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公民在特定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具体表现有三:一是老年人的物质帮助权;二是患疾病公民的物质帮助权;三是丧失劳动能力公民的物质帮助权。由此遭受自然灾害并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7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服务型政府”这一提法涉及的主要关系是( )
A.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B.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的关系 C.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D.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解析】AC。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当理顺四种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理顺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80.下列选项中不能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是( )
A.某市公安车管部门发布了排气量1升以下的汽车不予上牌照的规定,并据此对吴某汽车不予上牌照的行为
B.某乡政府发布通告劝导农民种植高产农作物的行为 C.城建部门将施工企业的资质由一级变更为二级的行为 D.民政部门对王某成立社团的申请不予批准的行为
【解析】B。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范围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B项只是一个通告。
81.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制裁的选项是( ) A.某私企职员王某因侵占单位资金,被单位开除 B.杜某因骑车不慎,撞伤他人,被法庭判决赔偿300元 C.谭某因违约被仲裁机构裁定赔偿对方当事人损失10万元 D.刘某因生活作风问题严重被开除党籍
【解析】BC。A属于单位决定,D属于党内处分。
82.有效管理幅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中( ) A.工作的复杂程度越大,管理幅度就越宽 B.新问题的发生率越高,管理幅度就越窄 C.组织的健全程度越高,管理幅度就越宽 D.管理活动的相同性较小,管理幅度就越工窄
【解析】BCD。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素质和能力。在主管人员与其下属的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工作的性质。凡是要求相互经常保持联系的工作,管理幅度就小一些;工作
21
的类别。如果管理的工作相同或类似,其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否则,就应小一些;管理者及其下属的倾向性。如果管理者倾向于对下属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而下属也需要的话,管理幅度就应小些;否则,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组织沟通的状况。如果组织沟通渠道畅通,信息传递迅速、准确,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组织环境和组织自身的变化速度。如果环境和组织自身都比较稳定,则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反之,管理幅度就应小些。
83.在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中,常用拓扑学的方法来研究网络单元之间( )
A.位置与性能的关系 B.距离与性能的关系 C.大小与性能的关系 D.形状与性能的关系 【解析】D。在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中,常用拓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网络单元彼此互连的形状与其性能的关系。
84.古汉语中的“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中的“三五”是指( )
A.每隔三五天 B.阴历每月初五 C.阴历每月初八 D.阴历每月十五
【解析】D。古汉语中,如果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85.刘某对市辖区土地局,依据省国土资源厅的规定作出的一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捍行政复议,同时要求审查该规定的合法性。在此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市政府作为复议机关无权对省国土资源厅的规定进行处理 B.区政府作为复议机关应当将省国土资源厅的规定转送市政府处理 C.省政府有权对该规定进行处理
D.市土地局作为复议机关应当将审查省国土资源厅规定的请求转送省国土资源厅处理
【解析】CD。A项中市政府不能作为复议机关;B项中区政府无权对省国土资源厅的规定进行处理。C、D项表述是正确的。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一、根据下图回答86-90题
22
86.2003年,医药工业总的盈利比2002年增长( )
A.34.7% B.55.8% C.53.2% D.20.3% 87.与2002年相比,2003年医药制造业中哪个行业的盈利增长得最快? A.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B.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 C.化学药品原药制造 D.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88.2003年,中成药的制造业盈利占医药制造业盈利的比重比2002年( ) A.上升了20.2个百分点 B.下降了20.2个百分点 C.上升了2.6个百分点 D.下降了2.6个百分点 8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医药制造业的增速明显高于药械制造业
B.医药制造业中,生物、生化制药和化学药品等行业发展领先于中药行业和兽用药行业 C.化学制药行业是该省医药工业的支柱产业 D.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已经亏损
90.去年下半年以来,石油化工产品和能源价格迅猛上涨,推测可能对下列哪个行业的盈利造成较大影响?( )
A.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B.中成药制造 C.中药饮片加工 D.化学药品原药制造
86.【解析】C。由图中数据直接计算可得
122845353757?12284582255221220?82255?100%≈53.2%。
≈59.2%;B项的盈利增长为:
≈253%;D项的盈利增长为:
87.【解析】D。A项的盈利增长为:
525312878?5253347320580?3473?100%?100%≈68.9%;C项的盈利增长2255为:≈20.3%。
3214744829?32147?100%?100?.【解析】D。2003年中成药的制造业盈利占医药制造业的比重为:药的制造业盈利占医药制造业的比重为:
29014?4876333177?119328?100)01433177?100%≈8.7%;2002年中成
≈11.3%;所以2003年中成药的制造业盈利占
医药制造业的比重比2002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
89.【解析】D。2003年中药饮片加工行业虽然比2002年的盈利减少,但还是有20395的盈利。所以D项表述错误。
90.【解析】D。石油是化学药品的重要原料,石油价格上涨会增加化学药品原药的成本,所以会对其有影响。
二、根据下表回答91~95题。
23
