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生核心素养文献整理(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表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DeSeCo 核心素养体系5 一级指标 互动地使用工具 二级指标 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 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 识别和确定自身未知的知识领域,识别、定位信息来源,评价信息和来源的质量、适切性和价值,组织知识和信息 互动地使用(新)具有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技术的意识,运用技术 自主行动 在复杂的大环境中行动 信息和通讯技术获取信息 了解形势,了解所处的系统,明确自身行为的直接和间接后果,通过思考与自身和集体的规则和目标相关的潜在的结果对自身行动作出选择 形成并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 制定计划,设立目标,识别和评价已有资源和所需资源,平衡资源以满足不同的目标,从过去的行为中学习,预见未来的结果,监控过程,在计划执行中进行必要的调整 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限制与需求 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团队合作 了解自身的权益,了解成文的规则和原则,进行基本情况分析,为了认定的需求和权利建立个人的论点,提出建议或可替代的方案 同理心,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效地管理情绪 表达观点、倾听他人观点,理解辩论的动态变化和接下来的议程,建立战略的或可持续发展的联盟的能力,协商的能力,综合各方观点作出决策 管理与解决冲突 在危机中分析问题和利益,识别共识和分歧,重新界定问题,对需求和目标进行优先排序 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为21世纪培育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四方面的十大核心技能:(1)思维方式,即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学习能力;(2)工作方式,即沟通和合作能力;(3)工作工具,即信息技

5

描述 有效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运算和其他数学能力 DeSeCo 项目官网,http://www.deseco.admin.ch/bfs/deseco/en/index.html

术和信息处理能力;(4)生活技能,即公民、变化的生活和职业,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6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观点(五大支柱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最早于1996年,在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界定了二十一世纪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即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包括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以及学会生存。7 200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又提出了学会改变的主张,并将其视为终身学习的第五支柱。(见表2)

表2 UNESCO终身学习五大支柱的具体指标8 一级指标 学会认知 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do 学会共处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生存 learning to be 学会改变 learning to change 1. 职业技能 2. 社会行为3. 团队合作4. 创新进取 5. 冒险精神 1. 认识自己的能力 2. 认识他人的能力3. 同理心 4. 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1. 促进自我精神 2. 丰富人格特质 3. 多样化表达能力4. 责任承诺 1. 接受改变 2. 适应改变3. 主动改变4. 引领改变 二级指标 1.学会学习 2. 注意力3. 记忆力4. 思维品质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质量框架和支持有质量教育的10个关键方面的标准,其中将学习结果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知识(所有学习者须达到的基本认知成绩水平 );价值(团结、性别平等、包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权、非暴力、尊重人类生命和尊严等);技能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与他人相处、学会学习)和行为(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9

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著名智库机构布鲁金斯学会联合发布

了“学习指标专项任务”(LMTF)的 1 号研究报告——《向普及学习迈进——

67

OECD. Preparing Teachers and Developing School Leaders for the 21st Century[R]. OECD, 20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富蕴藏其中[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8

张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及其启示[J]. 教育导刊,2015,07:93-96. 9

Pigozzi M J, Secretariat C. Achieving quality education a UNESCO perspective J . Commonwealth Education Partnership, 2004: 65-68.

每个孩子应该学什么》。该研究从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这七个维度,建构了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体系。

(三)欧盟(EU)的观点(八大素养说)

2006年12月,EU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以核心素养促进终生学习》(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八个领域,每个领域均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构成。这些核心素养作为统领欧盟教育和培训系统的总体目标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在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中能够实现个人成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

(四)美国“21 世纪技能”的观点(整体系统型)

美国“21 世纪技能”的主要思想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美国的学校需要整合3 个“R”(即核心课程)和4 个“C”,即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交流、合作(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创造与创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使教室环境接近真实世界的环境。10以此,2002年美国制订了《“21世纪素养”框架》,2007年发布了该框架的更新版本,全面、清晰地将各种素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见图2)。

图2 21 世纪学生技能与支持体系图

10

张义兵. 美国的“21世纪技能”内涵解读——兼析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12,05: 86-90.

美国“21世纪素养”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素养要求,见表3。

表3 美国“21 世纪技能”

一级指标 学习和创新技能 二级指标 1.创造力与创新;2.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3.沟通与协作 信息、媒介与技术能力 1.信息素养;2.媒体素养;3.信息和通信技术 生活和职业技能 1.灵活性和适应性;2.主动性和自我指导;3.社会和跨文化能力;4.生产力与义务感;5.领导力与责任 (五)新加坡的观点

新加坡教育部于2014年4月1日发布了《新加坡学生 21世纪技能和目标框架》。框架指出,全球化进程、人口问题和科技进步是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加坡学生需要通过发展 21 世纪技能来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见图3)

图3 新加坡学生的“21世纪素养”框架

在该框架中,21 世纪技能包括 3 个层次。首先,居于核心的是价值观。价值观是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塑造一个人的信仰、态度和行为,因此必须居于核心位置。其次,社交和情感技能。它帮助学生识别和调控情绪,学会关心他人,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有效处理

各种情境下的问题。最后,全球化技能。包括公民素养,全球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沟通、合作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1

新加坡提出 21 世纪技能是为了培养自信的个体、自主的学习者、有担当的公民和积极的贡献者。新加坡提出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对学生 21 世纪技能的培养,而不是仅限于课堂教学,如学术课程、课外活动、品德与公民教育及应用性学习课程。

(六)日本的观点(同心圆型)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从2009年开始,根据社会的变化、世界的教育动向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等,于2013年3月在名为《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日本的“21世纪能力”,即日本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由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三大部分组成。(见表4)

表4 日本的“21世纪能力”

一级指标 基础能力 思维能力 二级指标 1.语言技能;2.数量技能;3.信息技能 1.和发现问题;2.创造力;3.逻辑思维能力;4.批判思维能力;5.元认知;6.适应力等 实践能力 1.自主行动的能力;2.构建人际关系的能力;3.参与社会策划的能力4.为构筑可持续的未来担当责任 日本的“21世纪能力”由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三大部分组成。如果用三个圆来分别表示这三种素养、能力的话,则是大圆套着小圆。其中,思维能力处于核心位置,基础能力是用来支撑思维能力的,最外侧的实践能力则是为思维能力的运用指导方向。培养学生“21世纪能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21世纪生存能力”的日本人,实现以自立、协作和创造为主轴的终身学习社会。

(七)我国的观点

中国教育学会拟订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认为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见表4) 一级指标 11

内涵 二级指标 刘菁菁. 新加坡发布学生21世纪技能和目标框架[J]. 世界教育信息,2014,08:7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学生核心素养文献整理(2)在线全文阅读。

学生核心素养文献整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591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