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贵州教师资格证面试历史教案之陆王心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贵州教师考试资讯、真题请点击贵州教师考试网

2016贵州教师资格证面试历史教案之陆王心学

亲爱的各位老师们,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中公教师特此整理了2016贵州教师资格证面试历史教案之陆王心学,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史料研习,阅读教材学习陆王心学的主张,培养史料分析及历史信息获取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理学的历史影响,提高历史问题思考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理学的影响。 难点:对“致良知”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法;2.合作探究法;3.史料研习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阳明治学,初效朱熹格物致知之说。曾与友同静坐格竹,以期致知。友三日而惫。阳明持至七日,豁然顿悟,遂反其道而行之。那究竟王阳明是如何反其道而行之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板书:陆王心学)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陆九渊的心学

教师课件出示如下表格,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与宋明理学代表人物不同的观点主张。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陆九渊的世界观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心即理也”,“心”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并提出了“发明本心”的方法。

(二)王阳明的心学

贵州教师考试网提供贵州教师招聘考试和贵州教师资格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贵州教师考试资讯、真题请点击贵州教师考试网

(1)教师课件展示王阳明画像,简单介绍王阳明生平,并讲授: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2)课件展示如下两则小故事,加深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解: 故事一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继承陆九渊的观点,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故事二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人天生具有良知,要“致良知”。

(三)理学的影响

(1)师生共同归纳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回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教师课件展示如下名言:

①鲁迅的名言:吃人。(《狂人日记》)

②戴震:“人死于法犹有可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③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

⑥张载:“为天地立心,为声名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要求学生感受如上名言,并结合教材进行小组讨讨论:理学的影响如何?教师引导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评价理学。

(3)学生讨论之后自由发言,教师最终总结:

①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清代学者戴震所抨击的,“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②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贵州教师考试网提供贵州教师招聘考试和贵州教师资格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贵州教师考试资讯、真题请点击贵州教师考试网

总结过程宗教师提示认识历史现象要采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任何只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环节三:小结作业

自主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六、板书设计 陆王心学 一、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发明本心 二、王阳明 ③致良知 三、对理学的评价 积极、消极

更多信息请访问:教师资格面试资料|贵州教师资格考试网|贵州教师招聘网

贵州教师考试网提供贵州教师招聘考试和贵州教师资格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贵州教师资格证面试历史教案之陆王心学在线全文阅读。

2016贵州教师资格证面试历史教案之陆王心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82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