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C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A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D3、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D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实事求是 A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B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B8、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反对本本主义》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现代政党发展的新趋势 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AD)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ABCD)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ABCD)3、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的有:
A、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C、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三、判断题: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 3 、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 4、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P22
√ 5、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P28
(对)P376、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对)P237、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对)P32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对)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对)P33-35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D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41年5月,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的著作是: D A、《反对本本主义》 B、《反对党八股》 C、《整顿党的作风》 D、《改造我们的学习》
3、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A、与时俱进 B、改革开发 C、独立自主 D、群众路线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 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D、实事求是
5、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在这三大作风中,最根本的是: A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独立自主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 C
A、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B、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D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国亡党。”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B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D、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BCD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C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3、走自己的路,指的是: ACD
A、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在生产方式上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D、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判断题 :
1、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纠正主观主义”的问题。 √
2、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3、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
4、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5、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
6、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 7、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
8、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9、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有的可能是已经被实践否定的旧的理论观点的沉渣泛起,有的可能是适合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发展条件的理论观点的简单照抄,也有的可能仅仅是杜撰的新名词的堆砌和脱离实际的空想。√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毛概试题___(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