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本文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因素、土地的独特性,物价上涨以及房地产开发性的刻意炒作成为中国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其中政府因素,土地的独特性以及开发商的可以炒作是影响房价的最重要因素。现在的中国并没有达到?居者有其屋?的客观需求,只是让少部分人拥有的房子,大部分想买却买不起房子。这样的情况甚至让商品房成为一种收割民间财富,积累到少数人手里的一种手段,更加的增大了贫富差距。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人民的内部矛盾,制约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房价过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可能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比如仇富心态、群体消极心理。房价慢慢提升的过程,也可能包含着许多社会问题,比如政府的默认推动、房地产的刻意炒作,人民群众的无能为力。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2008年回到记者的时候指出:十年来,我们虽然发展快势头猛,但是两个问题也悄然凸显出来了。一个是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了;第二个资源分配不均匀,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对房价不断提升达到问题进行详细的考察与分析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从房地产的发展入手,着重研究房地产的发展以及房价变化,相应地提出调整的房价政策建议,从而保证未来经济持续、健康、
3
稳定地发展。以期更快达到?居者有其屋?的理念。 1.2文献综述
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臵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在房地产拍卖中,其拍卖标的也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房地合一状态下的物质实体及其权益。 1.2.1国外研究综述
Geoffrey Meen(2002)通过对英国、美国住宅价格的时间序列发现,无论是暂时性收入还是永久性收入,对房价的弹性都很大,尤其是在美国对于攻击弹性欠佳的市场上,长期收入的弹性更高。 Charles Kindleberger在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的“泡沫”词条中写道:“泡沫可以不太严格地定义为:一种资产或一系列资产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的急剧上涨,初始的价格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者——这些人一般是以买卖资产牟利的投机者,其实对资产的使用及其盈利能力并不感兴趣。随着价格的上涨,常常是预期的逆转和价格的暴跌,由此通常导致金融危机。”
而房地产泡沫可理解为房地产价格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的持续
4
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并不断吸引新的买者--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与投机资本的持续增加,房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与之对应的实体价格,由此导致房地产泡沫。泡沫过度膨胀的后果是预期的逆转、高空臵率和价格的暴跌,即泡沫破裂,它的本质是不可持续性。 1.2.2国内研究综述
2008年时寒冰《中国房事黑皮书》指出了房地产市场中存在政府和开发商的垄断,解决住房问题必须打破开发商的垄断。 郎咸平在2008年在《热点的背后》一书中指出房地产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房地产,也不是当时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结果,楼市泡沫是投资经商环境恶化的结果。在以?GDP为纲?的政策指导下所有的资金流向房地产造成楼市泡沫,还指出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失效。要解决房地产的问题要从投资环境入手。
郎咸平在2010又提出?火山理论?。2010年4月17日政府推出比较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控制楼市泡沫,但是这些调控本身对没有打击到楼市泡沫,反而影响到股市,而且房价也没有太多的下跌,只是交易量大跌,并且房租金上涨等现象。由此郎咸平教授根据背后原因推出“火山理论”,火山需要岩浆流入,形象解释了房地产的资金来源。一是企业家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全面恶化,严重产能过剩,企业家大量的钱流入房地产领域;二是近年政府的银行信贷天量增长造成通货膨胀。大量逃避通货膨胀的避
5
险资金进入楼市。当企业家的资金、逃避通胀的避险资金流入楼市之后形成大量岩浆。岩浆总要爆发的,这就是楼价上涨的根源。由于政府没有有效的措施阻止资金流入,反而由于两个原因是房价猛烈增长。原因一:地产开发商和当地政府的联合垄断,缺乏竞争机制。原因二,中国各地方没有大面积大覆盖率的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由于这两个原因的存在,资金流入房地产的结果就是不断上升的房价,政府过去所有推出的楼市宏观调控政策只强调“堵”管口,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这些政策被岩浆全部熔化,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房价调控政策总是没效果,原因就是治标不治本。 1.3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房地产的发展状况房价变化的因素来探究房地产。首先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其次房价的发展状况,接着分析中国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原因,再次分析房价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政府的应对措施以及购房者的应对措施,最后是结论。
2中国房地产发展状况的概述
2.1房地产的初步阶段(1978至1991年)
改革开放以深圳为发展特区,商品房就是从这里开始。首先从
6
1981年开始,在深圳和广州开始搞商品房开发的试点,在这以前,国内只有房地产开发,没有商品房开发,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单位造房子主要是用于内部职工福利分配的,包括政府造房子也是用于福利分配,没有房地产市场。由于当时搞试点比较成功,后来就小范围的开始试点开发。
随着经济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子的需求开始提高,这就对商品房产生了需求。由于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城市建设也带有计划经济深深的烙印。当时的城市住宅建设由国家统一投资,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住宅单体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平顶板式楼,风格单调,缺乏多样性。这个时期的住宅产品仅仅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基本没有户型的概念,不强调功能的合理程度。由于当时住宅属福利性质,并没有满足人更高的需求。这使房地产有了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但是毕竟房地产是大宗商品,能买的起房的人还不多。房地产前行的步伐还比较缓慢。
2.2非理性炒作与调整阶段(1992至1998年)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同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视察后发现特区搞市场经济建设之后城市的面貌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房地产开发非常成功,认为开发区的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于是他就吹响了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号角,由沿海城市一带开始展开,特别是在海南、北海、广州、深圳等这些大城市。在一片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毕业论文-中国房地产发展现状以及房价变化的经济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