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5025063
总学时:48学时(讲课40学时,实验8学时) 总学分:3分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预修要求:民法、合同法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法学本科生的专业课,适用于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系统学习和了解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知识,把握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变革发展,对于树立现代化的法制观念,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育开放性、复合性的专业人才资源,将具有前瞻务实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拟采用书本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应紧紧围绕书本中的知识点,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相关法律现象,做到以法评案、以案说法。切实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去学习、掌握知识产权法。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辅助资料有试题库等,作业方面尽量能够考察学生学习知识产权法后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知识产权法的兴趣。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尽量增加案例分析的题量。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是教师讲课的参考依据。
大纲正文
第一章 知识产权的概念 学时: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本章了解知识产权概念的来源,知识产权法的归类,要求掌握知识产权的定义及范围、知识产权的特征,理解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重点:知识产权的定义及范围、知识产权的特征。 难点:知识产权的特征。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定义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划的范围 二、世界贸易组织所划范围 三、其他的划法与结论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特点
一、无形性 二、专有性 三、地域性 四、时间性 五、可复制性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地位
一、知识产权法的起源和发展
二、知识产权法与其他相近的法律部门的区别 习题:
1、什么是知识产权,它有哪些特征? 2、知识产权法与其他相近部门法的关系如何? 3、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司法、行政保护的现状如何
第二章 著作权概述 学时:1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本章掌握著作权的概念以及演变过程,了解版权保护的历史,理解版权和其他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
重点: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过程。 难点:著作权的概念。 第一节 版权的概念
一、著作权与著作权法 二、著作权的特征
1、保护对象是智力成果 2、基于作品的创作产生 3、权利内容受到限制 4、地域性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萌芽阶段(印刷特权的保护阶段) 2、著作权财产权阶段(版权一词的产生) 3、著作权人格权阶段(作者权或著作权) 4、著作权国际保护阶段 二、我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关系
一、著作权与商标权 二、著作权与专利权 三、著作权与形象权 习题:
1、什么是著作权,它与版权有何不同? 2、简述著作权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著作权客体 学时:1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掌握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明确理解作品的分类及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重点:作品的概念、种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难点:作品的概念,作品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作品的概念 二、构成作品的条件
1、独创性 2、被他人能感知
3、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 三、作品的种类
四、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自学)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和特征 二、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自学)
一、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方式 二、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 习题:
1、什么是作品?它有哪些特征? 2、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有哪些?
第四章 著作权内容取得和期限 学时: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理解著作权的概念及其种类,掌握目前世界各国著作权取得的几种主要方式,掌握并能运用著作权人的权利,了解著作权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著作权人身权与一般人身权的区别,了解著作权保护期限的意义,理解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重点: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范围,著作权的自动取得方式,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难点:著作权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区别。 第一节 著作权人身权
一、著作权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内容:
1、发表权 2、署名权 3、修改权 4、保护作品完整权
第二节 著作权财产权
一、复制权 二、发行权 三、表演权 四、广播权 五、展览权
六、出租权 七、摄制影视权 八、编辑权 九、演绎权 十、网络传播权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一、依法自动取得 二、作品上加注版权标记 三、作品的登记制度 第四节 著作权的期限和终止
一、著作权的保护期
1、精神权利的保护 2、著作权经济权利的保护 二、著作权的维持和终止 习题:
1、著作权的财产权有哪些? 2、著作权的人身权有哪些?
3、著作权的取得方式生生世世有哪些? 4、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第五章 著作权主体 学时: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掌握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和著作权主体的种类,理解各类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了解著作权的归属原则。
重点:著作权主体的种类和特殊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难点: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归属。 第一节 概述
一、著作权主体的含义: 二、著作权主体的种类
1、公民作者 2、法人作者
第二节 著作权的归属
一、归属原则
二、各类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1、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2、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3、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4、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5、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6、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
7、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及行使 8、作者身份不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习题:
1、著作权归属的原则有哪些? 2、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3、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第六章 邻接权 学时: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掌握邻接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了解邻接权制度的来源,掌握表演者权的概念及权利和义务内容,掌握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及权利义务内容,理解广播电视组织者的权利、出版者的权利,理解邻接权的限制。
重点:邻接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表演者权的权利和义务,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和义务,出版者的权利和义务,广播电视组织者的权利和义务。
难点:表演者权与表演权的区别,图书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 第一节 概述
一、邻接权的概念及制度来源 二、与著作权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邻接权的内容
一、表演者权 二、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三、广播电台、电视台组织的权利 四、图书、报刊的专有出版权 习题:
1、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与联系? 2、我国邻接权的几种情况?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 学时:1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掌握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了解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种类,明确其主要条款,理解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概念和著作权集体许可合同,了解集体管理的宗旨和作用。
重点:著作权许可使用的几种情况。 难点: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的区别。 第一节 版权转让
一、版权转让的概念 二、版权转让的特点 三、转让合同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版权的许可使用
一、许可使用的概念、特点 二、许可合同主要条款 第三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
一、集体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二、集体管理的宗旨和作用 三、著作权集体许可合同 习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