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坑监测总结(中环123) - 图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测试中心 G312分流线下穿通道基坑监测(2013-JC-028) 第 15 页 共 22页

围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时间曲线图20.0015.00)10.00mm(量化5.00变移位0.00计累-5.00-10.00-15.002014-2-142014-4-52014-5-252014-7-142014-9-22014-10-222014-12-11时间D1D2D3D4D5D6D7D8D9D10D11D12D13D14D15D16D17D18D19D20D21D22D23D24D25D26D27D28D29D30D31D32D33D34D35D36D37D38D39D40D41D42D43图7.1围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点历时曲线图

由以上统计表可见:所有围护结构监测点累计位移量均未超过25mm 报警值,最大期位移速率均未超过(2mm/天)的报警值。由以上曲线图可见:从2014年2月14日开始取土施工,随着基坑内部土体的不断卸载,基坑内部的土体开始回弹,围护桩沉降监测点上抬较明显,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卸载量的增大,围护体的变化速率、幅度均有较明显的增加,到坑底围护体上抬量达到最大值,随着开挖深度至坑底、垫层浇筑、底板施工,围护体的上抬趋势逐渐变为下沉趋势,随后围护体的沉降趋势逐渐趋于稳定。说明土方挖至坑底对基坑围护结构侧壁影响较大,等基础施工阶段影响相对较小。

7.3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绝对水平位移 点名 时间段 发生期次 位移量 位移速率 mm mm/d 累计最大 D31 2014.02.14~2014.12.03 212 14.00 0.07 累计最小 D22 2014.02.14~2014.12.03 133 3.40 0.03 末期最大 D31 2014.02.14~2014.12.03 212 14.00 0.07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时间曲线图20.0)10.0mm(量移位计累0.0-10.02014-2-142014-4-52014-5-252014-7-142014-9-22014-10-222014-12-11时间D1D2D3D4D5D6D7D8D9D10D11D12D13D14D15D16D17D18D19D20D21D22D23D24D25D26D27D28D29D30D31D32D33D34D35D36D37D38D39D40D41D42D43

图7.2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点历时曲线图

围护是控制基坑变形及周边位移的屏障,同时围护的变形情况也最能够反映出开挖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以上统计表可见:所有围护结构监测点累计位移量均未超过25mm 报警值,最大期位移速率均未超过2mm/d的报警值。从挖土施工开始至基坑大部分区域土方开挖结束,桩顶的水平位移平缓递增,随着挖土深度的增加,围护桩的侧向位移也逐渐增大。随着底部结构施工,围护体的沉降趋势逐渐趋于稳定。

7.4 立柱竖向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绝对竖向位移 点名 时间段 发生期次 位移量 位移速率 mm mm/d 累计最大 LZ6 2014.02.14~2014.10.15 217 13.54 0.06 累计最小 LZ1 2014.02.14~2014.10.15 105 1.70 0.02 末期最大 LZ6 2014.02.14~2014.10.15 217 13.54 0.06 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测试中心 G312分流线下穿通道基坑监测(2013-JC-028) 第 16 页 共 22页

立柱竖向位移-时间曲线图20.0015.00)mm(量10.00化变计5.00累0.002月14日3月16日4月15日5月15日6月14日7月14日8月13日9月12日10月12-5.00日时间LZ1LZ2LZ3LZ4LZ5LZ6LZ7LZ8LZ9LZ10LZ11LZ12图7.3立柱竖向位移监测点历时曲线图

从以上图表可见:所有立柱桩竖向位移监测点累计竖向位移量均为上升,所有监测点累计沉降量均未超过30mm 报警值,最大期位移速率均未超过2mm/d的报警值。出现立柱隆起的原因主要是

随着基坑内部土体的不断卸载,基坑内部的土体开始回弹,立柱桩也就普遍出现了上抬的现象,挖土深度的增加直至挖至坑底,立柱上抬达到最高值,随着各立柱桩区域挖土施工结束,立柱桩监测

点的上浮幅度慢慢趋缓,随着垫层的浇筑,地下结构的逐步施工,受到的扰动减小,土体逐渐形成

了一个动态的稳定状态,立柱桩的上抬趋势逐渐趋于平稳,底板施工后甚至出现了一定下沉量。挖土深度的增加直至挖至坑底,立柱上抬达到最高值,等基础施工后变化趋于平稳。

7.5支撑轴力监测成果分析

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一道混凝土水平支撑和型钢钢支撑,期间变化见下支撑轴力历时曲线图:

混凝土支撑-时间曲线图2000.001000.000.00)NK(量-1000.00化变计-2000.00累-3000.00-4000.00-5000.002月14日4月5日5月25日7月14日9月2日10月22日时间ZL1ZL2ZL3Zl5Zl6Zl7Zl8Zl9Zl10Zl11Zl12Zl13 图7.4混凝土支撑变化曲线图

钢支撑-时间变化曲线图2000.001500.00)NK1000.00(ZL1-1量ZL1-2化ZL1-3变ZL1-4计ZL1-5累500.00ZL1-6ZL1-70.002014-4-152014-4-252014-5-52014-5-152014-5-252014-6-4-500.00时间图7.5钢支撑变化曲线图

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测试中心 G312分流线下穿通道基坑监测(2013-JC-028) 第 17 页 共 22页

