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影响:成员间经济联系加强,1980年成为世界最大贸易集团 2、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
(1)三原则: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原则;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实施共同
财政支持
(2)影响:推动了成员国农业的发展;
加强了成员国的联合;
为欧共体实施更多共同政策提供了经验
3、统一大市场
(1)提出:1985年; 运作:1993年(2)内容: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4 、欧盟成立
(1)、背景: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运作;两极格局的瓦解 (2)、过程:(1)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2)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1995年,成员国增至15个; 2002年,欧盟成员国共有25个
(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5、欧元的诞生(1)1995年,将欧洲统一货币定名为欧元
(2)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B影响:(1)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里程碑;有利于欧洲经济稳定发展
(2)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改变了世界格局,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三、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东盟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 (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1)在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下,美国经济面临挑战
(2)美、加、墨有发展各自经济的共同需要
2、过程:1992年,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3、性质:单一的经济组织
4、影响:三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在经济上互补;
推动每周其他国家合作的步伐;
对发展中国家造成负面影响;
(三)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20世纪70—80年代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内各国联系加强;
经济区域化的推动
2、过程:1989年,堪培拉12国外长会议,宣告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 3、扩大: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该组织 4、性质:论坛性经济组织
5、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开创了新的合作模式 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表现:国际贸易的增加、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2、积极作用:能有效的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的丰富和方便
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问题与展望
1、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各国经济过于依赖导致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 (3)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2、展望:(1)对待全球化的态度: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从长远来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3)只要建立起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就能达到共同繁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世界多极化趋势(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