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3、有利于塑料熔体流动; 4、有利于型腔排气; 5、考虑塑件受力状况; 6、增加熔接痕牢度。
在浇口位置的选择方面,本设计有两个方案:一、浇口设置在主流道衬套内;二、浇口设置在成型凹模内。
综合考虑,由于第一种方案脱模凝料去除后,有可能在端面留下痕迹影响塑件质量。而第二种方案在模去除凝料后,经过简单的处理,不会影响使用。这里采用第二种方案。
4.4.3 浇口尺寸的确定
浇口截面积通常为分流道截面积的0.07~0.09倍,浇口截面积形状多为矩形和圆形两种,浇口长度约为0.5~2mm左右。浇口具体尺寸一般根据经验确定,取其下限值,然后在试模时逐步修正。
查《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可得点浇口当量直径的经验计算公式:
dJ?nk4A (4-1)
式中,dJ—浇口当量直径(mm),
n—塑料成型系数,ABS n=0.7,
k—塑件壁厚函数,k?0.206t,其中塑件壁厚t?4, A—型腔表面积(mm2)。
解得:dJ?2.9mm
图4-5 点浇口
4.4.4 浇口剪切速率的校核
1、确定注射时间:t?2s
20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2、计算浇口的体积流量:qJ?3、计算浇口的剪切速率:?J??V1t?20.5cm/s?2.05?10mm/s343
3?13.3qJ?R3J?3.3?2.05?103.14?(2.92)34s?1?7.07?10s
该浇口的剪切速率处于浇口与分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5?103~5?104s?1之间,所以,浇口的剪切速率合格。
4.5主流道剪切速率的校核
上面分别求出了塑件的体积、主流道的体积、分流道的体积(浇口体积太小,可以忽略)以及主流道当量半径,这样就可以校核主流道熔体的剪切速率。 4.5.1 计算主流道的体积流量
qZ?VZ?VF?V1t?1.67?12.63?1232cm/s?68.65cm/s33
4.5.2 计算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Z?3.3qZ?R3n?3.3?68.65?103.14?3.5533s?1?1.61?10s3?1
主流道内的熔体的剪切速率处于浇口与分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5?102~5?103s?1之间,所以,主流道的剪切速率校核合格。
4.6 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
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其作用是冷料、拉料和顶料。冷料穴直径应大于主流道大端直径,底部常作成曲折的钩形或下陷的凹槽。 4.6.1 冷料穴的主要形式
1、底部带有推杆的冷料穴 这类冷料穴的地步由一根推杆组成,推杆装于推杆固定板上。因此它常与推杆或推杆脱模机构连用但仅适用于韧性塑料。
2、底部带有拉料杆的冷料穴 这类冷料穴的底部有一根拉料杆组成,装于型芯固定板上,常见结构有球头型,菌头型,倒锥头型,圆锥头型。
3、底部无杆的冷料穴 对具有垂直分型面的注射模,冷料穴置于左右两半模的中心线上,当开模时分型面左右分开,塑件与流道凝料一起去处,冷料穴底部不用设置杆件。 4.6.2 冷料穴设计
本设计采用底部无杆的冷料穴,如图4-6所示。一般情况下,主流道冷料穴圆柱
21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体的直径为6~12㎜,一般比主流道大端直径大2~5mm,本次设计采用10mm。其深度为6~10㎜,本设计采用8㎜。
图4-6 冷料穴
22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5章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型腔通常包括凹模、凸模、小型芯、螺纹等。由于这些成型零件直接与高温、高压的塑料熔体接触,并且脱模是反复与塑件摩擦,因此要求它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硬度、耐磨性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同时还应该考虑零件的加工性及模具的制造成本。应通过强度和刚度计算来确定型腔壁厚,尤其对于重要的精度要求高的或大型模具的型腔,更不能单纯凭经验来确定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
5.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5.1.1 凹模的结构形式
1、整体式 它是由一整块金属材料(定模板或凹模板)直接加工而成,其特点是为非穿通式模体,强度好,不易变形。但由于成型后热处理变形大,浪费贵重材料,故只适用于小型且形状简单的塑件成型。
2、整体嵌入式 对于小件一模多腔式模具,一般是将每个凹模单独加工后压入定模板中。这种结构的凹模形状、尺寸一致性好,更换方便。
3、组合式 这种结构形式广泛用于大型模具上。对于形状较复杂的凹模或尺寸较大时,可把凹模做成通孔的,然后再装上底板,底板面积大于凹模的底面。组合式凹模的强度和刚度较差,在高压熔体作用下,容易在塑件上造成飞边,造成脱模困难并损伤棱边。 5.1.2 凹模的结构设计
本次设计,采用半合模结构,动、定模采用整体嵌入式凹模,定模部分的凹模与定模板之间采用间隙配合,用螺钉与定模板固定,如图5-1所示。动模部分的凹模结构如图5-2所示。
图5-1 定模部分凹模结构
23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图5-2 动模部分凹模结构
5.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凹模和凸模直接用以构成塑件的尺寸,它通常包括凹模和凸模的径向尺寸(包括矩形和异形零件的长和宽)、凹模和凸模的高度尺寸以及位置(中心距)尺寸等。成型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决定了塑件的精度和质量,工作尺寸的计算受塑件尺寸精度的制约,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甚多,主要有模具制造公差、模具的磨损量和塑件收缩率等因素,因此,计算工作零件尺寸时应根据上述三个因素进行计算。 本设计采用平均收缩率法计算模腔各工作尺寸。
在计算成型零件型腔和型芯的尺寸时,塑料制品和成型零件尺寸均按单向极限制,即凡是孔类尺寸均以其最小尺寸作为公称尺寸,即公差为正;凡是轴类尺寸均以其最大尺寸作为公称尺寸,公差为负;而孔心距尺寸则按公差带对称分布的原则进行计算。
5.2.1 型腔尺寸的计算
1、型腔轴向尺寸“1500?0.7”的计算:
HM1?[(1?SCP)LS1?23?)]0??Z
?0.23 =[(1?0.0055)?150??0.23 =150.360mm
23?0.7]
2、型腔轴向尺寸“120”的计算:
HM2?[(1?SCP)LS1?23?)]0??Z
=[(1?0.0055)?120?=120.66mm
23?0]2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塑料三通模具设计及三维造型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