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pH8.0)定容至1000mL。
7) 1×TAE的配制
将配置好的50×TAE稀释50倍即得到1×TAE
6 感受态大肠秆菌的制备
① 保存于-70℃的大肠杆菌菌株DH5a、stab3及ER2925用接种环划菌于1.5%琼脂平板上,37℃恒温倒置培养至单菌落出现(约14-16 hr)。
② 挑取单菌落,接种于2.0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恒温,250g振荡培养过夜(约12hr)。
③ 取0.5mL 过夜培养液,接种于100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2.5hr,至OD600为0.4-0.5时,放置于4℃冰箱冷却1-2hr。
(注:以下操作均应在冰浴中进行。)
④ 将培养液分入两个50mL离心管中,4℃,离心10min(4000rpm),弃去上清,用冰浴的0.1M MgCl2 25mL悬浮30min。
⑤ 4℃离心, 离心10min(4000rpm),弃去上清,加入冰浴的0.1M CaCl2-甘油溶液1mL悬浮。
⑥ 以100μL/管分装入1.5mL离心管中,-70℃冻存备用。
2.2.9质粒的转化
① 取2管(100μL)贮存于-70℃DH5α感受态ER2925大肠杆菌置于冰上待用;
② 分别加入pLenti6/V5-D-TOPO和pUC57-ModhTERT、pUC57-WThTERT(0.5μg/μL)质粒5μL,旋转混匀,冰浴20min;
③ 迅速放入42℃水浴锅中热休克90s,迅速转移至冰浴中,继续冰浴2-3min;
④ 加入LB液体培养基600μL,于37℃缓摇孵育90min;
⑤ 培养结束后,12000rpm离心15秒,倾去上清,保留100μL左右的菌液; ⑥ 将100μL的菌液涂布于含有氯霉素(34μg/m1)抗性的平板LB培养基中,于37℃温箱孵育至胶表面没有液体流动时(约2hr),然后翻转平皿37℃倒置培养16hr。
2.2.10 质粒扩增提取
将转化质粒菌株于LB固体培养基上划线,37℃培养16h左右产生克隆后,
挑单菌落扩增并重新提取质粒:
①从接种了抗性质粒的培养基中挑选一生长良好的单菌落,小心用无菌牙签挑出,接种至含抗生素的5ml LB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37℃,200r/min振摇过夜。次日取菌液1.5毫升转入1.5毫升的离心管中,5000 g离心1分钟收集细菌沉淀,弃上清。再重复2次,每个1.5毫升离心管共收集4.5毫升过夜菌沉淀。
②每管加入250微升溶液I,重悬细菌沉淀。确保沉淀完全散开,无可见细菌团块。每管加入250微升溶液II,轻轻颠倒离心管4-6次,使细菌完全裂解,溶液透明。每管加入350微升溶液III,随即颠倒离心管4-6次混匀,可见白色絮状物产生。冰浴2分钟。
③最高速(13,000rpm左右)室温离心10分钟。将上一步骤离心后的上清吸入到质粒纯化柱内。最高速离心30-60秒,倒弃收集管内液体。
④在质粒纯化柱内加入750微升溶液IV,最高速离心30-60秒,洗去杂质,倒弃收集管内液体。再最高速离心1分钟,除去残留液体并使痕量乙醇完全挥发。
⑤将质粒纯化柱置于1.5毫升离心管上,加入50微升溶液V至管内柱面上,放置1分钟。最高速离心1分钟,所得液体即为高纯度质粒。
6
修饰型hTERT启动子设计与合成
如图2.1示,野生型hTERT(WThTERT)启动子序列取自GENE BANK中序列
号为AF098956所记载在hTERT起始子ATG上游序列(-10,-268bp)片段,修饰
hTERT(Mod1hTERT)启动子序列是在野生型hTERT启动子的3'端接入含有3个E-box重复序列(5'-CTCGAGGACGCACGTGGGCGCACGTGGGCGCACGTG-3')而形成,两种hTERT启动子片断用化学法进行合成,并亚克隆入质粒PUC57中,新得到质粒被命名为PUC-WThTERT和PUC-Mod1hTERT。
图 2.1 野生型hTERT启动子与修饰hTERT启动子结构示意图: -268至-10之间的序列为野生型hTERT启
动子序列;修饰型hTERT启动子由野生型hTERT启动子和一个含有3个E-box的插入序列连接而成;-9至
-1以及ATG不属于启动子的组成部分。
Fig.2.1 Sequence and construction of WThTERT promoter and Mod1hTERT promoter: the fragment from -268 to -10 is the sequence of WThTERT promoter; Insert containing the extra 3 of E-boxes; Mod1hTERT promoter sequence was composed by both WThTERT promoter sequence and insert. Fragments from -9 to -1 and ATG are out of the composition of Mod1hTERT promoter sequence
