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
摘 要:
曾经在国内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中航油”事件,不仅给我国的上市公司
敲响了一记警钟,它更能反映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如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董事会不能发挥实质作用,内部审计出现重大失误等。本文仅从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借鉴美国COSO委员会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中航油”事件的深入分析,来揭露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期望能通过这些手段,使我国上市公司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环境 优化对策 中航油事件 美国COSO委员会
目 录
前 言 …………………………………………………………………… ………3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4 (一)管理者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出现差错 ………………4 (二)内部审计出现重大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4 (三)内部人控制现象极其严重,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公司法人治 理结构 …………………………………………………………………5 (四)董事会没有发挥实质作用 ………………………………………6 (五)外部影响因素 ………………………………………………………6 二、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的优化对策
……………………………………………………………………………8
(一)提高管理者的个人水平,改进其管理方式及风格 …………8 (二)完善内部审计机制 ………………………………………………8 (三)杜绝内部人控制现象 ……………………………………………9 (四)建立独立董事会,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9
(五)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管机制………………………………………10
结术语 ………………………………………………………………………11 致 谢 …………………………………………………………………………11
- 2 -
前 言
2004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中航油事件,在国内乃至境外掀起轩然大波,
这起事件留给世人无数的思考,而企业内部控制这个经久不衰的议题因为这起事件而又展开了全新的讨论,人们开始意识到建立一个成功而又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使一个上市公司健康稳定的发展起来,反之,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慢慢衰落下去。本文仅从内部控制环境这个角度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弊端与缺陷,旨在揭露事实,改进不足,使其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 3 -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据《新民晚报》2004年12月20日相关报道,中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自2003年以来,擅自扩大业务范围,2004年10月26日至今,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中航油引以为傲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在关键时刻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其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者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出现差错
我们知道,管理者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面三个方面的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1.管理者对待经营风险的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2.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管理者对管理的重视程度;3.管理者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据《财经》报道,多年在海外打拼、如今在期货市场上铸成大错的中航油CEO陈久霖,对于石油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其实缺乏最起码的常识。他的风险意识几乎等于零,甚至直到今天还是这样。在资本市场上,“现金是王”,而身为CEO的陈久霖甚至并未根据公司的财务实力,为此次投机交易明确设定一个现金头寸的上限。无限开放的赌注,加之永不服输的心理与支持这种心理的“判断”,爆仓只是迟早之间。称此举为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倒不如说更像一场赌博,赢了那是侥幸,输了则是整个集团的灾难。
(二)内部审计出现重大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良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
- 4 -
在“中航油”事件中,虽然早在2004年6月份公司就已经面临着3580万美元的潜在亏损,可是在8月12日披露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公司的净利润仍有1020万美元,该财务报告没有揭示交易损失和负债情况,相反,还在吹嘘公司紧抓风险管理的程序。可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虽然拥有内部审计,却不具备实质性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把手权力过大,内审的独立性相对较弱,工作的力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可以看出中航油集团的财务治理结构存在巨大漏洞。规范有序的财务治理结构是从根本上规范董事会、经理层和财务经理行为,使企业的财务活动理性化和符合股东利益的保证。由于股东、经营者和财务经理所处的地位不同,使得他们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而股东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在追求自己最大化效用的过程中,经营者和财务经理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隐瞒某些信息,欺骗股东。试看中航油,其毫无理性的扩张并不符合股东的利益,只是满足了经营者的盲目自大。本来当经营者的财务行为违背了股东的利益时,这种行为应该受到制约,但是由于其财务治理结构的缺陷,经营者的行为并没有受到制止。
(三)内部人控制现象极其严重,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形式上是完整的,但从内部分析来看,不难发现弊端。据有关调查表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100%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22.1%,50%以上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78.2%,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的公司占总样本的47.7%。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从1997年开始,就已经是总经理陈久霖一个人的天下了,在这样的强势管理者面前,通过制度控制和约束经理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简单道理被迷信强人的传统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毕业论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