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基本要素?有何特点?
答:基本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技术。
特点:全面收集系统反映企业目标和营运情况的数据、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支持管理决策。
1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优点?
答:结构化程序设计把任何程序都设计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三种逻辑组成的程序,由于这种程序结构的逻辑性强,各组成部分贸易独立性强,所以便于理解、修改、扩充和推广。
15、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点是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全局性,因此特别适合开发大型MIS;缺点是开发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16、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概念。
答:计算机网络概念比较广泛,一般是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和无线通信等传输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实现通信和共享资源。一个计算机网络从概念上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
17、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为了实现对项目工作的计划管理,通常采用何种技术?
答:为了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对项目进行计划管理,通常采用卡特图或网络计划技术,目的是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沙来完成预定的计划目标。
18、可行性分析报告应包括哪些基本的内容?
答:可行性报告的内容包括:(1)项目概况;(2)项目目标;(3)开发项目所需资源和预算安排; (4)期望的效益;(5)关于可行性的结论。
19、控制总数校验的原理?
答:数据输入的控制总数校验时,工作人员先用手工算出总数,并输入计算机。在数据输入过程中,由计算机将累计加得到的总数与人工输入的总数进行对比校验。
20、目前信息系统可分为哪两大类?每类包括哪些部分?
答:目前信息系统可分为作业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其中作业系统包括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信息系统包括了信息报告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执行信息系统等。
21、能不能说从数据流程图到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一种单纯的符号改换?
答:不能认为从数据流程图到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一种单纯的符号改换。因为,数据流程图综合反映了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的情况,它不仅包含将来由计算机处理的部分,而且还包含了将来不用计算机处理的部分。而且信息系统流程图表示的则仅是计算机处理的流程和人机接口部分。所以在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是,要分析和确定人和计算机的分工和系统的边界。
22、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六个阶段。
23、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何在?
答:诺兰阶段模型的使用意义是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诺兰阶段模型判明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24、区间码有哪些优缺点?
答:区间码的优点是:处理比较可靠,易于排序、分类和检索,缺点是:当分类属性较多是,码可能很长,这种码维护比较困难。
11
25、如何表达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答:新系统的逻辑模型通常用以下内容表达:(1)新系统的目标;(2)新系统功能结构图;(3)新系统数据流程图;(4)新系统数据字典;(5)关于处理逻辑的说明。
26、如何进行程序总调后的“实况考试”?
答:程序总调以后进行的实况考试是以原手工系统能得到正确结果的原始数据作为新系统的输入数据,由计算机处理后,将所得结果与手工作业结果相核对,以此来检验系统的正确性。
27、如何深刻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同时又是社会系统?
答:就其功能来说,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理论、会计学、统计学、数学模型及经济学的混合物,它全面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技术,因此是技术系统。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观点来看,MIS和组织结构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引进MIS将导致新组织结构的产生,而现存的组织结构又对MIS的分析、设计、引进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要素包括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和组织文化。所以管理信息系统既是技术系统,同时也是社会系统。
28、什么是处理文件?
答:处理文件,又称为事务文件,用于批处理更新,其内容包含下一次更新文件所需要的全部记录。
29、什么是代码?为什么要设计代码?
答: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和状态等的符号。代码可以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记录、记忆、存储和检索,节省时间和空间,提高处理效率。
30、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有何优缺点?
答: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成功变量)。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 优缺点:能够使所开发的系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能够较快地取得收益。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法需要注意的是,当关键成功因素解决后,又会出现新的关键成功因素,就必须再重新开发系统。
3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播、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使用,以企业战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觉得、基层执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32、什么是功能模块?
答:信息系统中由计算机完成的某项具体工作的部分称作一个功能模块。小的功能模块可能是程序中的一个组织部分,而大的功能模块则可能包含一组程序。
33、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它有什么作用?
