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骤:
1.选择适宜的园艺品种,本实验选择苹果、西红柿。
2.选用不同的贮藏设施和贮藏技术入贮材料,如气调贮存、低温保藏、果蜡涂抹法等。
3.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定期测定其具有代表性的品质指标,如果实腐烂率、失水率、果实硬度等,并制定数据分析表。
4.贮藏结束后,观察分析材料的货架期寿命 5.写出本次贮藏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具体方法:
用不同贮藏方法保存原料4天,每天测定记录果蔬的品质变化。 果蜡、气调、冷藏、果蜡气调、果蜡冷藏、气调冷藏
五、思考题
绘制综合实验表格
项目(实训)五 果蔬一般物理性状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果蔬的物理性状,有助于了解果蔬生理变化和品质变化,也是确定采收成熟度,识别品种特性,进行产品标准化的必要措施。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器具:电子称、电子天平、果实硬度计、榨汁机、烘箱(或真空干燥箱)、干燥器、打孔器、称量瓶等。
苹果、西红柿作为实验材料。(每组各12个苹果、12个西红柿,共六组)
三、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
1.重量:用较大量程的电子天平测定。(总重量以及将原料分4份各重) 2.体积:排水法测量。 3.密度:计算
4.颜色:通过目测,根据色泽是否艳丽、有光泽分为1、2、3级,3级最佳。 5.失重率:采用称量法,测出贮藏前和贮藏后果实的质量,则可求出因蒸腾失水而失重的百分率。
6.好果率(总):凭目测、手摸直接判断果实的腐烂个数(果皮),则:
6
总果数-腐果数
好果率= ×100%
总果数
7.硬度:采用GY—1型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硬度。具体方法:预先在果实对应两面的最大横径处(果实腰部)薄薄削去一层皮(略比测头大一些),用一手握果实,并以活塞垂直地指向削去表皮的部分,另一手握住硬度计,施加压力直到测头顶端部分压入果肉时为止,即可在标尺上读出游标所指的硬度值。
8.含水量:采用常压干燥法测定。取果1个,用打孔器取样,除去种子,切成2mm薄片,待用。取洁净的称量瓶,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1h,盖好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量,并重复干燥到恒量m0(重复干燥时间0.5h)。取2-10g样品于称量瓶,精确称出样品重量M,而样品+称量瓶重量设为m1 ;将称量瓶放入烘箱中,先在60~70℃烘1~2h至样品变脆,再置100~105℃烘0.5~1h,取出放入装有吸湿剂的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再一次继续烘10~30min,冷却称重,直至2次质量差不超过2mg为止,此时样品+称量瓶重量设为m2,则:
(M1-M2 )
果实含水量 = ×100%
M
9.可食率:取果3个,除去不可食用部分(主要为种子),并称出其质量,则可求出可食部分的百分率。
10.结果
表3 不同贮藏方法对果蔬贮藏物理性状的影响
贮贮藏天品藏数 种 方(d) 式 0 1 2 3 4 变形度色重量、体含水量可食率出汁率失重率好果率(mm.kg级 积、密度 (%) (%) (%) (%) (%) -1) 四、思考题
可以就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表述简洁,观点鲜明。
7
项目(实训)六 果蔬采后营养品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果蔬采后营养品质变化规律。
2.掌握果蔬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以苹果、西红柿作为实验材料
四、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
(一)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测定(折光仪法) 1、仪器:阿贝折光仪(或手持糖量计) 2、方法: (1)打浆
(2)打开折光仪镜盖板,在折光棱镜上滴1滴样品汁液。从目镜观察,转动棱 镜旋钮,使视野分成明暗两部分。旋动补 偿器旋钮,使视野中除黑白两色外,无其 它颜色。转动棱镜旋钮,使明暗分界线在 十字线交叉点上。
(2)对向光源,调节目镜视度圈,使视
野黑白分界线清晰可见,通过目镜在刻度 图2-1 阿贝折光仪 尺上进行读数,即可得出样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重复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
(3)测试前先用蒸馏水将折光仪调节到零位,每次测定完后,必须用擦镜液清洁折光棱镜,并擦净镜身其它部分。 (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滴定法)
1.器具:电子天平、50ml或100ml碱式滴定管、250ml容量瓶、20ml移液管、150ml三角锥瓶、研钵、漏斗、滤纸。
