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题
1.×【解析】就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现状而言,国家课程一般是必修课程。 2.√【解析】略。
3.×【解析】这种现象是社会堕化。 4.√【解析】考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5.√【解析】1776年,康德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6.×【解析】环境可以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但是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不是消极的接受环境的影响的。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7.√【解析】略。
8.√【解析】首先,知、情、意、行等心理因素的培养提高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其次,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品德发展容易出现反复。所以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9.√【解析】学校是专职教育机构,同时,学校有明显教育优势,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凝聚力、号召力。
10.×【解析】教育研究的研究课题可以来源于教育实践,也可以来源于教育理论。
11.×【解析】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2.×【解析】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13.√【解析】教学过程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规律的运用要根据条件的变化而灵活运用。
14.×【解析】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的时间是在明代。 15.√【解析】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
16.√【解析】我国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
17.×【解析】关于教育的价值观定位,近代社会已经产生了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争论。
18.×【解析】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所以说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9.√【解析】我国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0.√【解析】略。
三、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首先,徐老的革命坚定性和以及革命第一的品质,是其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其次,徐老“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说明其作为教师具有伟大的奉献精神。最后,“心里想的就是口里说的与手里做的”“一切革范人和全体人民的模范”,体现了徐老能够为人师表,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做人的榜样;能够做到身教,言行一致。
2.孙老师的做法不对。首先,《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其次,《教师法》规定,教师有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的义务。最后,孙老师罚李某在操场上跑10圈,并让他在教室外站了两节课。这一行为违反了依法执教的要求,侵犯了学生李某的受教育权、人身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综上所述,孙老师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既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人;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指导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2)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3)要发扬教育民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能以“权威”自居。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看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具有安全感。以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想法,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作自我批评;要能与学生心理互换,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启发学
生自省改错。
2.(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学生,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只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才能使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明确生活的目的,追求崇高的理想。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①向学生提出的活动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②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而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对于容易盲从的学生,教师应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培养其对社会、集体和劳动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于怯懦的学生,应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周围人的影响、集体委派的任务、榜样的教育等,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在学习自觉性、坚持性方面的自我锻炼可以采用下列方法:①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②经常与周围学习好的同学作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直到赶上或超过为止。③坚持制订学习计划,包括学期、月、周的计划及每天的安排等,严格执行计划,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去完成。④每天坚持写日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等。 五、作文(写作思路)
首先,学生可以点出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想加入教师队伍这一观点,分析个中原因,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亮明自己的态度后,要加以反驳:考生可以从教师职业的特点与要求加以分析与探讨,以达到支撑自己的观点,驳倒对立观点的目的。最后,考生可以从教师这一职业所需要的奉献精神为据,引出“把个人心灵献给孩子”这一观点,从而把全文推向高潮。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二、多选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河南省特岗考试过关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