最大支撑轴力KN 最大支撑轴力与设计值比值 点号 最大支撑发生 最大支撑轴轴力 日期 当期工况 力KN 设计值KN 比值 ZL10 -3954.25 2014-7-5 挖土施工 -3954.25 6400 0.62 混凝土支撑轴力挖土阶段反映最为清晰。随着基坑逐步开挖到底,支撑轴力逐步增大,底板浇

筑后趋于平缓。支撑轴力最大受压值为ZC7支撑轴力监测点,轴力值为-3954.25KN,报警值为6400KN,从最大支撑轴力与设计比值看,第一道支撑最大点最大点为ZL10,出现基础施工阶段,比值为0.62,说明在挖土施工阶段,挖土期间对水平支撑影响较小,保证了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安全。

最大支撑轴力KN 最大支撑轴力与设计值比值 点号 最大支撑发生 轴力 日期 当期工况 最大支撑轴力KN 设计值KN 比值 ZL1-4 1927.72 2013-11-11 模板施工 173.89 2000 0.96 钢支撑轴力在土方开挖到钢支撑设计的安装位置时开始安装,变化相对较小,支撑轴力最大受压值为ZL1-4支撑监测点,轴力值为1927.72KN,报警值为2000KN,从最大支撑轴力与设计比值看,支撑轴力最大点为ZL1-4,比值为0.96。

综上所述,整个基坑施工期间,监测点内力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期间支撑均未出现变形、开裂等异常情况,所以混凝土(钢)支撑梁在整个过程中是稳定的。

7.6 地表剖面竖向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本工程基坑南侧及北侧布设6组地表剖面监测点,期间变化见地表剖面竖向位移时间曲线图:

3.00地表剖面竖向位移-时间曲线图0.00-3.00)mm(量化-6.00变计累-9.00-12.00-15.003月10日4月9日5月9日6月8日7月8日8月7日9月6日10月6日11月5日12月5日时间DM1DM2DM3DM4DM5DM6DM7DM8DM9DM10DM11DM12DM13DM14DM15DM16DM17DM18DM19DM20DM21DM22DM23DM24DM25DM26DM27DM28DM29DM30

图7.6地表剖面竖向位移变化曲线图

绝对竖向位移 点名 时间段 发生期次 位移量 位移速率 mm mm/d 累计最大 DM15 2014.03.10~2014.12.10 198 -6.78 -0.03 累计最小 DM2 2014.03.10~2014.12.10 103 -1.37 -0.01 末期最大 DM15 2014.03.10~2014.12.10 198 -6.78 -0.03

从以上图表可见:所有地表剖面竖向位移监测点累计竖向位移量均为下降,所有监测点累计沉降量均未超过20mm 报警值,最大期位移速率均未超过2mm/d的报警值。出现地表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基坑内部土方的不断开挖,地表逐渐沉降,挖土深度的增加直至挖至坑底,地表沉降达到最高值,等基础施工后变化趋于平稳。

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测试中心 G312分流线下穿通道基坑监测(2013-JC-028) 第 18 页 共 22页

7.7 坑外水位监测成果分析

水位变化曲线图2.01.51.00.50.0)mm(-0.5量化-1.0变计-1.5累-2.0-2.5-3.01月20日3月1日4月10日5月20日6月29日8月8日9月17日10月27日时间SW1SW2SW3SW4SW5SW6SW7SW8SW9SW10SW11SW12SW13SW14SW15SW16SW17SW18SW19SW20SW21

图7.7水位监测孔历时曲线图

最大水位变化m 最大水位变化与设计值比值 点号 最大水位发生 变化 日期 当期工况 最大水位变化m 设计值m 比值 SW11 -2.50 2014-06-24 基础施工 -2.50 1 -2.50 坑外水位监测点水位有部分点超过报警值超过报警值1m,主要集中在深基坑部位两侧的监测点,当基坑开挖到含砂层时坑底内有流砂现象,局部较严重。坑外水位累计变化量最大为-2.5m,坑外水位整体表现相对初值有所下降,累计报警值为-1.00m,坑外水位累计变化量最大为-2.30m(SW11),超过报警值。后基坑北侧经过注浆等处理手段,至底板全部浇筑完毕,水位稍有回升。

图7.8基坑管涌的地方

7.8 测斜监测成果分析

7.8.1基坑西侧土体测斜成果

土体测斜CX4位于基坑南侧,CX4最大位移量为13.88mm,为2014年6月24日CX1测斜孔-9.5m处,未超过30mm测斜累积报警值,土体测斜典型曲线如下图所示:

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测试中心 G312分流线下穿通道基坑监测(2013-JC-028) 第 19 页 共 22页

CX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曲线图0.0-5.02013-4-282013-5-15-10.02013-5-262013-6-11)m2013-6-30(度2013-7-13深2013-6-232013-8-10-15.02013-12-9-20.0-25.0-30.00-15.000.0015.0030.00位移量(mm)

图7.9土体CX4测斜监测孔典型曲线图

7.8.2基坑东侧土体测斜成果

土体测斜CX8位于基坑北侧, CX8最大位移量为18.36mm,为2014年8月16日CX8测斜孔-7.0m处,均未超过30mm测斜报警值,土体测斜典型曲线如下图所示:

CX3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曲线图0.0-5.0-10.02013-4-282013-5-282013-6-6)m(2013-6-8度深2013-6-112013-6-17-15.02013-6-222013-6-292013-12-2-20.0-25.0-45.00-30.00-15.000.0015.0030.0045.00累计位移量(mm)

图7.10 土体CX8测斜监测孔典型曲线图

7.9

周边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坑监测总结(中环123)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基坑监测总结(中环123)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931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