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作者认为,浙东学术各派虽然源流不同,境遇不同,在现实中的表现也不同,但他们的卓异处是有各自的事可做。
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究其所以纷纶,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深化扩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在意,舒常切谏之。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澄虽不能从,然重其忠亮。荆土士人宗庾廞尝因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廞。舒厉色谓左右曰:“使君过醉,汝辈何敢妄动!”澄恚曰:“别驾狂邪,诳言我.醉!”因遣掐其鼻,灸其眉头,舒跪而受之。澄意少释,而廞遂得免。 .
澄之奔败也,欲将舒东下,舒曰:“舒为万里纪纲,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乃留屯沌口,采稆湖泽以自给。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
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
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
王敦召为参军,转从事中郎。敦谋为逆,舒谏不从,使守武昌。高官督护缪坦尝请武昌城西地为营,太守乐凯言于敦曰:“百姓久买此地,种菜自赡,不宜夺之。”敦大怒曰:“王.处仲不来江湖,当有武昌地不,而人云是我地邪!”凯惧,不敢言。舒曰:“公听舒一言。”敦曰:“平子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头,旧疢复发邪!”舒曰:“古之狂也直。昔尧立诽谤.之木,舜置敢谏之鼓,然后事无枉纵。公为胜尧、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何与古人.相远!”敦曰:“卿欲何言?”舒曰:“缪坦可谓小人,疑误视听,夺人私地,以强陵弱。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敦即使还地。众咸壮之。敦重舒公亮,给赐转丰,数诣其家,表为梁州刺史。
②
③
①
(选自《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有删节)
注:①处仲:王敦的字。②平子:王澄的字。③疢(chèn):病。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重其忠亮 重:敬重 .B.事觉,来谢 谢:感谢 .C.种菜自赡 赡:供养 .D.以强陵弱 陵:欺侮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宗庾廞尝因酒忤澄 因遣掐其鼻 ..B.汝辈何敢妄动 卿欲何言 ..C.乃留屯沌口 乃逆折舒 ..D.古之狂也直 舜置敢谏之鼓 ..
1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 B.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 C.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 D.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舒年幼时拜师求学,学习的时间不长,但粗略懂得了为人治学的要旨;乡里人和宗族人都认为他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B.郭舒认为,自己作为州郡官员不能匡正乱世,导致使君王澄失败而逃,于是以不忍渡江为由,谢绝了王澄带自己东下的要求。
C.郭舒在王澄的手下曾先后担任领军校尉、别驾、顺阳太守;后来又受到王敦的征召,历任参军、从事中郎及武昌太守等职。
D.王敦的手下强占了武昌百姓的菜地,引起百姓的不满,后来王敦让手下退还了土地,人们知道原委后,都称赞郭舒为人豪壮。
14.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郭舒“忠亮”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解析:B项,大雅:才德高尚的人。
答案:B
2.解析:A项,“为”,①动词,写作;②动词,是。B项,“于”,①介词,表对象;②介词,表比较。C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D项,“以”,①介词,因为;②介词,用。
答案:C
3.解析:A项,“行事”,文中指具体的历史事件。B项,“干戈”,文中是动词,动干戈。C项,“源流”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是“源头流派”的意思。D项,“学者”,文中指求学的人。
答案:C
4.解析:D项,《明学儒案》是黄宗羲的著作。
