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共66题
1、国外对学前教育任务的提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20世纪中期到60年代的学前教育大多把儿童的( )作为主要任务。 A、保育B、智力教育C、社会性发展D、照管E、营养 答案:B,C
解析:本题是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学前教育任务的考查。20世纪中期至60年代,学前教育大多把儿童的智力教育和社会性发展作为主要的任务。
2、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 A、唯物主义 B、党的教育方针 C、教育制度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E、文化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3、( )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 A、幼儿教育 B、小学教育 C、中学教育 D、高中教育
E、大学教育 答案:A
解析: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
4、学前教育的有些内容、任务和方法并不是随着政治的改变而改变的,反映出学前教育具有( )。 A、绝对性 B、停滞性 C、长远性 D、相对独立性 E、持续性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学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考查。 5、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有( )。 A、安全保育 B、保教结合
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D、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E、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 答案:B,C,D,E
解析: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有:(1)保教结合原则;(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4)发挥儿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6、 幼儿园的( )双重任务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A、安全保育
B、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 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D、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E、保育和教育 答案:E
解析:本题是对幼儿园双重任务的考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一大特色。
7、“电视儿童”对学前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答案:正确
解析:答:正确。 电视机的普及,一方面丰富了学前儿童的生活,对于扩大学前儿童的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开发智力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电视机的普及也对学前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第二,使学前儿童过早成熟化。第三,会使学前儿童出现一些消极的模仿行为。第四,影响学前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因此,“电视儿童”在日后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与问题。 8、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答案:正确
解析:答:正确。 对幼儿实施保育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幼儿在体、
智、德、美诸方面实施有效影响的过程。保育和教育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统一的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9、幼儿园向小学阶段过渡只是顺其自然,不需要老师花太多精力。 答案:错误
解析:答:错误。 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很大,需要各方面的关注。
10、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答案:错误
解析:答:错误。 广义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
11、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必须覆盖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各个方面,否则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答案:正确
解析:答:正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就是要促成幼儿德、智、体、美的诸方面全面发展。
12、某个幼儿园制定的某个月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幼儿园的中期目标。 答案:错误
解析:答:错误。 幼儿园某个月的教学计划属于近期目标。 13、“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 )倾向提出来的。 A、幼儿教育多元化
B、幼儿教育制度化 C、幼儿教育小学化 D、幼儿教育特色化 答案:C
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教育,是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14、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 )。 A、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 B、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C、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 D、尊重并同意幼儿的主张、决定 答案:D
解析:尊重幼儿不是要听从幼儿的所有决定。
15、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答案:C
解析:幼儿园月、周计划属于近期目标。
16、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幼儿教育题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