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升、81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45%、15.93%,湿面筋含量31.5%、36.4%,沉降值61.7毫升、68.4毫升,吸水率61.7%、62.8%,面团形成时间5.0分钟、6.3分钟,稳定时间8.4分钟、9.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00E.U.、615E.U.,拉伸面积145.9平方厘米、146.6平方厘米。属强筋品种。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7.9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4.2%;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43.08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2.21%(不显著)。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7.64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增产9.4%。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基本苗40万苗左右,秋深施肥或春分层施肥,结合化学除草喷施叶面肥。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东部麦区、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种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5年国审小麦品种(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