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破膜后胎先露部直接压迫宫颈,影响宫口扩张速度
9.正常胎位分娩机制的概念正确的是
A.衔接: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B.下降:呈持续性,贯穿分娩全过程 C.俯屈:经俯屈胎头前囟位置最低
D.内旋转:胎头到达骨盆出口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 E.仰伸:胎头颏部紧贴胸部
10.枕前位分娩机制正确的是
A.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呈俯屈状态 B.下降动作贯穿在整个分娩过程中 C.下降动作呈连续性
D.俯屈动作完成后,胎头以枕额径通过产道 E.胎头颅骨最低点达骨盆最大平面时出现内旋转动作
11.枕右前位分娩机制正确的是
A.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 B.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而发生俯屈 C.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出现内旋转动作 D.胎头内旋转时,其枕部向右旋转45o E.胎头娩出后,其枕部向左旋转45o为复位
12.枕左前位分娩机制正确的是
A.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左斜径上 B.俯屈动作发生在胎头到达中骨盆时 C.内旋转动作完成于第一产程初期 D.胎头降至阴道外口出现仰伸动作 E.胎头娩出后,枕部向右旋转90o
13.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右斜径相一致的胎位是 A.枕右前位 B.枕右横位 C.枕左横位
D.枕左前位 E.枕左后位
14.枕左前位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衔接的径线是
A.双顶径 B.双颞径 C.枕下前囟径 D.枕额径 E.枕颏径
15.枕先露胎头到达盆底俯屈后,适应产道继续下降的径线是
A.枕额径 B.双顶径 C.枕下前囟径 D.双颞径 E.枕颏径
16.枕前位胎头经俯屈动作后,进行内旋转的部位是 A.骨盆入口平面 B.骨盆最大平面 C.中骨盆平面 D.骨盆出口平面 E.骨盆底
17.枕前位胎头通过软产道时进行内旋转,是使胎头的 A.矢状缝与骨盆入口横径相一致 B.矢状缝与中骨盆横径相一致
C.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 D.前囟转至耻骨弓下面 E.后囟转至骶骨前方
18.当枕前位胎头下降至阴道口仰伸时,胎儿双肩径进入 A.骨盆入口前后径 B.骨盆入口横径 C.骨盆入口斜径 D.中骨盆前后径 E.中骨盆横径
19.最短的胎头径线是
A.双顶径 B.枕额径 C.枕颏径 D.枕下前囟径 E.双颞径
20.最长的胎头径线是
A.双顶径 B.枕额径 C.枕颏径 D.枕下前囟径 E.双颞径
21.先兆临产比较可靠的征象是 A.假临产 B.见红 C.胎儿下降感 D.胎动活跃
E.尿中HCG明显增多
22.总产程及产程分期正确的是 A.从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称总产程 B.第一产程初产妇约需14~16小时 C.第一产程经产妇约需10~12小时 D.第二产程初产妇约需1~2小时 E.第三产程约需30分钟
23.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所需时间为 A.5~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 B.5~10分钟,不超过25分钟 C.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D.10~20分钟,不超过30分钟 E.20~30分钟,不超过60分钟
24.正常分娩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初产妇临产后胎头多已入盆 B.胎膜破裂多在宫口开全时 C.产妇屏气用力标志宫口开全 D.生理缩复环常在平脐部位看到 E.第三产程多超过30分钟
25.正常分娩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正确的是 A.自然破膜多发生在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 B.生理缩复环有时可达脐平
C.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失,宫口后扩张 D.每隔4小时听胎心1次
E.嘱产妇宫缩时加用腹压
26.第一产程活跃期的加速期,是指宫口扩张
A.0~3cm B.3~4cm C.4~6cm D.6~7cm E.7~8cm
27. 第一产程活跃期的减速期,是指宫口扩张
A.5~6cm B.6~7cm C.7~8cm D.8~9cm E.9~10cm
28. 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最大加速期,是指宫口扩张
A.2~7cm B.3~8cm C.4~9cm D.5~10cm E.3~6cm
29.临产后肛门检查了解胎头下降程度时,最常用作骨性标记的是 A.骶岬 B.坐骨棘 C.坐骨结节 D.耻骨联合后面 E.骶窝
30.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 A.宫口开大10cm B.胎头拨露 C.胎头着冠 D.肛门括约肌松弛 E.外阴膨隆
31.结合囟门阴道检查胎方位时有意义的颅缝是
A.人字缝 B.矢状缝 C.冠状缝 D.颞缝 E.额缝
32.临产后的枕先露胎头下降程度是以 A.骨盆入口平面为标志 B.坐骨棘平面作标志 C.骨盆出口平面作标志 D.骨盆最大平面作标志 E.阴道外口作标志
33.宫口开全后,开始保护会阴的时机是 A.经阴道外口看到胎发时 B.胎头开始拨露时 C.胎头拨露后不久
D.胎头拨露阴唇后联合紧张时 E.胎头开始着冠时
A2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34.30岁初产妇,妊娠40周,宫缩规律,枕左前位,胎心良,肛查宫口开大2cm,胎头未衔接,符合本产妇实际情况的骨盆测量数据应是 A.骶耻外径17cm B.骶棘间径24cm C.骶嵴间径27cm D.坐骨棘间距10cm E.坐骨结节间径8.5cm
35.24岁初产妇,规律宫缩12小时,连续观察2小时,宫口由6cm开大至7cm,胎头棘 下1cm,胎心率140次/分。本例正确处置应是 A.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B.肌注哌替啶100mg C.静脉滴注缩宫素 D.立即行人工破膜 E.立即行剖宫产术
36.26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8小时,血压110/70mmHg,骨盆正常大小,预测胎儿体重为2700g,枕左前位,胎心正常范围,肛查宫口开大3cm,先露平棘。本例正确的处置应是
A.不需干涉产程进展 B.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 C.静脉缓注25%硫酸镁16ml D.静脉滴注缩宫素 E.人工破膜
37.26岁初产妇,妊娠42+1周,规律宫缩10小时。检查胎儿较大,估计体重3800g,枕左前位,胎头高浮,胎心率166次/分。骨盆正常大小,宫口开大2cm,尿雌激素/肌酐比值为7.本例恰当的分娩方式应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加速产程 B.等待宫口开全行产钳术助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妇产科习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