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其意愿提供了多种渠道。但与此同时,由于相互间缺乏统一、协调的机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部门林立,机构繁多;多头信访,工作重叠;职责交叉,互相推诿等。一是各自为政,多头受理。近年来,群众信访的渠道是畅通便捷的,无论是涉法涉诉、反腐倡廉还是涉及民生,只要群众有信访、有诉求都有相应的受理、办理机构。但现下一些农村群众信访有一个坏苗头,抱着“有鱼没鱼撒一网再说”的思想,寄出的信件象“普发文件”,中央省市县乡一条龙,四套班子、纪检信访、公检法司、农林牧渔全覆盖,企求广种厚收,尽早解决。部分信访工作部门在受理时不加分析、不注意沟通协调,或基于保密的考虑、责任心的缘故,对跟自己业务沾边的信访不分主次,见信就收、收信即办,导致多个部门对同一信访问题的重复调查,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而且,由于信访机构分散众多,每个机构的人员配备就显得十分有限,面对大量的信访案件,难以认真协调、处理和落实每一件案件,由此也容易造成信访秩序混乱和工作效率的低下。二是口径不一,政出多门。由于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掌握程度、理解深度不同,对信访问题的认识角度不同,对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思路不同,加上各信访部门间资源不共享、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多个信访部门对相同信访问题的处理意见、解决方法不同,答复口径不一致,导致信访问题复杂化,使上访人员有机可乘,形成难访缠访。三是相互推诿,久拖不决。近年来,群众信访举报涉及内容、产生的原因和涉及的部门都越来越复杂,处理解决的难度明显增
6
大。有些信访工作部门工作责任心不强,怕麻烦,遇事绕道走,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信访相互踢皮球、推责任,能推必推、能挡则挡、推不掉就拖。造成多次调处,多次循环往复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些乡镇一涉及政策法规信访就往县级部门推,一些部门只要听说是反映书记村委主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纪委送,造成基层受理信访减少,县级以上受理信访增多,群众信访呈“倒金字塔”型的趋势日益明显。
三、关于“整合资源着力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 根据当前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我们要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整合各种信访工作力量和资源,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模式新路子,妥善处臵各类农村信访问题,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整合宣传资源,形成信访举报工作“大宣教”格局,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进行信访举报。一是农办、民政、移民等涉农部门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农村工作精神、农业农村政策、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以及民政优抚、救灾救济、种养补助等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二是纪检监察部门加强信访举报的宣传教育。通过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积极宣传信访举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使农村群众了解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和受理范围、处理信访举报的程序和方法,明确在信访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引导信访举报人正确行使权
7
利,引导群众署名逐级举报,引导群众学会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问题。三是司法部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明确违纪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信访的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信访举报行为。要求农村党员自觉维护信访秩序,不得带头参加集体访,严禁煸动、策划、组织上访。四是基层组织开展“和谐观”宣传。在农村党员干部、老人、妇女、青年等不同人群中开展亲情、礼让、宽容、荣辱观意识教育,改善人际关系、减少无谓的矛盾纠纷,避免变小事为大信访。
(二)整合信息资源,形成信访动态“大网络”平台,实时掌控农村基层信访动态。一是健全完善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对一个时期农村信访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沟通,共同研究对策,落实解决措施。成员单位遇有对农村干部群体、告急信访的要及时报告,在联合处理涉及多部门的信访问题时要加强协调、口径一致。二是建立健全重点信访应对预警机制。农林水土等重点涉农部门加强分析判断,针对一个时期内农村信访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对重要政策出台、重大项目实施、重要工作推进、重要时段进行信访风险评估,确保政策实施、工作落实符合大多数群众利益,从源头上预防信访发生。三是建立信访工作网络通报制度。加强部门乡镇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对多头信访要在不违背保密原则下,互通情况、交流查处与息诉工作成果,做到资源、信息共享。四是建立健全基层信访信息定期分
8
析处臵机制。完善乡(镇)、村级信访信息网,做到不安定因素及早发现、重大信访无一漏报。建立复杂信访工作台帐和处臵预案,集中梳理、限期处理,包人员、包化解、包稳控。 (三)整合政策资源,形成农村基层工作“大服务”模式,从源头上预防基层信访的发生。一是规范村级财务,推行民主理财。要进一步做好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积极推行重大事项、工程建设的实时公开和村务开支的明细公开。探索实行“点题公开”,针对群众提出质疑的事项实行菜单式公开,便于群众监督。要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代理中心的功能,探索代理会计定期下村现场办公制度,逐步实现由简单做账向财务监督的职能转变。要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将懂财务、敢监督的村民吸收进监督队伍。要推行村财务年度民主评议机制,将村集体所有开支交给群众评定。要实行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协调财政、审计、农经定期对村委会财务帐目进行审计,并将结果向村民群众进行反馈。二是规范补助渠道,用好扶持资金。涉及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政策性扶持补助资金,如“十百工程”农村整治、造田造地、水利建设、防洪设施、发展经济林补助、村道硬化、自来水工程、农村电网和电气化改造等,农办、财政局要积极协调农业、林业、水利、移民、民政、国土等农口部门以及电力、供销等国有涉农企业的政策资源、资金渠道,要对扶助资金进行归口管理,纳入预算。要对涉农建设项目实行分项申报,统一审批,广泛公示。要组建
9
涉农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对农村基层国家扶持项目建设统一监管、联合验收,所有扶持补助资金一个口子拨付,避免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等资金使用不合理现象和农村干部为争取补助资金带来的请客送礼乱开支的问题。要进一步规范乡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规范村级建设工程预决算、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严肃查处工程建设中的违法乱纪行为。涉及农户个人自身利益的政策性扶持补助资金,如库区移民补助、危房改造补助、农村低保、土地、粮食直补、农村救灾救济对象补助、种植养植发展效益奖励等,各涉农部门要亲自发放、直补到人。三是完善工作机制,主动下访解难题。要完善领导接待日和下访制度,探索实行领导归口接待、预约接待。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公检法司、农林水土以及信访、计生、环保等与农村基层群众密切相关的部门单位联合行动,并设立临时信访室,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受理群众投诉,形成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合力。对集中接访受理的问题要登记造册,及时分流、跟踪督办、限时报结,确保问题处理到位。
(四)整合办案资源,形成信访案件“大联办”机制,解决一批久拖不决的疑难积案。一是强化信访工作目标考核。进一步明确农村基层组织解决问题的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解决信访问题及解决信访问题“一票否决”制度,将解决信访情况纳入目标考评体系,在信访工作目标考核中要从考核信访发生量转向对解决信访问题的量化考核,使下级政府从围追堵截上访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整合资源、提高基层化解矛盾、解决信访问题的经验做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