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线路上,由于各种原因相接和相碰,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 根据欧姆定律,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小,而放热量是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在短路电流突然增大时,其瞬间的放热量很大,将大大超过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不仅能使绝缘烧毁,而且会使金属熔化,引起附近易燃可燃物燃烧,造成火灾。 2.过载
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如电流超过安全电流值,就叫导线过载。电线过载,一般在不考虑电压降的情况下,以温升为标准。 一般导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过载时,导线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值,会使绝缘加速老化,甚至损坏,引起短路火灾事故。 3.电火花和电弧
电火花是电极间放电的结果。导线发生短路或漏电,用开关接通或切断电路,熔丝熔断,电灯泡摇动或炸裂,导线连接松动等,都能产生电火花。电弧是由大量密集的电火花构成的,其温度可达3,000℃以上。电火花和电弧容易引起可燃物质着火或爆炸。 4.接触电阻过大
导体连接时,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接头处理良好,则接触电阻小;连接不牢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则会导致局部接触电阻过大,发生过热,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引起绝缘材料中可燃物燃烧 。
第三节 电气设备防火
一、照明设备
电气照明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利用电能发光的一种光源。在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过程中,往往要产生大量的热,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电气照明按发光原理分为热辐射光源和气体发光光源两类。热辐射光源主要有白炽灯和卤钨灯;气体发光光源主要有荧(日)光灯、高压汞灯、霓虹灯等。电气照明按使用性质分为:工作照明、装饰照明和事故照明。 (一)照明设备的火灾原因 1.灯泡烤燃可燃物 2.灯泡破碎起火 3.镇流器过热燃烧 4.高温热辐射烤着可燃物 5.霓虹灯的变压器过热着火
(二)照明灯具的防火措施
除应根据环境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来选择不同类型的照明灯具外,还应符合下列防火要求:
1.照明器表面的高温部位贴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为I00W及I00W以上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石棉、玻璃丝等非燃烧材料作隔热保护。
2.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汞灯、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或可燃构件上。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器。
3.白炽灯、高压汞灯与可燃物、可燃结构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卤钨灯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0cm。
4.严禁用纸、布或其它可燃物遮挡灯具。灯泡的正下方不宜堆放可燃物品。室外或某些特殊场所的照明灯具应有防溅设施,防止水滴溅射到高温的灯泡表面,使灯泡炸裂。灯泡破碎后,应及时更换或将灯泡的金属头旋出。
5.镇流器与灯管的电压与容量必须相同,配套使用。
6.暗装灯具及其发热附件,周围应用不燃材料(石棉板或石棉布)做好防火隔热处理,安装条件不允许时,应将可燃材料表面刷以防火涂料。 二、电动机
(一)电动机发生火灾的原因
电动机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是选型、使用不当或维修保养不良。有些电动机质量差,内部存在隐患,在运行中极易发生故障,引起火灾。 1.选型不当
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如果选用了防护型机,一旦这种电动机发生故障时,产生高温电弧或电火花,就会引燃可燃物或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燃烧。 2.过载
电动机输出的最大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负载超过了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就会发生过载。过载时会出现电动机发热、振动、转速下降、声音异常等现象,严重过载时,将会烧毁电动机。 3.机械摩擦
电动机在旋转的过程中存在着摩擦,其中最突出的是轴承摩擦。轴承磨损后会发出不正常声音,出现局部过热温升现象。
4.接触不良
电动机绕组的各个接点或线接点连接不牢,松动打火、会引起火灾。 (二)电动机的防火措施 1.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电动机的功率选择过小,就会发生电动机过载,而功率过大,则会造成经济浪费。因此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是很重要的。 2.正确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在选用电动机的类型时,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采确定。比如拖动鼓风机、车床、铣床、钻床等机器设备,多采用防护型电动机。 3.电动机的安装要求
