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49 气体的制备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4×5分=70分)
1.如下图所示装置中,烧瓶是干燥的,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动,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
( )
A.NO B.SO2 C.CH4 D.NH3
【解析】 因NO气体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2,故只能用排水法进行收集;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应是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如SO2;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应是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如CH4、NH3等。
【答案】 CD 2.设计四种制备气体的方案:①加热稀H2SO4和乙醇制备乙烯;②加热稀盐酸和MnO2
制氯气;③用稀H2SO4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④用稀硝酸和锌粒制备氢气,不宜采用的方案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制取乙烯是用乙醇和浓H2SO4共热;制取Cl2是用浓盐酸和MnO2共热;CaCO3
与稀H2SO4反应时,因生成微溶的CaSO4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应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Zn作用时生成氮的氧化物(NO)而不生成H2。
【答案】 D
3.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 )
a b c 气体 A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溶液 B SO2 Cu 浓硫酸 KMnO4酸性溶液 C CO2 稀盐酸 CaCO3粉末 浓硫酸 D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解析】 因N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故不能用NaOH溶液来净化提纯NO2;SO2气体具有还原性,不能用KMnO4酸性溶液来净化提纯SO2;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H3。
【答案】 C
4.(201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
【解析】 上下移动a管后,a、b两端液面仍相平,说明a、b两端的压强相等,故b端漏气。
【答案】 D
5.实验室可用下列方法制取气体,其中必须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
A.铜片跟浓硫酸共热 B.铜片跟稀硝酸共热
C.NaCl固体与浓H2SO4微热制取氯化氢气体 D.锌粒与稀盐酸制取H2 【解析】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相近,或该气体易与空气反应,且该气体难溶于水。A、B、C、D制取的气体分别为:SO2、NO、HCl、H2,因为NO极易与空气中O2反应,故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 B
6.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的气体是
( )
①H2S ②HCl ③NH3 ④Cl2 ⑤SO2 ⑥C2H4
A.①和② B.②和⑤ C.③和④ D.⑤和⑥
【解析】 此题可用排除法,因浓H2SO4不能干燥H2S和NH3,排除A、C;用防倒吸的装置吸收的气体易溶于水,应为HCl和SO2,且这两种气体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 B
7.下图是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
A.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 B.碳化钙与食盐水反应制取乙炔 C.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 D.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
【解析】 该装置适合“常温下,固液反应制气”或“常温下,液液反应制气”,制取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而二氧化氮、氯气、氨气都能与水反应,只有乙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且常温下碳化钙与食盐水反应制乙炔。
【答案】 B
8.以下气体发生装置中,不易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是
( )
【解析】 A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分液漏斗滴加液体的速率控制气体的产生及速率;B用的是长颈漏斗,无法造成固、液的分离;C、D关闭活塞,继续生成的气体可以产生压强,造成固、液的分离,可以控制气体的量。
【答案】 B
9.CO中混有CO2、H2S、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操作步骤和顺序完全正确的是
( )
①通过装浓H2SO4的洗气瓶 ②通过装水的洗气瓶 ③通过装NaOH溶液的洗气瓶 ④通过灼热的CuO
⑤通过装CuSO4溶液的洗气瓶 ⑥通过装P2O5的干燥管 A.①③④⑥ B.②⑤③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⑤⑥
【解析】 由于CO难溶于水而CO2、H2S、HCl溶于水且HCl极易溶于水。因此可选盛水的洗气瓶把HCl及部分CO2、H2S除去。由于H2S与CuSO4反应生成CuS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因此,再通过盛CuSO4溶液的洗气瓶把H2S完全除去,CO2用NaOH除去,最后干燥时用浓H2SO4或P2O5。
【答案】 B
10.(2010·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可能是
( )
A.CH3CH2OH(气) C.CO
△
B.CO和H2 D.H2
【解析】 CuO+CH3CH2OH――→Cu+CH3CHO+H2O,用冰水冷却时得到CH3CHO,故答案为A。
【答案】 A
11.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收集和吸收有毒气体。下列各组物质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 )
A.MnO2和浓盐酸 B.Na2SO3(s)和浓H2SO4 C.铜片和浓HNO3 D.电石和水 【解析】 MnO2和浓盐酸制Cl2需加热;电石和水制取的C2H2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 BC
12.设计学生实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散)。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 )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 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解析】 因MnO2为粉末状固体,易散落到烧杯中,使反应失去控制,不能停止,A错;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若装置从烧杯中取出会导致H2逸散在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B正确;若装置从烧杯中取出会导致硫化氢气体逸散在空气中造成污染,C错;制取CO2气体不能用稀硫酸,D错。
【答案】 B
13.(2010·上海南汇期末)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O2、NO等气体
【解析】 NO与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应用排水法收集,CO2密度比空气大,
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 D
14.(2010·江西南昌一模)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下图所示),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
X Y Z A SO2 NO2 BaCl2 B O2 NH3 Al(NO3)3 C SO2 CO2 CaCl2 D NH3 CO2 MgSO4 【解析】 A项中NO2将+4价的硫氧化,生成BaSO4沉淀;B项中生成Al(OH)3
沉淀;D项中产生Mg(OH)2、MgCO3沉淀;故答案为C。
【答案】 C
二、简答题(30分) 15.双球洗气管(如下图所示)是一种多用途仪器,常用于去除杂质、气体吸收(能防倒吸)、气体干燥等实验。
(1)用水吸收下列某气体时,从左方进入的被吸收气体是________。 A.Cl2 B.HCl C.CH4 D.CO2
(2)若管中盛放的是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则可被吸收的上述气体是________。
(3)简述该仪器可防止倒吸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用水作吸收剂时,该气体必定为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因为左端液面高),故应选B。(2)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作吸收剂时,若被吸收气体具有较强的酸性或强氧化性,它可与亚硫酸钠迅速反应,使管内压强减小,导致左端液面升高,如HCl、Cl2等,答案应选A、B。
【答案】 (1)B (2)AB
(3)当发生倒吸时,管中左边气压减小,吸收剂将进入左边容积较大的球形容器中,气体被吸入,使内外气压相等液体回落而防止倒吸
16.如右图是用来制取中学常见的某气体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在球形干燥管I中放入干燥剂,在球形干燥管F中放入固体M,在试管B中的有孔塑料板上放入固体H,在分液漏斗中放入液体A。
(2)点燃集气瓶D中的蜡烛,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导气管上的C活塞,当液体A与固体H相遇时,有气体产生,且D中的蜡烛熄灭。
(3)点燃集气瓶G中的蜡烛,关闭C活塞,打开E活塞,G中的蜡烛燃烧得更旺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化学 - 气体的制备例题和解答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