2.试剂:0.1mol/LNaOH溶液(称取NaOH 4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酚酞指示剂(称取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 3.测定方法:
8
在小烧杯内称取浆体试样约20g,用150 ml蒸馏水将样品移入250 ml量瓶中,在75℃~80℃的水浴上加热半小时,冷却,加水至刻度,以干燥滤纸及漏斗过滤,用移液管吸取滤液2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0.1M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持续1min不退色,记下氢氧化钠溶液用量。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C×V2×V×K
有机酸含量(%) = ×100
W×V1
式中:
K——换算为适当酸之系数(苹果酸0.067,柠檬酸0.070,酒石酸0.075) W——样品重量(g)
C ——氢氧化钠的当量浓度(mol/l) V ——样品液总体积(ml)
V2 ——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用量(ml)
V1 ——吸取样品滤液体积(ml)
五、思考题
可以就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表述简洁,观点鲜明。
项目(实训)七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
钠滴定法)
一、实验目的
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近年来医药上又发现它有许多新的功能。水果和蔬菜是食品中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因此,维生素C在果蔬中的含量多少,是鉴定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果蔬中维生素C测定的原理并掌握其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染料2,6-二氯靛酚的颜色反应表现两种特性,一氧化还原状态,氧化态为深蓝色,还原态变为无色;二介质的酸度影响,在碱性溶液中呈深蓝色,在酸性介质中呈浅红色。
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对含维生素C的酸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染料被还原为无色,当到达滴定终点时,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浅红色,由染料用量计算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
9
些染料,使滴定液呈淡红色,即为终点。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25ml碱式滴定管、100ml容量瓶、10ml移液管、100ml三角瓶,刀、榨汁机、漏斗、滤纸、分析天平、蒸馏水、白陶土
苹果、番茄
四、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
1.试剂制备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取坏血酸50mg(±0.1mg),用2%草酸溶解,小心地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草酸稀释至刻度,算出每毫升溶液中抗坏血酸的毫克数。
2,6-二氯靛酚溶液:称取2,6-二氯靛酚钠盐50mg,溶于50ml热蒸馏水中,冷后加水稀释至250ml,过滤后盛于棕色药瓶内,保存在冰箱中,同时用刚配好的标准抗坏血酸标定。
标定: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2ml,加2%草酸5ml,以2,6-二氯靛酚染料溶液滴定,至桃红色15s不褪即为终点。根据已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和染料的用量,计算出每1毫升染料溶液抗坏血酸毫克数。 2.样品液的准备
称取切碎的果蔬样品20g,放在研钵中加2%草酸溶液少许研碎,注入200ml容量瓶中,加2%草酸稀释到刻度,过滤备用。如果滤液有颜色,在滴定时不易辩别终点,可先用白陶土脱色,过滤或离心机沉淀备用。 3.测定
吸取滤液10毫升于烧杯中,用已标定过的2,6-二氯靛酚盐溶液滴定,至桃红色15秒钟不褪为止,记下染料的用量。取3次平均值。
吸取2%草酸溶液10ml,用染料作空白滴定记下用量。取3次平均值。 计算公式: (V-V1)×A W = ×100 B
W—100克样品含的抗坏血酸毫克数(mg) V—滴定样品所用的染料毫升数(m1) V1—空白滴定所用的染料毫升数(m1) A—1毫升染料溶液抗坏血酸毫克数(mg) B—滴定样品液中样品克数(g) 4.记录与计算
(1)将测定数据填入下列表中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果蔬采收生理实验实训指导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