7 分子克隆:从质粒 pEGFP-N3 中通过PCR扩增EGFP编码基因
引物设计:
上游引物P1:5′-AGAACTAGTAGGCGTGTACGGTGGGA-3′
下游引物P2:5′-TACACGAGCCCTATCTCGGTCTATTCTT-3′ 按以下反应体系进行:
模板 (50 ng/pl) 1μL 上、下游引物各 (15pmol/ul) 1μL dNTP (25 mmol/L ) 2μL Taq DNA 聚合酶 (5U/ul) 0.5μL Taq 缓冲液 2.5μL 加无菌双蒸水 至25μL 在 PCR 扩增仪上扩增,反应条件如下:
预变性 96℃ 3min,变性94℃ 45s,退火52℃ 30s,延伸72℃ 120s,
共30循环。
目的DNA片段的回收实验步骤如步骤同上。
8 载体构建
pLenti6/V5-D-TOPO-EGFP:
1) 将上述PCR操作所得的EGFP片段与线性pLenti6/V5-D-TOPO载体(按
10:1分子数)共同转入感受态大肠杆菌stab3中,方法同上。
2) 回收质粒后进行双酶切鉴定,新得到的质粒命名为
pLenti6/V5-D-TOPO-EGFP。
plenti-WThTERT:
1) 将质粒puc57-Mod1hTERT及pLenti6/V5-D-TOPO-EGFP转入甲基化酶(dcm)
阴性的菌株ER2925(新基因公司)大肠杆菌中进行扩增并回收质粒. 2) 用限制性内切酶claI和BamHI对质粒puc57-Mod1hTERT及
pLenti6/V5-D-TOPO进行过夜消化.
3) 凝胶电泳分别回收claI和BamHI消化质粒pLenti6/V5-D-TOPO-EGFP(无启
动子)及Mod1hTERT启动子片段。
4) 用T4 DNA连接酶将Mod1hTERT启动子片段与pLenti6/V5-D-TOPO(无启动子)
片段(分子数20:1)进行连接反应,得到的质粒命名为:plenti-Mod1hTERT.
9 细胞培养
将293T细胞分别接种于内含10%胎牛血清(购于Hyclone)、100μg/ml链霉毒(购于Hyclone)、100μm/ml青霉毒(购于Hyclone)的DMEM培养基中(购于Hyclone)、于12孔细胞培养板中, 转入CO2培养箱中37℃进行培养,待细胞生长融合至40%~60%时,进行质粒转染。
10 脂质体介导细胞转染
①转染前细胞的处理:
转染前,选取形态好,活力强的培养细胞,细胞计数,用培养液调整细胞悬液的浓度至2×105/mL并接种于24孔培养板。然后置于37℃,5à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待其密度生长至80%-90%时,改用无血清和无抗生素培养基培养。
② 脂质体-质粒DNA 的准备:
在聚苯乙稀管中制备以下两液(为转染每一个孔细胞所用的量) :
A液:用不含血清培养基稀释1-10μg 的plenti-WThTERT-EGFP和plenti-ModhTERT –EGFP质粒DNA,终量100μl 。
B液:用不含血清培养基稀释2-50μg 阳离子脂质体,终量100μl 。 ③ 转染准备:
用2mL不含血清的培养液漂洗细胞两次,再加入1mL不含血清培养液。
④ 转染:
把A/B复合物缓缓加入培养液中,摇匀,37℃温箱置24小时,吸除无血清转染液,换入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
⑤ 转染48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
11EGFP表达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将plenti-WThTERT-EGFP和plenti-ModhTERT -EGFP质粒载体,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分别转染上述细胞(具体操作详见阳离子脂质体使用说明书).37℃、5% CO2中培养48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感染结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EGFP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调控(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