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宏观习题及答案精选(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个项目的现值125/1.03=114万元 > 100万元,值得投资;

4

第三个项目的现值130/1.03=115万元 > 100万元,值得投资;

2

如果预期利率为5%,则上述三个项目的现值分别是120/1.05=108.84万元、34

125/1.05=107.98万元、130/1.05=106.95万元> 100万元,值得投资。

2. 如果预计通货膨胀率是4%,上题中回收的资金120、125、130元的现值分别是

234

120/1.04=110.9万元、125/1.04=111.1万元、130/1.04=111.1万元。再以3%利率折成现

23

值,分别是110.9/1.03=104.5万元> 100万元,值得投资;111.1/1.03=101.7万元> 100

4

万元,值得投资; 111.1/1.03=98.7万元< 100万元,不值得投资。

3. Y?1000?10r;Y?1000?20r。 4.(1)Y?1000?10r--IS曲线的方程;Y?500?10r---LM曲线的方程; (2)r?25,y?750。

5.(1)Y?820?10r--IS曲线的方程;0.12Y?50?r--LM曲线的方程或100?0.24y?2r;

(2)Y?600,r?22。 6.解:(1)0.2y-200r=1000 ,y=5000+1000r ---- LM曲线 y=1000+0.8y+1000-200r+1000, y=15000-1000r-----IS曲线 y=10000,r=5

(2)y=1000+0.8y+1000-200r+2000, y=20000-1000r-----IS1曲线,△GDP=5000,乘数原理

(3)y=5000+1000r---- LM曲线,y=20000-1000r-----IS1曲线

y=12500,r=7.5 。由于利率上升,存在挤出效应,所以GDP仅增加了2500。

3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A.B.C.D。

2.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要求( )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坦; 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坦; D.LM曲线平坦而IS曲线陡峭。 E.LM曲线和IS曲线斜率相等。

3.在( )种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垂直而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E.LM曲线水平状而IS曲线只要不是水平状。

4.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A.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陡峭; B. LM曲线垂直而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坦; D.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坦;

E.LM曲线平坦而IS曲线陡峭。

5.在( )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E.不管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度如何,只要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6.“挤出效应”发生于( )。

A.货币供给的减少引起利率提高,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 B.对私人部门增税,引起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减少;

C.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E.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利率下降,货币投机需求增加挤出了私人部门支出。 7.政府的财政政策通过(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私人投资支出; B.政府购买; C.个人消费支出; D.出口; E.进口。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E.四种情况都有可能。

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目的是(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E.稳定债券市场。

二、名词解释

1. 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需求管理;4.挤出效应;5.自动稳定器;6.货币创造乘数;7.基础货币;8.法定准备率;9. 贴现率;10.公开市场业务。

三、简答题

1.西方国家财政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其包括的内容。 3.为什么商业银行具有货币创造的机制?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5.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

6.假定政府考虑用这样的紧缩政策:取消投资津贴和增加所得税,那么对收入、利率和投资将发生怎样的影响?

四、论述题

1.试论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论对制订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借鉴意义。

2.用IS-LM模型图阐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五、计算题

1.已知:I=2500-240r, S=-1000+0.5Y,m=3200,L=0.5Y-260r。求: (1)求IS-LM方程.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2)若政府增加支出100亿美元, 货币供给增加300亿美元,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各为多少?

(3)政府增加支出100亿美元时,挤出效应为多大?

2.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0.8Yd,

投资I=140-5r。求:

(1)求IS和LM的方程。

(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均衡收入、均衡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3.假设某经济社会中,货币需求为L=0.2Y-8r,实际货币供给量为m =200,消费函数为C=60+0.8Yd,税收为T=200,投资需求为I=150-2r,政府购买支出G=200。

(1)导出IS和LM方程,并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

(2)其他不变,政府购买支出G增加20,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b=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最终能否消灭赤字?

5.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5,没有超额准备金,非银行机构现金余额为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5),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本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E;2. C;3. E;4.E;5.E;6.C;7.B;8.A;9.C。 三、简答题

4.答: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我们知道,影响货币供给的,一是货币乘数;另一是基础货币。从货币乘数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率来降低或提高货币乘数,从而在基础货币不变时影响派生存款量。从基础货币看,一方面中央银行可通过变得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适量,从而影响准备金;另一方面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买进公债时,市场上基础货币量就会增加,卖出债券时则基础货币量就会减少。

5.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工具。 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措弥补政府赤字资金而发行支付利息的国库券、债券。中央银行可参加这种交易,在这种交易中扩大和收缩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到利率,乃至经济的产出。

作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最主要的手段,其有着比其他货币政策手段更多的优点:央行可以按一定规模买卖政府证券,从而准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2)央行可以连续地、灵活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自由决定有价证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并在有错时及时纠正,这是贴现率、准备金政策所没有的长处。3)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也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

人民大学答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或有价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工具。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措弥补政府赤字资金而发行支付利息的国库券、债券。中央银行可参加这种交易,在这种交易中扩大和收缩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到

