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三、施工组织人员配置 ........................................................ 2 四、现浇混凝土板施工方案 .................................................... 2
1现浇面板施工工艺框图 ................................................... 2 2地基处理 ............................................................... 3 3支架安装 ............................................................... 3 4现浇板模板安装 ......................................................... 4 5支架预压、沉降观测及卸载 ............................................... 4 6支架预压应注意事项 ..................................................... 4 7支架力学验算 ........................................................... 5 8底模调整、侧模及挑檐底模安装 ........................................... 7 9钢筋的绑扎 ............................................................. 7 10混凝土浇筑 ............................................................ 8 11混凝土养生 ............................................................ 9 12模板及支架拆除 ........................................................ 9 五、质量保证措施 ............................................................ 9 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10 七、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 13
1
省道311线杨树坝至明登段公路工程
1-8m小桥现浇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省道311线杨树坝至明登段公路工程施工图纸; 2、招标文件及相关补充技术规范;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二、工程概况
本小桥桩号为K112+230(1-8米),交角75°,下部为桩基、薄壁桥台,上部构造设计采用C40现浇混凝土,现浇板厚50cm,长798cm,顶宽1200cm,底宽1116cm。
本工程现浇梁板支架采用搭设满堂支架作为其支撑架,支架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扣件式钢管支架,支架立杆间距50×60cm,立杆高度超过3m横杆按步120cm进行布置。立杆高度不足3m的扣除顶托及扫地杆高度进行均布,横杆不少于3排。
三、施工组织人员配置
施工负责人:刘明 技术负责人:王德明 现场结构负责人:贺二军 测量员:张永坤 安全员:刘艳斌 质检员:黄浦 架子工:5名 模板工:5名 混凝土工:6名
四、现浇混凝土板施工方案
1、现浇砼板施工工艺框图
2
省道311线杨树坝至明登段公路工程
地基处理 不合格返工 支架设计 支架安装 验收 模板安装
底模调整、侧模及挑檐底模安装 支架预压、观测及卸载 不合格返工
钢筋加工及安装 验收
混凝土浇筑
2、地基处理
养生 模板及支架拆除 台身基础内侧采用砂砾料分层碾压回填,回填至铺砌底面,分层碾压厚度不超过15cm。砂砾填筑完成后检测地基承载力,要求不低于200KP(见计算验证数据)。回填料顶面采用15cm厚的C30混凝土垫块作为支架基础,立杆的支垫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0.15平方米。
3、支架安装
现浇混凝土梁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该支架的搭设顺序是::在已处理好的基
3
省道311线杨树坝至明登段公路工程
础上设混凝土垫块—设置立杆底座—装配立杆—继续安设纵横水平杆—安装上托座—设置剪刀撑—调整标高铺设模板。搭设应注意:支架下的钢模板必须与地面接触充分、平稳;立杆可调底座(下托座),通过螺杆上的调节螺母来确保标高一致。各立杆顶端可调托撑(上托座)必须全部顶紧底模;并避免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立杆要垂直。
脚手架搭设到顶高程后,采用钢管在纵横桥向沿全高,每4排设置一组双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与立杆及横杆采用扣件连接(不少于3个),斜杆下端必须支撑在垫块或垫板上。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
支架验收合格后即进行模板安装。(支架布置示意图见附图)
4、现浇板模板安装
梁板模板采用钢模板,钢模板使用前将表面的锈迹清除干净,模板安装采用吊车起吊就位,安装底模,按照预计的预拱度调整标高。
5、支架预压、沉降观测及卸载
考虑梁体自重、地面下沉及支架的弹性与非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为消除不均匀沉降,以及非弹性变形,因此对支架进行预压,保证支架具有必须的的刚度和稳定性,足够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荷载,同时消除非弹性变形;取得数据,设置施工预拱度。现浇板的支架预压在底模铺设完成之后,采用现浇板100%重量的砂(袋装)荷载进行预压,按50%、75%、100%分别从支座向跨中平衡加载,上载及卸载采用25t吊车配合吊斗进行,自卸汽车运输。
6、支架预压应注意事项
(1)称重预压
①对预压压重应认真称量、计算,对袋装砂的含水量的变化,称量时应对天气情况进行记录,由专人负责。为了保证预压吨位的准确性和加载不发生突变,预压时准备苫布苫盖以避免进行中雨水过大荷载过多。
②在加载过程中,要严格按加载程序、要详细记录加载时间、吨位、位置,测量要全过程跟踪观测。未经观测不能加载下一级荷载。每完成一级加载应暂停一段时间,进行测量,并对整个模板、支架进行检查。
③观测过程要贯穿于支架预压全过程,在此过程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 (2)沉降观测及卸载
4
省道311线杨树坝至明登段公路工程
①沉降观测
观测的部位在纵向跨中和1/4跨径处确定3点,横向平均确定5点,共计15点。观测点用钢筋与铁板焊成脚架,上刻标记,预压前准确量出各点高程,预压过程中不得碰撞、移动观测点。
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后视点设在利于观察的墩柱上进行,测量人员要认真做好观测记录:预压前观测值△1;预压至50%荷载值时测量一次,记录观测值,预压至75%荷载值时测量一次,记录观测值,堆载到100%后测量一次,记录观测值,每天上下午各观测一次,记录观测值,待沉降稳定后(连续48小时观测,每8小时观察一次,沉降不超过2mm,每天沉降量小于1mm/d)的观测值△2;卸载后的观测值△3。支架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为△1-△3,弹性变形为△3-△2,卸载后重新调整高程,用支架弹性变形加上设计图纸提供的设计预拱度即为施工预拱度,用以控制立模标高。
②卸载
沉降稳定预压观测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预压卸载,卸载时遵循由跨中向支座处对称卸载。
7、支架力学验算
综合考虑8米现浇板小桥的结构形式所知,半幅梁板所用混凝土为45.54m3,预压面积11.16宽*7.98长=89.06㎡,钢筋混凝土容重26KN/m3,取重力系数g=10N/Kg,则钢筋混凝土重力系数=26/10=2.6t/m3(混凝土重量+配筋重量),按荷载100%计算得知每平米自重荷载为45.54*2.6/89.06=1.329T(未扣除挑檐及台帽支撑部分梁体重量)。 (1)支架布置以50×60cm布置考虑
则单位面积承重为:q1=1329*10*1=13.29(KN/㎡) 由于钢管布置为50cm×60cm,则
单根承载力为:q1=13.29KN/㎡×0.5×0.6=3.987(KN/根)
(2)底模构造荷载 取q2=5KN/㎡
(3)扣件式钢管支架自重(按3.8 m 高度计算)
a、立杆自重(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B,采用Ф48×3.5mm钢管单位重量为38.4N/m)
q31=0.0384KN/m×3.8m=0.146(KN/根)
b、可调托座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8米小桥现浇板上部施工方案-K112 230剖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