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 式中 a=
车辆通过坡段l的平均速度为
,
通过该坡段的走行时间t可按下式确定: t=
驼峰峰高计算
概 念
驼峰的高度是指峰顶与难行线计算点之间的高差。驼峰峰高应保证在溜车不利条件下以5km/h的推送速度解体车列时,难行车能溜至难行线的计算点。
计 算
减速器+减速顶点连式驼峰的高度,应保证以5km/h的推送速度解体车列时,在不利的溜放条件下,难行车溜到打靶区段末端仍有5km/h的速度进入减速顶的控制区。其峰高H峰可按下式计算:
H峰=[L溜(R+R)+L场(R+R)+458.7∑α+24n]310-3+
式中 L溜──峰顶至难行车场制动位有效制动长度出口的距离,m;
L场──车场制动位有效制动长度出口至打靶区末端(计算点)的距离,m; R,R──不利溜放条件下,难行车在驼峰溜放部分和车场部分的基本阻力,N/KN;
R,R──不利溜放条件下,难行车在驼峰溜放部分和车场部分的风阻力,N/KN; ∑α──峰顶至难行车场制动位范围内的曲线、道岔转角之和,rad; n──峰顶至难行车场制动位范围内的道岔个数; v推──推峰速度,m/s; v挂──安全连挂速度,m/s;
g难‘──难行车考虑了转动惯量影响的重力加速度,m/s2;
458.7,24──分别为每1rad转角和每个道岔的阻力功,KN2m;
H峰=[L计(R+R)+458.7∑α+24n]310+
-3
式中 L计──峰顶至难行线打靶区段末端的距离,m; R──在不利的溜放条件下难行车的单位基本阻力,N/KN; R──在不利的溜放条件下难行车的单位风阻力,N/KN。
驼峰峰高计算举例(点连式)
(一)已知条件
(1)驼峰调车场头部平面图见图5-2-4。调车线36条,难行线为2道。
2道连接曲线末端距车场制动位始端,有15m直线段。车场制动位长25m,打靶长度120m。
(2)道岔为6号对称双开,转辙机为ZK型。
(3)溜放部分采用T2JK型车辆减速器,调车场头部采用T2JK2A型车辆减速器。 (4)气象资料:
①不利溜放条件──气温t=-10℃,风速v风=6m/s,风向与溜车方向的夹角β=30°=0.5232rad;
②有利溜放条件──气温t=27℃,无风。 (5)v车=4.5m/s。
(二)计算驼峰峰高
1.计算难行车溜放的基本阻力
R=1.539+2.203〔e-0.0169t-e-0.0169(10.2+0.24Q)〕-0.0107Q+(0.428-0.0037Q)v车+1.28σ+(1-k)30.4
=1.539+2.023〔e-0.01693(-10)-e-0.0169(10.2+24334)〕
-0.0107334+(0.428-0.0037334)34.5+1.2830.6+(1-0)30.4 =1.539+0.993-0.3638+1.3599+0.768+0.4
=4.696N/KN
2.计算难行车溜放的风阻力
α=arctan
=arctan0.3094=17.2°=0.3rad,得
,故
R=0.063
=0.063
N/KN
3.根据调车场头部平面图计算
L计=522.232m, ∑α=77.744°=1.356rad, n=6
4.计算峰高 H峰=[L计(R
+R)+458.7∑α+24n310-3]+
驼峰纵断面设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铁路站场与枢纽 - 李海鹰 - 调车驼峰复习重点(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