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导热油行业标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导热油行业标准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0677-1999 热传导液

Heat Transfer Fluids

1999-09-01发布 2000-04-01实施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发布

SH/T 0677-1999

前 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德国工业标准DIN 51522-1995并考虑国内热传导液生产和应用情况制定,包括

L-QB、L-QC和L-QD三类产品。

本标准与DIN 51522-1995标准的主要差异:

1.增加开口闪点指标。 2.规定热稳定性指标值。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红、王飞。

本标准为首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0677-1999

热传导液

Heat Transfer Fluid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精制矿物油作为基础油,加入添加剂制得和以化学合成制得的热传导液的技术条

件。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间接传热系统,按最高使用温度划分牌号。L-QB可用于强制或非强制循环的开式或闭式传热系统,分为 L-QB240、L-QB280和L-QB300三个牌号,其中L-QB240常用于小型电加热采暖装置;L-QC可用于强制循环的开式或闭式传热系统,分为L-QC320一个牌号;L-QD可用于最高使用温度高于320℃的强制循环闭式传热系统,牌号划分为L-QDXXX(XXX为大于320

℃的某一温度)。

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物质、操作和设备,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因此,

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

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B/T 261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GB/T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 268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 GB/T 387 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

GB/T 388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氧弹法)

GB/T 508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GB/T 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 1885 石油计量表 GB/T 3535 石油倾点测定法

GB/T 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 4945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 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 11133 液体石油产品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 GB/T 1114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X射线光谱法)

GB/T 17144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 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T 0172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高温法)

SH/T 0558 石油馏分沸程分布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 0642 液体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自燃点测定法

SH/T 0680 热传导液热稳定性测定法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9-09-01批准 2000-04-01实施

SH/T 0677-1999

3.1 热传导液 Heat Transfer Fluids 以液相或气相进行热量传递的物质。 3.2 热稳定性 Thermal Stability

在规定的试验温度及时间条件下,热传导液因受热作用而表现出的稳定性。

注:为了评定热稳定性,需要测定热传导液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后产生的气相分解产物、低沸物、高沸物及不能蒸发的产物含量,并将这些产物的百分含量之和以变质率表示。变质率越小,产品的热稳定

性就越好。

3.3 最高使用温度 Maximum Bulk Temperature

最高使用温度系指某产品经热稳定性试验测得变质率不大于10%所对应的温度,即加热器出口处测得的主流体最高平均温度。在实际使用中,加热器出口处测得的主流体平均温度应较其最高使用温度至

少低20℃。 4 技术内容

热传导液的技术要求见表1。 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行。

6 取样

取样按GB/T 4756进行,取2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SH/T 0677-1999

表1 热传导液技术要求

质量指标 L-QB QC 240 外观 初馏点1),℃ 不低于 闪点(闭口),℃ 不低于 闪点(开口) 2),℃ 不低于 硫含量3),% 不大于 0.2 387 GB/T 388 GB/T 11140 SH/T 0172 氯含量,% 不大于 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 铜片腐蚀(100℃,3h),级 不大于 水分,mg/kg 不大于 倾点4),℃ 不高于 密度(20℃), kg/m3 报告5) -9 - 3535 GB/T 1884和 GB/T 200 500 GB/T 11133 GB/T 1 5096 0.2 4945 GB/T GB/T 0.01 附录A 160 180 190 200 - 3536 GB/T 100 261 GB/T 280 300 320 XXX 目测 300 320 - 0558 GB/T SH/T L-L-QD 法 试验方项目 清澈透明,无悬浮物 240 280 1885 灰分,% 报告5) 508 残炭,% 报告5) 268 GB/T 17144 馏程,℃ 报告5) 0558 运动粘度,mm2/s 0℃ 40℃ 100℃ 自燃点,℃ 报告5) 报告5) 报告5) 报告5) 0642 热稳定性(最高使用温度下加热)6) 外观 变质率,% 不大于 720h 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 10 1000h 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 10 0680 SH/T SH/T 265 GB/T SH/T GB/T GB/T 注:比热、导热系数、蒸汽压、允许的薄膜温度等与加热系统设计有关的物性参数不作为本标准必须的技术要求,如果用 户有需要,可要求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 1)当初馏点低于最高使用温度时,热传导液必须在闭式传热系统中使用。 2)当闪点(开口)低于规定的指标时,热传导液必须在闭式传热系统中使用。 3)硫含量测定方法可任选其中之一,有争议时以GB/T 387为准。 4)如用户有特殊要求可协商制定协议指标。 5)所有“报告”项目,由生产者向使用者提供实测数据,以供选择。 6)热稳定性为保证项目,未经评定的产品需进行测定;新产品定型时需进行测定;产品配方(基础油或添加剂)改变 时需重新测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导热油行业标准在线全文阅读。

导热油行业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165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