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综合型和分科型 ②单课制和单元制 ③直线式和螺旋式 2、按遵循的主要教学原则分
①课文型②结构型③功能型④结构——功能型⑤功能——结构型⑥话题型⑦文化型 五 、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p322) 1、结构法教材时期(50——70年代)
? 新中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
? 结构法教材时期的集大成者,集中了以前各套对外汉语教材优点的教材《基础汉语课本》 2、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教材时期(80——90年代)
? 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及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实用汉语课本》 ? 第一套对外汉语教学分技能系列教材《初级汉语课本》
? 我国第一部完全以功能为纲的中级口语教材《说什么和怎么说》 ? 第一部中外合编的汉语教材《话说中国》
? 六 、对外汉语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P331)
第九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下)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实
施教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来实现。 一、 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
?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材起中介作用,是反映教学内容的客体。 二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感知阶段 2、理解阶段 3、巩固阶段 4、运用阶段 三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与环节
课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任务和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固定班级的学生进行某门课程教学的形式。
1、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地位与目标: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一般要完成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两项任务。
? 特点:A、课堂教学原则 B、课堂教学方式 C、课堂教学气氛 D、课堂教学环节 E、课堂教学语言 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①组织教学 ②复习检查 ③讲练新内容 ④巩固新内容 ⑤布置课外作业 4、汉语课外活动
汉语课外活动的原则:语言实践活动一定要体现运用汉语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技巧 1、备课与写教案
? 具体备课工作有三个方面:A、分析教材 B、分析教学对象 C、确定教学方法
? 教案包括:课题、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时数、教具准备、教学环节、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2、课堂组织管理(P348) 3、教师的语言
? 总体来看,有三大特点:A、慢(语速) B、简化(简单词汇) C、详细化(重复释义) 4、教师的提问(P351) 5、板书
五 、课堂教学的评估(P354)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教学 一 、语音教学
1、语音教学的任务和意义
任务:是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和汉语普通话正确、流利的发音,为用口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 2、语音教学原则(P356)
3、语音教学的方法: A教具演示 B夸张发音 C手势摹拟 D对比听辨 E以旧带新 F声调结合 二 、词汇教学
1、词汇教学的任务和意义
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指导下,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的音、义、形和基本用法,培养在语言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能力。 2、词汇量的控制和词汇的选择(P361) 3、词汇教学原则
4、词汇教学方法: A直接法 B翻译法 C情景法 D语素义法 E搭配法 F话语联结法 G比较法 H类聚发 I联想法三 、
11
语法教学
1、语法教学的任务与意义
任务: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建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3、语法教学原则(P366)
4、语法教学方法:A归纳法 B演绎法 C演绎与归纳相结合 四 、汉字教学(P369) 1、汉字教学的任务和意义
任务:以汉字形、音、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 2、高频率常用字的选择(P371) 3、汉字教学原则
第三节 语言测试
一、 语言测试的作用 1、什么是语言测试
? 语言测试:是根据一定的评估目的,以抽样方式通过有限试题来诱导出受试者的言语能力,然后借助于定量描述来
推断受试者掌握的该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 测量言语行为时,影响的因素:A间接性 B片面性 C主观性 D偶然性 2、语言测试的作用
A评估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B评估人才,提供用人的重要依据
C是语言教学研究和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 D推广母语教学,扩大母语影响。 二 、语言测试的种类
1、按用途分:学能测试、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诊断测试 2、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分:客观性测试、主观性测试
3、按命题方式分:分立式测试、综合性测试、交际性测试 4、按分数解释的方法分:标准参照测试、常模参照测试 5、按测试的制作要求分:标准化测试、非标准化测试 三 、语言测试的评析标准(P383)
1、效度:又称有效性,指测试的有效程度,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能测试出预定要测量的东西。 ? 效度的类型: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
2、信度:又称可靠性,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或稳定性,也就是考试成绩是否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水平。 ? 三个方面衡量:A测试的稳定性 B测试的等值性 C测试的内部一致性 3、区分性:指测试区分受试者知识和能力差别的性能,是试题的质量标准。 4、可行性:指测试是否简便、经济、易于操作、便于管理组织。
5、后效作用:测试是用来检查教学效果的,但同时又不可避免地给教学以影响,这就是测试的后效作用。 四 、标准化语言测试的过程(P387)
1、设计命题 2、考试实施 3、阅卷评分 4、统计分析 五 、语言测试的内容与主要题型(P388)
1、语言测试的内容 2、语言测试的题型 3、多项选择题 4、综合填充题 5、作文 6、口试
第十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法(P395)
一 、学科研究内容
二 、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1、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 2、提倡试验方法,实证与思辨相结合
3、重视教学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4、强调系统观点,综合与分析相结合 三 、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1、观察法 2、经验总结法 3、调查法 4、文献研究法 5、实验法
6、个案研究法 7、相关分析法 8、对比分析法 9、偏误分析法 10、话语分析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任务(P406) 一 、改革和完善教学法体系 二 、加强理论研究
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 、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学科地位
1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刘珣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重点)(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