答案:D
5.解析:C项,本:发源、来源。
答案:C
6.解析:A项,“虽”,都是连词,虽然。B项,“且”,①副词,尚且;②副词,暂时。C项,“诸”,①兼词,之于;②各位。D项,“则”,①副词,才;②判断词,是。
答案:A
7.解析:第②句是从侧面说明“空言”被讥,第⑤句说明“朱陆”徒争“空言”。排除这两项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C
8.解析:D项,根据文意应为:浙东学术,虽然源流是一样的,但因为他们的境遇不同,在现实中的表现也不同。
答案:D
9.解析:在所要翻译的两句话中,都是判断句。第(1)句要注意“贵”“即”的意义和用法,第(2)句要注意“究”“纷纶”“腾空言”的意义和用法。
答案:(1)后人看重经术,认为它就是三代的历史了。
(2)推究他们争论的缘故,是因为他们只是沸沸扬扬地争论空话而不切合世事罢了。 10.解析:B项,谢:谢罪。
答案:B
11.解析:D项,助词,的。A项,介词,因为/副词,于是。B项,副词,怎么/代词,什么。C项,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答案:D 12.B
13.解析:C项,郭舒并不是在王澄的手下担任领军校尉;从后文看,郭舒也没有担任武昌太守,当时的武昌太守是乐凯。
答案:C
14.(1)①(郭舒)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②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
(2)①郭舒直言劝告王澄不要终日饮酒,而要以政务为重。(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在意,
舒常切谏之。)
②郭舒在天下大乱时劝王澄要修养德行,树立威望,保全州境。(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
③郭舒制止王澄手下棒打士人宗庾廞,甘受王澄的责罚。(舒厉色谓左右曰:“使君过醉,汝辈何敢妄动!”“澄遣掐其鼻,灸其眉头,舒跪而受之”。)
④郭舒说服王敦让手下退还了强夺菜农的土地。(“公为胜尧、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何与古人相远!”“缪坦可谓小人??舒等不敢不言”。)
参考译文:
郭舒,字稚行。他年幼的时候请求母亲让他拜师求学,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乡里人、宗族人都称他会是后起之秀,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王澄听说了郭舒的声名,征召他担任别驾。王澄整天痛饮,不把政务放在心上。郭舒经常直言劝谏他。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郭舒又劝王澄修养德行,树立威望,保全州境。王澄虽然没有听从郭舒的劝告,但是敬重他的忠诚坚贞。荆州当地的读书人宗庾廞曾经因为饮酒得罪了王澄,王澄发怒,命令手下人棒打宗庾廞。郭舒神色严厉地对王澄的手下说:“使君喝得太多了,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胡乱行动!”王澄发怒说:“别驾发狂了吗?诓骗说我醉了!”于是让人掐他的鼻子,烫他的眉头,郭舒跪着承受。王澄的怒气稍稍缓解,而宗庾廞也就免于处罚。
王澄失败奔逃的时候,想带郭舒渡江向东撤退,郭舒说:“我作为州郡官员,不能匡正乱世,却令使君奔逃,我不忍心渡江。”于是留守在沌口,在湖泽里采集野生的稻子养活自己。乡下人偷吃了郭舒的牛,事情被发觉,偷牛的人来谢罪。郭舒说:“你饿了,所以才吃我的牛,剩下的肉可以与我一起吃。”世人因此佩服他宽宏的度量。
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到这时候,王澄又调郭舒担任顺阳太守,杜曾暗中派兵袭击郭舒,郭舒逃走免于灾难。
王敦征召郭舒担任参军,又转任从事中郎。王敦谋划造反,郭舒劝谏他,王敦没有听从,就派郭舒驻守武昌。高官督护缪坦曾请求把武昌城西的土地设为营地,太守乐凯对王敦说:“老百姓很久以前就买了这块地,种菜供养自己,不应该夺走他们的土地。”王敦大
怒说:“我王处仲不来湖北,会有武昌这个地方吗?人们说这就是我的土地!”乐凯畏惧,不敢说话。郭舒说:“请您听我一句话。”王敦说:“王澄因为你得了狂病,所以掐你的鼻子,烫你的眉头,你旧病复发了吧!”郭舒说:“古代的狂就是正直。从前尧立下让人进谏的木牌,舜设置让人进谏的鼓,这以后就不会有冤枉无辜和放纵有罪的事情了。您能超过尧舜吗?竟然阻止我,不让我说话,您怎么跟古人相差那么远!”王敦说:“你想说什么?”郭舒说:“缪坦可以说是个小人,迷惑贻误视听,夺走别人的私地,以强欺弱。晏子说:‘国君说可行,臣子说不行,这样才能成就国君的可行,因此我等不敢不说。’”王敦就让缪坦归还了土地。人们都称赞郭舒为人豪壮。王敦敬重郭舒公正诚信,赐予变得丰厚,多次到郭舒家拜访,上表推荐郭舒担任梁州刺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题第九单元 经世(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