利率,乃至经济的产出。

作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最主要的手段,其有着比其他货币政策手段更多的优点:1)一是能按央行主观意图进行,不像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贷款条件或变动借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其借款数量;2)央行可以通过买卖政府证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控制在自己希望的规模。3)操作规模可大可小,更便于保证准备金比率调整的精确性;4)是不像法定准备率及贴现率时代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习惯(准备率及贴现率不是那样可以轻易变动的)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改变调节方向时,业务容易逆转。

6.取消投资津贴和增加所得税,那么对收入、利率上升和投资减少。结合图说明。 四、论述题 1.答: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意见不一,其中普遍认为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的论点有三:一是货币政策对付严重萧条时无能为力。当严重萧条状态出现时,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异常低下。这时,即使采用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人们不愿增加消费,企业仍不愿增加投资。二是尽管政策正确且适时,但官员们却有可能由于利己的政治考虑而不执行。三是经济政策在时间上滞后的性质。其原因在于:从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到针对问题而执行的政策全部产生效果之间存在一系列的步骤,而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时间才能完成。由于时滞效应的存在,使得经济政策往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效果大打折扣。

尽管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它也确实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对政府在宏观经济上加以协调和管理的要求,而这种协调和管理很难依靠政府完全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指导计划的方式来实现,因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是在商品经济的形式中不断发展的,而商品经济要求市场机制起作用。因此,西方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往往通过税收、预算支出、利率等经济杠杆来影响市场(商品、资金市场等),进而影响整个生产和就业。在某种意义上,研究西方经济政策和理论对我们很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要求相应的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在这方面,西方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是值得借鉴的。以往我国宏观经济中缺乏内在的、灵活机动的调节机制,企业生产经营由政府直接安排,对市场反应不灵敏。我国的经济统计、资料分析和综合处理手段也比较落后,政府难以准确地及时掌握实际经济动态,往往要等问题成堆、形势严峻才采取果断措施,而且主要用行政命令方式,各行各业来“一刀切”。结果常常使经济大起大落,带来损失。可见,我们很有必要分析研究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和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地健康地发展。

2.要点: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含义、工具;2)用IS-LM模型图阐述扩展、紧缩政策的效果;

3)斜率对效果的影响。绘图。

3.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说明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如何使用? 答: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慎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对经济风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以促进总需求,降低失业;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胀。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同理,在货币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和失业问题;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

升时,中央银行就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即削减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五、计算题

1.(1)2500-240r=-1000+0.5Y,3500-240r=0.5Y,Y=7000-480r ---- IS曲线 0.5Y-260r=3200 ,Y=6400+520r ---- LM曲线

根据两个市场均衡条件得: 7000-480r=520r+6400,r=0.6 ,Y=520*0.6+6400=6712 (2)2500-240r+100=1000+0.5Y,3600-240r=0.5Y,Y=7200-480r ---- IS曲线 0.5Y-260r=3500 ,Y=7000+520r ---- LM曲线

根据两个市场均衡条件得: 7200-480r =520r+7000,解之得:r=0.2 Y=520*0.2+7000=7104

(3) Y=7200-480r ---- IS曲线 Y=520r+6400 ---- LM曲线

根据两个市场均衡条件得: 7200-480r=520r+6400,解之得:r=0.8, Y=520*0.8+6400=6816

因为当利率保持0.6%时,国民收入为Y=7200-480*0.6 =6912 所以当利率上升到0.8%时的挤出效应为=6912-6816=100 2.(1)-100+0.2Y=140-5r ,Y=1200-25r ---- IS曲线 L=0.20Y=200, Y=1000 ---- LM曲线 解上述两方程得:r=8, Y=1000

(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Y=1100 ---- LM曲线

根据两个市场均衡条件得:1200-25r =1100,解之得:r=4,y=1100,C=100+0.8*4+=103.2,I=140-20=120

(3)均衡收入增加量100=LM曲线移动量100是因为LM曲线为垂直线,一直是垂直移动,相当于在LM曲线古典区域。 3. 解:(1)∵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L=m, ∴有0.2Y-8r=200 Y=1000+40r ---------LM曲线函数。 (1)

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Y=C+I+G=60+0.8(Y-200)+150-2r+200 解上式得:Y=1250-10r ------IS曲线函数 (2) 解方程组(1)和(2)得: r=5; Y=1250 当商品和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为5% ,国民收入为1250亿美元

(2) 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 Y=C+I+G=60+0.8(Y-200)+150-2r +220 解上式得:Y=1350-10r ------IS曲线函数 (3) 解方程组(1)和(3)得: r=7; Y=1280

当商品和货币同时均衡时,利率为7% ,均衡国民收入为1280亿美元。 (3)有,Y=1350-10*5-1280=20

4.解: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为:

11kg???2.5

1?b(1?t)1?0.8(1?0.25)当政府支出减少200亿美元时,收入和税收均会减少为:

,?T?0.25?(?500)??125(亿美元) ?y?2.5?(?200)??500(亿美元)

BS=T-G=-125-(-200)=75(亿美元)

这说明当政府减少支出200亿美元时,政府预算盈余75亿美元,正好与当前预算赤字项抵消,这种支出的变化能最终消灭赤字。

5.答:(1)本题中,没有考虑现金-存款比率问题,因此,货币乘数是准备金的倒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宏观习题及答案精选(3)在线全文阅读。

宏观习题及答案精选(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678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