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
教学内容: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双姿 二、导入
(一)用锋与用毫
毫——长而尖锐的毛。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械的锐利或尖端部分。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
我们今天来认识和运用笔法。笔法,就是正确地使用毛笔的方法,亦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中国的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篆书有《大盂鼎》、《散氏盘》、《峄山刻石》;隶书有《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楷书有颜、柳、欧体;行书有《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草书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等等。如此林林总总,数目繁多,有如浩瀚星海中的颗颗明星,熠熠生辉。如此众多的书法作品,面貌不同,神采各异,但它们都是优秀的传世书法作品,它们肯定有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这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现在我们就讲笔法。
1.毛笔的“四面八方”
◆大家肯定很奇怪,这节课我们为什么要带一杯清水来。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要学习笔法,是要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如果是蘸墨汁来写,笔毫和线条都是黑的,看不清笔毫的变化。而蘸清水,我们不但能写,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笔毫的各种变化,只是笔画干得比较快。
我们学书法,手中的毛笔就像武打小说中武士手中的剑一样,各种招式、各种笔画全由它出来。笔毫为圆锥体,分“四面八方”,就像是地理学中的方位一样(用米字格说明),也分四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分成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映出八种基本笔画的走向。这“四面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的八个面都用到了。
2.中锋、偏锋、侧锋
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运笔所产生的线条,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圆润、富有立体而有质感的艺术效果。初学书法,务必从此入门,才能得到精妙的用笔。同学们按“四面八方”的方向、走向练习中锋用笔。
偏锋,即运笔时笔锋在点画的一面,而笔身又在另一面运行,运笔时笔毫卧倒像拖地板一样平拖过去。它所表现的点画往往扁平、浮薄,墨不入纸。初学书法时最好不要用这
- 5 -
种偏锋方法来写字,而大多数初学书法者因不懂用笔方法,多数都是写出偏锋的字。
◆如何由偏锋转为中锋?——注意转动笔杆以调成中锋。 3.笔法的分解
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笔法。 (1)起笔——起笔有三种笔法:顺锋、侧锋、藏锋。
顺锋是锋尖儿方向与笔画的方向在一条线上,而方向相反,开始尖细,越来越粗。 侧锋和顺锋相同的地方都是锋尖儿外露,所不同的是,侧锋要有个转折顿挫的过程,落笔后经过转折再入正轨。
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只是比侧锋多了个逆笔和转折的动作。
(2)行笔——行笔有铺毫、平移、提按和转折。
铺毫就是把笔毫铺展在纸上,使每根笔毫都发挥作用。行笔时笔毫铺开,两侧锋毫的轨迹,构成了笔画外沿的线条形态。这种运行状态就是“中锋行笔”。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圆润丰满。
平移就是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等于纸面的中锋移动。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可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提笔和按笔指的是行笔时将笔管提起或按下。提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细,按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粗。经过提按的变化,笔画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富于节奏和韵律
转笔和折笔是两种笔画变换方向的方法。转笔是在行笔时逐渐转过笔锋,形成弧线。折笔是在行笔时先提笔,然后再按笔、转笔变换方向,折笔其实是横画和竖画的组合。
(3)收笔——收笔有回锋、放锋。
回锋是笔画结束时把笔锋回收在笔画之内,不露锋尖儿。放锋是在收笔时把笔管逐渐提起,使笔收拢,让笔锋放出去,使锋尖儿露出。
4.笔法的综合运用,体会线的表现内涵以及线形的情感意义
以逆起回收法练习横画的写法——藏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 横的外形:粗 — 细 — 粗 用力感觉:重 — 轻 — 重 速度感觉:慢 — 快 — 慢 (二)墨法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三、作业(要求:笔毫不能短于3.5厘米,至少用笔腹处书写) 1.蘸墨汁,分别写三遍各种笔法(于旁边注明笔法名称),体会和控制笔毫的形状和方向。
2.蘸墨中加水,体会墨分五色所带来的笔墨情趣。
3.用逆起回收法写横画五遍,体会各种笔法的综合运用。 板书设计:
一、毛笔的“四面八方” 二、中锋、偏锋、侧锋 三、笔法的分解 起笔——顺锋、侧锋、藏锋
笔画 行笔——铺毫、平移、提按、转折 收笔——回锋、放锋 四、笔法的综合运用
- 6 -
第5课 起笔 行笔 收笔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毛笔书写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法。 学具预备: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讲授
1. 起笔、行笔、收笔是指书写一种点画笔锋运动的全过程。
2. 起笔是每笔的开始,包括逆锋起笔和顺锋起笔两种方法。逆锋起笔要求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欲上先下然后铺毫。
3. 行笔一般要求中锋,也就是行笔中铺毫前进,保持笔尖藏于笔画正中。
4. 收笔是一笔的结束,力必须用到写完为止,笔画才显得圆满结实。收笔包括露锋收笔和藏锋收笔两种方法。
三、练一练:
认真观察下面字的笔画,想象一下这些笔画书写时是怎样起笔、行笔和收笔的,然后大胆试一试。
- 7 -
第6课 基本笔画练习——横的写法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练习:横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
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 3.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上课对待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1.顿笔的写法;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 学具预备: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永字八法的讲解: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提。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八种笔画在“永”字中的位置。 (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在楷书种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的写法)
1.教师出示基本笔画“一”(横)。 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 8 -
2.师小结并导入下节。
二、熟悉不同的横画。
1.出示PPT1:上 二 三 七 长横
1.逆锋起笔 2.向下顿笔 3.提笔右上行 4.中锋行笔 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向右下回锋 短横
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左尖横
1.顺锋起笔;2.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中锋行笔 3.末端提笔向右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 右尖横
- 9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书法校本课程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