 829.50 830.00 830.50 831.00 流量(ms) 0 2.8 27.0 70.8 128.0 191.0 273.0 368.0 472.0 581.0 3/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绥阳县后水河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图文(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