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义工管理训练手册之义工训练(单元四)
2010-8-26 22:49:00 | 来源: 快乐点公益 | 点击: 35 次
单元〈四〉义工训练
义工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而训练工作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义工训练对促进义工的工作表现,增进工作满足感及提升义务工作的整体质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训练目的:
「训练」是知识,技能及态度三方面的灌输与交流。其主要目的是:
(1) 了解义务工作:使义工明白义务工作的意义,并了解机构/义工小组的政策目标及理想使命;促进义工的个人目标与机构/义工小组的目标达致一致性(goal-alignment)。 (2) 实务工作训练:因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义工需要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透过实务工作训练,确保服务质素达致应有的水平。
(3) 义工个人发展需要:训练能令义工对工作更具信心,帮助他们发掘潜能,促进个人发展。 策划义工训练:
机构在策划义工训练活动时,应先考虑学员所属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从而帮助他们掌握应有的知识,学习工作技能及培养服务态度。简单来说,义工训练工作的策划及管理步骤可参考下图: 分析机构状况 工作或任务分析
列出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选择训练对象 说明训练需要 决定训练目标 拟定训练课程: ? 确定时间表 ? 编排训练课程 ? 选择训练方法 实践应用及评估
修订建议
图表〈二〉:义工训练工作策划步骤 义工训练管理实务
训练活动必须配合工作要求来设计。因此,策划及进行训练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 义工参与?让义工参与训练活动的策划,这能加深他们对训练的了解,亦能增强他们对训练计划的兴趣和认同感。
(2) 使用者参与?使用义工服务机构如老人院,医院等更能清楚说明义工应具备的条件与能力。他们的参与及支持对训练活动的成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3) 成本控制?训练活动必须考虑机构/小组的资源限制。有些活动设计可能很理想却需要昂贵的经费,这并不是每个机构能负担得来。
(4) 时间配合?义工训练活动的时间编排,应做到义工在投入服务前已接受足够的训练;这样更能确保服务质素。 训练内容
义工训练内容可归纳为两个范畴:(一)基础理论;(二)技巧训练。每项训练活动须平衡两者的比重,避免训练活动流于表面化。 基础理论内容 (1) 义务工作概念
(1) 义务工作概念及服务需知;
(2) 了解机构及小组对义务工作的期望及目标; (2) 服务对象
(1) 掌握社区的需要及资源; (2) 了解服务对象的特征与需要 技巧训练 (1) 义务工作技巧 (1) 人际沟通;
(2) 自我认识; (3) 活动程序设计; (2) 特别技能训练 (4) 探访技巧;
(5) 与其他服务提供者的合作技巧; (6) 急救训练; (7) 带领游戏技巧; (8) 小组工作技巧; (3) 管理技巧训练 (9) 服务策划课程 (10) 领袖才能训练 (11) 资源管理 关于学习的理论:
训练员须考虑学员的学习模式(learning style),安排最适合的训练方法去满足他们的学习及发展需要。
综观义务工作者皆以青年及成年人占最大比例,训练设计应考虑以下各点: i) “参与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青年及成年人均已积累了不同的生活经验及智慧,训练应强调个人参与,着重亲身体验及经验交流。
ii) “轻松有趣”:
学习新事物亦标志着学员需要作出改变及适应。轻松愉快的训练活动有助学员减低压力,提高学习兴趣。 iii) “活学活用”:
应鼓励学员对新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多作练习。
所以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具备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验学习
工作员 : 安排活动式训练,以提供新经验, 帮助学员体验学习。
例子 : 「角式扮演」?帮助义工掌握 与老人沟通的技巧。 第二阶段:反思探究
工作员 : 帮助学员思考训练活动所产生的 个人感受,领会学习心得。
例子 : 从「角式扮演」经验里,义工更 能了解个人沟通技巧的长短 处及体会长者需要。 第三阶段:实践改善
工作员 : 鼓励学员将新知识/技巧应用于 现实环境里,争取工作经验。
例子 : 义工参与老人服务计划,尝试应 用所学的沟通技巧,并观察 成效以便作出改善。
图表〈三〉:义工训练活动的设计 训练的安排: 训练注意的事项
成功的训练计划应充份考虑以下事项: i) 通知参与训练的义工? 内容包括:
? 训练计划简介; ? 举行训练活动的地点; ? 训练内容和可预先准备的教材;
? 提示学员准备自己的资料,作为上课时讨论的材料,例如以往的工作问题; ? 简短的问卷,以了解义工的经验、兴趣和对训练课程的期望等。
ii) 时间安排? 把训练课程分成单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将单元部份分几个阶段授课。除了效果更好外,亦较易观察到学员的进度、是否跟得上课程要求等。此外,时间的编排还须考虑教材的长短、训练方式和成本等因素。
iii) 学员人数? 预计学员人数是跟训练的设备、地点、活动时间及方式等有关的。如果学员人数太多,导师会难以兼顾,无法知道是否每位学员都明白训练内容。遇上这种情况,便要考虑分班,或安排助教帮忙。至于较少人数的训练班,则可让学员进行活动式的训练,令学员更容易明白课程内容。
iv) 课程讲义? 派发讲义可帮助学员重温课程内容。讲义内容最好包括一些练习活动、评估表、作业和参考书目等,让学员有机会思考及找寻更深入的学习资料。
v) 视听器材? 在课程上应用视听教材,能增强学员的吸收能力。例如加入电脑投影片或幻灯片以表达图象和数据,又或播放与训练课程有关的录影带,都有助增加学习趣味,提高吸收能力,使学员更易理解。
vi) 上课地点? 良好的学习环境应包括以下条件: ? 良好的通风系统; ? 足够的电掣插座;
? 若要使用视听器材,必须有窗帘遮光; ? 足够的桌子,让每名学员有书写的地方; ? 足够放置教材的讲桌;
? 黑板/白板及各种颜色的粉笔/笔; ? 备有投影机及银幕;
? 备有学员所需的文件夹、笔和白纸等。 义工训练的策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香港义工管理训练手册之义工训练(单元四)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