2005年部分省市保险业务情况表 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湖南 广东 重庆 贵州 甘肃 青海 新疆 大连 合计 保费收入 (亿) 497.7 90.64 217.31 121.8 139.6 333.62 437.3 262 291.2 213.55 127.17 392.84 73.1 40.45 48.24 7.85 72.5 57.3 3424.17 同比增长 (%) 78.4 11.75 5.8 17.19 9.4 8.8 4.4 7.3 7.5 5.68 9.97 14.11 10 20.04 8.64 6.64 5.82 9.38 财 险 (亿) 67.1 21.78 53.63 88.99 20.8 89.4 93.6 89 72 175.52 97.63 112.4 20.9 14.42 13.53 3.55 20.93 16.3 1071.82 人身险 (亿) 430.7 68.86 163.68 32.82 118.8 243.88 343.7 173 219.2 38.03 29.54 280.4 52.2 26.03 34.71 4.3 51.57 41 2352.42 保险密度 (元/人) 3293 905.59 317 363.03 366 2452 588 648 368.2 218.62 189 543 233 103 183 146 360 1081 保险深度 (100%) 7.4 2.47 2.15 2.96 2.4 3.66 2.4 2.4 1.89 2.11 1.96 2.3 2.36 2.12 2.55 1.44 2.7 2.5 91.在列出的各省市中,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最低的分别是( )
A.青海和湖南 B.河南和青海 C.贵州和青海 D.甘肃和山东 92.在列出的各省市的总保费收入中,上海市的人身险所占的比例约是( )
A.7.12% B.9.74% C.2.62% D.1.35% 93.在以上各省市中,人身险占该省市保费收入50%以上的有( )
A.9个 B.12个 C.17个 D.15个 94.保险密度即表示的是人均保费,那么河南的人口数量约为( )
A.10456万人 B.99441万人 C.12417万人 D.9768万人 95.在以上各省市中,财险占该省市保费收入比例最大的是( )
A.山西 B.河南 C.湖南 D.青海 91.【解析】C。从图中观察即可得到答案。 92.【解析】A。由表中数据计算可得
243.883424.17?100%?7.12%。
93.【解析】D。分别计算各省市的人身险占各省市保费收入的比例,计算较为简单。共有15个。 94.【解析】D。根据定义由表中数据计算可得
2135500218.62?9768万人。
95.【解析】B。分别计算下面四个省市的财险占该省市保费收入的比例,较为简单。山西约为73%;河南约为82%;湖南约为77%;青海约为45%。
24
三、根据下列文字回答96-100题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9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6521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86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5018亿元,其中,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2148亿元,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15250亿元。
与2004年全国GDP年快报核算数相比,按经济普查资料计算的GDP总量增加了23002亿元,提高了16.8%。其中,第一产业因不在这次普查范围内,数据变化不大,重新核算后增加了1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加517亿元,提高了2.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297亿元,提高了48.7%。
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有93%是第三产业引起的。造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较多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料来源的增加。经济普查覆盖了第二三产业所有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大大补充了以往常规统计中难以准确全面反映的私营、个体服务业资料以及大量的新兴服务业资源,如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卫生传输服务业、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通过经济普查,进一步查清并补上了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漏统的部分。
2004年GDP重新核算后,与年快报数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第一产业比重由原来的15.2%下降到13.1%,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由原来的52.9%下降到46.2%,下降了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由原来的31.9%上升到40.7%,上升了8.8个百分点。重新核算后,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服务业在经济整体中的份量不像原来估计的那么低,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功不可没。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比原来核算的要合理得多,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矛盾依然存在。
96.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增多,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是普查的资源来源比以前大大增加
B.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以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C.主查这次普查更进一步地摸清了第三产业漏统的部分
D.主要是这次普查大大补充了以往常规统计中难以准确全面反映的私营、个体服务业资料以及大量的新兴服务业资料
97.运输邮电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2004年GDP现价总量的百分比为( ) A.17.14% B.7.60% C.9.54% D.40.67%
98.在2004年全国GDP年快报核算数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多了: A.47.2% B.65.6% C.69.5% D.76.1%
99.在GDP总量的增加量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加量之和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加量的比为( )
A.3:16 B.1:12 C.2:19 D.5:23 10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软件业、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在以前的经济普查中就统计地比较全面准确
B.跟2004年全国GDP年快报核算数比较,除第一产业外,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C.与2004年快报数相比,第一产业虽然增加值没有增长,但其比重有所上升 D.从这一次经济普查看,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核算要合理得多 96.【解析】B。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多的原因在第三段都有介绍,不包括B. 97.【解析】A。
?12148?20956?15250???73904?65018?100%≈17.14%。
98.【解析】B。2004年全国GDP年快报核算数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1517=72387;第三产业增加值
25
为65018-21297=43721;所以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多的百分比为99.【解析】B。(188+1517)︰21297=1705︰21297≈1︰12
?72387?43721?43721?100%≈65.6%。
100.【解析】D。根据第三段可以知道软件业、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在以前的统计中难以准确全面反映,故A项表述错误;由第二段可知,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也有增长,故B、C项表述错误;由资料最后一句话可以知道目前第三产业结构比原来的核算要合理得多,所以D项正确。
2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6年山东行测真题及答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