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7 【创建规则曲面】对话框
图7-8 【规则曲面参数】对话框
1. Alignment(对齐方式)
该下拉列表用于调整创建的薄体,当依次选取曲线与法线方向后,再依选项设置,其对齐的方式可分为Parameter(参数)、Arclength(弧长)、By Points(依序点)、Distance(距离)、Angle(角度)和Spline(脊线),当产生薄体后,若改变其定义的曲线位置,其薄体会随着曲线的变更而适当调整。
其中Parameter(参数)表示空间中的点将会沿着所指定的曲线以相等参数的间距穿过曲线产生薄体。所选取曲线的全部长度将完全被等分;Arclength(弧长)表示空间中的点将会沿着所指定的曲线以相等弧长的间距穿过曲线,产生薄体。所选取曲线的全部长度将完全被等分;By Point(依序点)表示选择该选项,则可根据所选取的顺序在连接线上定义薄体的路径走向,该选项用于连接线中。在所选取的形体中含有角点时使用该选项;Distance(距离)表示选择该选项,则系统会将所选取的曲线在向量方向等间距切分。当产生薄体后,若显示其U方向线,则U方向线以等分显示;Angles(角度)表示系统会以所定义的角度转向,沿向量方向扫过,并将所选取的曲线沿一定角度均分。当产生薄体后,若显示其U方向线,则U方向线会以等分角度方式显示;Spine Curve(脊线)表示系统会要求选取脊线,之后,所产生的薄体范围会以所选取的脊线长度为准。但所选取的脊线平面必须与曲线的平面重直。
2. Tolerance(公差)
6
该文本框用于设置所产生的薄体与所选取的断面曲线之间的误差值。若设置为零,则所产生薄体将会完全沿着所选取的断面曲线创建。
3. Temporary Grid Display(暂时显示网格)
若创建B-曲面的规则曲面,则可暂时显示U方向与V方向的网格数目,其所显示的U方向与V方向的网格数目可以自定义显示的网格数目。共有两个选型:Temp U Count(暂时显示U方向线数目):该文本框用输入所要显示U方向的网格数;Temp V Count(暂时显示V方向线数目):该文本框用于输入所要显示的V方向的网格数。
下面简述一下创建过程,首先绘制截面曲线,在Z=0的平面上绘制内接圆半径为1的正六边形,在Z=-1.6的平面上绘制直径为3.2的圆;单击工具条中的
图标,选取圆形并
单击OK确定,接着按顺序(顺时针或是逆时针)选取各段直线段并单击OK确定,这时的图形如图7-9所示。
图7-9 选择界面和定义向量方向
这时将弹出如图7-10所示的【规则曲面参数】对话框。按图7-10设置各项参数,单击OK产生如图7-10所示的实体。
图7-10 【规则曲面参数】对话框
当在【规则曲面参数】对话框中单击OK按钮后,由于设置了Temporary Grid Display(设
7
置暂时显示网格数)选项,故系统会显示实体的U、V方向线,如图7-11所示。
由于两个截面曲线均是封闭线,因此产生的实体而非薄体,实体如图7-12所示。
图7-11 U、V方向线 图7-12 实体造型
7.1.3 创建穿越曲面
选择菜单命令【Insert】→【Free Form Feather】→【Through Curves】或在工具栏中单击 Through Curves(穿越曲面)按钮,将弹出类似图7-7所示的对话框。提示你选择截面并设置向量方向,设置完成后单击OK确定将弹出如图7-13所示的【设置穿越曲面参数】对话框。
图7-13 【设置穿越曲面参数】对话框
其中各项参数说明如下:
1. Patch Type(偏移面类型)
8
该选项用于设置所产生薄体的偏移面类型,有两个选项: ? Single(单一的),若选择Single选项,则指定的线段至少为两条;
? Mutiple(多重的):若选择Multiple选项,则偏移面数为指定的V次方数减1。 2. Alignment(对齐方式)
该下拉列表框用于调整所创建的薄体,其对齐方式可分为:Parameter(参数),选择此选项,则所选取的曲线将在相等参数区间等分,即所选取的曲线全长将完全被等分;Arc length(弧长),选择此选项,则所选的曲线将沿相等的弧长定义线段,即所选取的曲线全长将完全被等分;By Points(依序点),选择此选项,则可在所选取的曲线上,定义依序点的位置,当定义依序点后,薄体将据依序点的路径创建。其依序点在每个选取曲线上仅能定义一点;Distance(距离),选取该选项,则系统会显示【向量副功能】对话框选项,并以【向量副功能】对话框定义对齐的曲线或对齐轴向。其所创建的偏移面为一组均分的偏移面;Angles(角度),选择此选项,则薄体的构面会沿其所设置的轴向向外等分,扩到最后一条选取的曲线。其定义轴向的方式可分为下列3种:Two Points(两点),以两点定义轴线方向及位置;Existing line(存在的直线),选取已存在的线段为轴线。Point and Vector(点与向量),定义一点与向量方向;Spine Curve(脊线),选择此选项,则当定义完曲线后,系统会要求选取脊线,选取脊线后,所产生的薄体范围会以所选取的脊线长度为准。但所选取的脊线平面必须与曲线的平面重直,即所选取的脊线与曲线须为共面关系;Spline Points(样条定义点):若选取为样条定义点,则所产生的薄体会以所选取曲线的相等切点为穿越点,但其所选取的样条则限定为B-曲线。
3. Closed in V(向V方向闭合)
选择Closed in V复选框后,其所创建的薄体会将V方向闭合,反之将不闭合。 4. V Degree(V次方)
该选项用于设置V方向曲面的次方数。其中次方数为方程式幕级数加1。 5. Tolerance(公差)
该选项用于设置所产生的薄体与所选取的断面曲线之间的误差值。若设置为零,则所产生的薄体将会完全沿着所选取的断面曲线创建。
6. First Section String(第一条断面弧) 定义第一条断面弧的属性,共有三个选项: ? No Constraint(无约束),定义第一条断面弧无约束,即不做任何形式的改变; ? Tangency(切线斜率),定义第一条断面弧与所选取的薄体相切,所产生的薄体与所
选取的薄体切线斜率连续; ? Curvature(曲率),定义第一条断面弧与所选取的薄体相切,且使其曲率连续。 7. Last Section String(最后一条断面弧)
定义第二条断面弧的属性,同第一条断面弧具有相同的选项和含义,再次不在赘述。 下面简述一下创建穿越曲面的过程,接着创建规则曲面时创建的两个截面,在此基础上在Z=1平面上创建一个R=2的圆。单击工具条中
按钮,分别选取三个封闭曲线作为截
面,注意统一矢量方向。这时的三个截面如图7-14所示。
9
图7-14 选择截面并定义矢量方向
单击OK确定,这时将弹出如图-13所示的【设置穿越曲面参数】对话框,将V degree设置为2,Tolerance设置为零。单击OK,创建的实体模型如图7-15所示。
图7-15 创建实体
7.1.4 创建编织曲面
选择菜单命令【Insert】→【Free Form Feather】→【Through Curve Mesh】或单击单击按钮,将弹出类似图7-7所示的对话框,同时提示定义主要曲线、横越曲线、脊线。该工具将根据选择的空间曲线创建薄体或是实体。选择各类曲线后将弹出如图7-16所示的【设置编织曲面参数】对话框。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UG4[1].0自由曲面(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