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这种朋友,就是心灵的慢性毒药。
第二种朋友是典型的“两面派”。他们当着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但是,在背后呢,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
你要是一不小心被这种人利用的话,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许多错误,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这种人也不能交。
第三种人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没有他不懂得的道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不由得人不相信。可实际上呢,除了一张好嘴,就是没有真才实学。
孔子从来就非常反感花言巧语的人。他认为君子应该少说话,多做事。他最看重的,不是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一个人做了什么。 2000多年前的孔子教他的学生要交怎样的朋友,要做怎样的人,这些话至今对我们仍然有用。他的名言可多了。比如:(课件:孔子名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讲求的是正义之道,小人讲求的是利害关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对未来要有谋划,目光要看得远,否则就会不时受到困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德不孤,必有邻。(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人陪伴他) 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要言而有信,做事果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再小的错误都不要犯,再小的好
6
事也要去做。)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精神懈怠) 温故(温习旧知识)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乐意)之者。 学而时(按时)习(复习)之,不亦说(高兴)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这些名言为我们做人、做学问指明了方向。
孔子对待不同的学生还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呢!让我们再看看《论语》中的另几句话:(课件出示。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 先进篇》)子路问:“知道了一个道理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活着,怎么可以知道了就去做?”冉有问同一个问题,孔子却说,“知道了就去做。”公西华很疑惑,请问为什么会给这两个人不同的回答。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胆;子路一向好胜而鲁莽,所以我要求他请示父兄再做,是有意压压他。)同学们说说看,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呢?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
7
《论语》折射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北宋宰相赵普所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另一句为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所说:“一部《论论》即可以打倒希腊七贤。” “希腊七贤”是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 “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先师”(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每一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受过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不少帝王都亲临阙里祭孔,如汉高祖、东汉光武帝、到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帝、清乾隆帝等都拈香祭拜,其中乾隆帝八次到曲阜朝圣;现代中央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李鹏、江泽民、朱镕基等等也都“视察”过曲阜。孔子不仅对中国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国外,人们是怎样评价他的呢?(有没有同学收集到外国我对孔子的评价的资料。交流资料。)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在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著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基座上刻著“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孔子名言。德国人把孔子和康得(德国哲学家)共同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
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孔子排名第五。美国人还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8
课件: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宰相赵普)
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所说:“一部《论语》可以打倒希腊七贤。”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爱默生)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联合宣言)
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位杰出的智者,是我们的骄傲,他的精神和成就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 布置作业(课件):1、阅读《孔语》 2、写写我最喜欢的孔子名言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思想家孔子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