答: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收集和输入,数据传输、数据存贮、数据加工处理和输出。预测功能是: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或模拟方法,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
34、什么是逻辑校验?试举例说明。
答:逻辑校验是校验数据怕逻辑性或逻辑关系,例如检查月份是否超过12,如果超过12,就是输入的月份的错。
35、什么是模块化设计思想?试述具体做法。
答:模块化设计思是把信息系统分解成一些规模较小的、功能较简单模块,这些模块具有自己的相对性。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则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规定和说明。模块化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建立、修改、扩充都更方便。
12
36、什么是数据关系图?
答:数据关系图是围绕数据处理功能来反映数据之间关系的图,它表示了有哪些输入数据,产生什么中间数据,得到什么输出数据。数据关系图是综合起来可形成信息系统流程图。
37、什么是数据输入的重复校验?
答:数据输入的重复校验指的是对同一数据先后输入两次,然后由计算机程序自动予以对比校验,如两次输入内容不一致,计算机显示或打印出错信息。
38、什么是数据输入的格式校验,其目的何在?
答:这里所谓格式,指的是数据记录中各数据项的位数和位置是否符合预定要求,例如:姓名的最大位数是17位,现故意把姓名定为18位,则该栏最后一位应当是空白,如果计算机校验时发现该位不是空白,就认为输入有错。
39、什么是谈判支持系统?
答:是一种支持各有不同目标和利益的双方或者多方参与的谈判决策的信息系统。谈判决策是多方在利用冲突过程中寻求各方都能够接受的问题解决方案的活动。
40、什么是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
答:安全本意是没有危险的。其实际含义是为了防止有意或无意的破坏系统软硬件及信息资源的行为发生,避免组织遭受损失所采取的措施。信息系统的保密是为防止有意窃取信息资源行为的发生,使组织免受损失而采取的措施。
41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数据处理先后经历了简单数据处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简单数据处理阶段,数据与程序没有分离,需要手工业安排数据的存放方式和处理过程,仅用于简单数据计算的场合。文件管理阶段有了专门的数据文件,数据采用和数据系统的组织,数据及其联系被统一考虑到数据库结构中,实现了全局数据的统一,适合大型信息系统应用的要求。
42、数据和信息的区别?
答:数据和信息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术语,但它们又有一定的区别。首先是概念不同,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其次,数据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成为信息。
43、数据库设计具体包括哪三部分设计?
答:数据库设计是在选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具体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三个部分。
4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答:数据库系统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操作和使用这些数据的人员组成。
45、数据文件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优缺点?
答:数据文件有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结构。顺序文件查找方便,但在有新记录加入时,需要进行排序操作,在文件很大时,很费时间。索引文件建立了记录与索引的对应关系,只需要对索引进行排序,但索引文件需要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46、数据字典用来对数据流程图上的哪些元素做出详细定义和说明?
答:数据字典用来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铀和外部实体做出详细定义和说明。
47、实体联系模型?
答:E-R模型用实体及其联系表示事物及其联系,由实体、属性、联系组成,用来表示数据的概念模型。
13
48、上下关联区间码和多面码都属于区间码,试述它们的异同之处?
答:上下关联区间码和多面码都属于区间码,都把整个码分成若干区间,码中每一区间的数据值勤和位置都代表一定的意义。但上下关联区间码的区间之间有一定关联,例如会计核算代码,若用左位代表核算科目,则右位代表核算项目,其中核算项目是从属于该种核算科目的。而多面码的各区间之间没有这种严格的关联。
49、文件设计主要确定哪些内容?
答:文件设计要合理确定文件类别,文件介质、文件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
50、为了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在系统设计阶段,应贯彻何种重要的设计思想?
答:为了保证系统的灵活性,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目的是提高各部分的独立性,尽量减少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模块化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思想。
51、为什么面向对象系统开发过程需要如此多的图形工具来支持?