电动机应牢固安装在非燃烧材料的基座上,其周围不应堆放可燃物;电动机与建筑物或其它设备之间应留出净距不小于1m的通道。 4.设置可靠保护装置
为防止电动机在运行中发生过载过热起火,应安装合适的熔断器和继电器等保护,以免烧毁电动机。 5.注意监督
运行中的电动机,应加强对其温升、电流和电压的监视,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以防事故扩大。 6.维护保养
应经常对电动机进行维护保养,检查电动机的接线是否牢固,有无缺相、受潮,经常清扫电动机上的油污灰尘等。 7.防止电动机欠压运行
当电动机的电源电压降到额定电压的70%以下时,会导致电动机不能起动或正在运转的电动机停转,欠压运行对电动机的正常工作是很不利的。因此,应防止电动机欠压运行。 8.接地应良好
电动机的金属外壳应良好接地,接地线必须牢固可*,严禁用铁钎插入地下作为接地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四节 通信机房(楼)防火
一、通信机房(楼)防火基本要求
1、电气设备、供电线路应由专职电工按照规范安装,实行持证施工制度。 2、通信机房所有电源线应采用铜线,在接头处安装封闭接线盒。 3、电力线截面积应与负载相适应,不准超负载运行。
4、机房、生产场地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必须使用拖地的临时线时要采用双护套线,电源线不能固定在铁钉上或用金属丝捆扎。
5、电源线、信号线不得穿越或穿入空调通风管道。电源线与信号线应分别敷设,如必须共同敷设时,电源线应穿金属管或采用铠装线。
6、必须使用额定保险丝,严禁使用铜、铁、铝丝代替。
7、通信机房严禁使用碘钨灯等高热灯具,灯具与可燃物的距离应大于0.5米。灯具的镇流器不能安装在可燃、易燃材料上,严禁任意安装使用临时灯具。
8、发电机房、电池室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安装排风设备,室内禁止明火和吸烟,电源开关应设在室外。
9、动力配电架要干净整洁,无蜘蛛网尘土,电缆沟内线缆整齐无积水杂物。 10、长期通电的UPS不间断电源应对其发热情况进行监视,避免发生火灾并加强防火措施。
11、主机房内十不准:不准吸烟;不准使用电热水器、电炉等电热器具;不准存放与设备无关的资料和备务件外的其他材料物品;不准作临时仓库用;不准设置沙发;不准无关人员进入;不准乱拉乱搭电线;不准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拭地板;不准存放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不准把食物带入机房。
二、通信枢纽的防强电、防煤气侵入的保安防护措施
1、通信枢纽大楼和天线应有性能良好可靠的防雷设施,其接闪装置和引下线的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每年雷雨季节之前应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不合格的要及时整改。 2、避雷装置的地线与设备、信号线、电源线的地线建议按照联合接地的要求进行联接。 3、通信机房防强电侵入的保安防护装置要经常测试与维护,保安装置受到损坏的、动作迟缓不起作用的要及时更换。
4、为防止煤气侵入,电缆进线间应进行封堵,安装煤气浓度报警器。
三、机房装修和枢纽大楼内部的安全管理。
1、通信机房不准使用木板、纤维板、宝丽板、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易燃材料装修。
2、吊顶、隔墙、空调通风管道、门窗窗帘等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新建机房只考虑设备工艺要求,不设吊顶,地面无特殊要求不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3、对已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的,要拆除或采用防火涂料进行防火处理,提高耐火等级。
4、通信大楼不得设置仓库和舞厅、卡拉OK厅、县以上通信枢纽楼及万门以上电话通信生产楼,不能设职工宿舍(包括单身宿舍)。
5、通信枢纽楼内施工要严格审批制度,要与施工部门签订安全协议书,严格防火安全管理。
四、通信机房实行防火区域分隔,楼内电缆竖井、孔洞必须全部封堵,安装和管理好中央空调和通风管道。
1、机房与机房、机房与办公区要有防火区域分隔。
2、楼内电缆竖井和管道,应在每层楼板处用非燃烧材料进行封隔,竖井及检修门不得用可燃材料。
3、中央空调通风管道穿越机房隔墙、楼板时,与垂直总风管交接的水平管道上应设防火阀门。
4、通风管道的隔热材料,应使用硅酸铝、矿渣棉等非燃烧材料。 五、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1、通信机房和生产场地严禁吸烟。
2、楼道内、机房内的包装箱、电报纸条、打印纸等易燃物品要随时清理,不得积压。 3、严格明火管理,明火作业要报安保部门批准,核发《动火证》,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4、设备维修必须使用的少量汽油、煤油、丙酮等易燃液体,应限量储存,严格管理。 5、不准在通信机房内进行设备清洗,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拭地板;使用汽油等少量可燃液体擦拭设备接点时应在不带电的情况下进行,如必须带电操作要有可靠的防火措施。
第五节 火灾扑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站通信安全知识学习(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