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系统设计
处理,驱动显示模块完成人机间的信息交换。此部分对软件的设计要求比较高,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软件来控制。在扩展功能上,本设计增加了一个过载报警提示功能和电子日历功能使本电子称的设计更人性化智能化。
6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系统设计
2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比较与论证
在设计系统时,针对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来设计电子秤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案一 数码管显示:
数据采集 AD转换 单片机处理 LED显示
图1 数码管显示方案
此方案利用数码管显示物体重量,简单可行,可以采用内部带有模数转换功能的单片机。由此设计出的电子秤系统,硬件部分简单,接口电路易于实现,并且在编程时大大减少程序量,在电路结构上只有简单的输出输入关系。缺点是:硬件部分简单,虽然可以实现电子称基本的称重功能,但是不能实现外部数据的输入,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设定各种控制参数。由于数码管只能实现简单的数字和英文字符的显示,不能显示汉字以及其他的复杂字符,不能达到显示购物清单的要求。又因为采用了具有模数转换功能的单片机,系统电路过于简单,系统硬件的扩展必受到限制,电子秤的功能过于单一,达不到设计的标准。 方案二 在前一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增加一键盘输入装置,增加外界对单片机内部的数据设定,使电子称实现称重计价的功能。
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 按键处理
图2带有键盘输入的结构简图
7
数据采集 AD转换 单片机处理 LED显示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系统设计
此方案设计的电子秤,可以实现称物计价功能,但是局限于数码管的功能,在显示时只能显示单价、购物总额以及简单的货物代码等。在显示重量时,如果数码管没有足够的位数,那么称量物体重量的精度必受到限制,所以此方案需要较多的数码管接入电路中。这样在处理输入输出接口时需要另行扩展足够多的I/O接口供数码管使用,比较麻烦。
方案三 前端信号处理时,选用放大、信号转换等措施来增加信号采集强度但会增加相应的设计成本;显示方面采用具有字符图文显示功能的LCD显示器。这种方案不仅加强了人机交换的能力,而且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显示购物清单、所称量的物体信息等相关内容,当需要增加扩展功能时可以通过切换液晶显示界面的方式来实现。
结构简图如下图3所示:
数据采集 信号放大 AD转换 单片机处理 LCD显示 按键处理
图3带有键盘输入及液晶显示的结构简图
鉴于上述三种方案的优缺点,本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实用性及成本的可行性的前提下,设计完成了最终的电子称方案,最终的硬件设计方案图如图4所示,该方案增加了电子日历功能,从而使本系统的设计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扩展与应用。
8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系统设计
时钟芯片 AD转换 单片机处理 按键处理 3系统设计硬件框图
9
LCD显示 时钟显示 计量显示 数据采集 信号放大
图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设计
2.2系统元器件选型及器件参数介绍 2.2.1单片机选型
单片机的选择在整个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要满足大内存、高速率、通用性、价格便宜等要求,鉴于以上考虑本课题选择AT89S52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控芯片。
AT89S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写10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1],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S52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AT89S52芯片具有以下特性[2]:
①指令集和芯片引脚与Intel公司的8051兼容; ②8KB片内在系统可编程Flash程序存储器; ③时钟频率为0~33MHz;
④128字节片内随机读写存储器(RAM); ⑤32个可编程输入/输出引脚; ⑥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⑦6个中断源,2级优先级; ⑧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 ⑨监视定时器; ⑩2个数据指针。
AT89S52单片机的40个引脚中有2个专用于主电源引脚,2个外接晶振的引脚,4个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的引脚,以及32条输入输出I/O引脚。 AT89S52单片机引脚图如图4所示: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称设计(论文完成)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