答:主要原因在于,系统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开发人员的认识 不尽相同,如果没有易于理解的表示法系统,开发过程就存在很在很大风险。每一种UKL图都提供一种组成特殊视图的方式,允许开发人员从多个视点考察一个系统,满足其在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UML模型都必须包含所有的图,大多数UML模型只包括上面所有图的子集。
52、为什么说程序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往往比程序效率更为重要?
答:近年来,由于硬件价格大幅下降,程序效率(如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计算机运行效率)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举足轻重了。而另一方面,MIS中的应用程序一般运行3—10年,程序的维护工作量很大,为了维护人员能方便维护他人编写程序,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就显得特别是重要。
53、信息系统的后备和存档这两者的含义与区别。
答:信息系统的后备:是为在系统瘫痪或损害时能及时恢复系统而对系统的数据和软件系统所作的备用复制工作;信息系统的存档:是对系统积累起来的历史数据作为档案予以专门保存的工作。二者在目的、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区别。
54、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关系。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环境,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信息系统的输入来自环境,输出则影响环境。信息系统对管理的支持体现在他对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的支持。
55、信息系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信息系统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信息报告系统阶段(早期的MIS)和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56、系统分析报告中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1)新系统的目标图。(2)新系统的功能图。(3)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4)新系统的数据字典。(5)关于处理逻辑的说明。
57、系统设计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系统设计报告中应包括总体设计方案、代码设计、文件设计和输入输出设计方案,以及程序设计说明书。
58、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答:系统设计是任务是按照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具体的物理设计。
59、系统实施阶段包括哪些主要工作内容?
答: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评价等。
14
60、系统投入运行后,哪些原因要求系统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
答:环境的变更和业务量的增减等都可能要求对系统及时进行维护。
61、系统投入运行后,系统维护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系统维护的内容包括程序、数据文件和代码等的维护。
62、系统响应时间指的是什么?
答:系统的响应时间是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到系统处理后结出结果的时间。
63、消息的目的及消息的动作原理。
答:消息是对象之间的一种通信机制,目的在于帮助一个类或对象类执行责任。一个类或对象通过消息向另一方提出执行另一方特定服务的请求并且获得反馈或者返回。
64、与传统开发方法相比,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
答:解决了两在问题:首先是传统的系统模型之中除分离的信息和功能模型,行为模型显得越来越需要建立,而现有的工具无法检查和验证信息和功能模型联合起来的一致性和精确度。其次是如何从分析平滑地过渡到设计的问题。
65、用结构程序设计方法设计程序时,程序由哪几种基本的逻辑结构组成?
答: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程序时,程序由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三种逻辑结构组成。
66、用新研制的管理信息系统替换原有系统通常采用何种方法?
答:用新系统取代旧系统通常采用平行转换的方法,即新旧两系统同时运行,对照两者的输出 ,利用原系统的正确数据来检测新系统。
67、原型法优缺点是什么?
答:原型法的优点是简易,用户容易接受;缺点是返工现象特别严重,不适合开发大型系统。
68、指定MIS战略规划时使用BSP法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
答:制定MIS战略规划时使用BSP法主要是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69、、在代码的结构中的时要设置校验位,其目的何在?
答:在一些重要代码的代码结构中设置校验位,主要是为了保证输入的正确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作为主关键字的代码,保证其输入中不发生错误更是重要。
70、主文件和处理文件存放在何种属性的数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主文件中主要存放具有固定半固定属性的数据记录,由于它的数据变动不频繁,所以主要是按期更新的问题。而处理文件则主要存放具有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记录。主文件更新时,通常先要建立一个处理文件,其中存放下一次更新主文件所需要的全部数据记录。然后在某个时间去进行批处理更新。 7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MIS的开发策略各有何优缺点?
答:“自下而上”开发策略的优点是能保证最终的系统可以进行运行——尽管所开发的系统不十分完美;缺点是缺乏整体的优化,并且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的优点是整体性和逻辑性强;缺点是复杂、繁琐。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管理信息系统(专)必考,期末考试题整理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