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 (4) 。 (5) 。
(6) ; 。 。 (7) , 。 2、口语交际(5分)
(1) 、 、 。
(2)或许青春的 ,但我们 。 3、名著阅读(2+3=5)
(1) ( )
(2)故事情节概括(4分)(任选一题作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探究(3+3+2+2=10分)
(1)甲 乙 丙 (2)团队名: 理由: (3) (4)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7、(1) (2)
8、 (二)9、 10、 11、 12、 13、
(三)14、
11
15、文章第②段“头疼”的意思是 ,李想让作者头疼的事情是指 , , 。 16、 17、 , , 。
三、作文(70分)
2014年初三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1、按要求填空。(10分)略 2、口语交际(5分)
(1)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四(3分)
(2)示例: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是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自己的理想彼岸。(2分)
3、(1)孙权用陆逊替换吕蒙做统帅来麻痹关羽;关羽轻视年少的陆逊,撤荆州大半兵马攻取樊城,被对手从后偷袭攻取了荆州,只得被迫败走麦城。
(2)刘备称帝后伐吴被击败,退守到白帝城,临终时将儿子刘禅(或“刘阿斗”)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尽力辅佐。
4、综合探究(8分)(8分)
(1)(3分)甲:崇高的信仰 乙:社会善的象征 丙:对本职
12
工作的热爱和成就
(2)(3分)团队名1分,理由2分。
示例:团队名:新芽(1分) 理由:“新芽”代表新生,指我们的团队刚刚成立;(1分)“新芽”还代表希望,又指我们对他人的帮助将会使他们看到希望。(1分)
(3)(2分)兰州媒体开辟“凡人善举,和你一起”专栏,宣传好人好事,引起强烈共鸣。
(4)略(2分)
二、5 、D (考点:实词解析:足够)
6、BD (考点:虚词解析:A.且第一个 连词并且 况且 第二个 <副>将要;将近。B、因此C.第一个“ 因为 ” 第二个介词 “在”D. “用来”)
7、(1)这个孩子聪明非凡,今后一定能大大超过其他人,我不能做他的老师。
(2)(李德辉)于是谢绝与他交好过的少年们的来往,向年长的先生们求学,来完成他的学业。
8、许衡与李德辉两人的家庭都很贫困,但他们都喜欢读书且胸有大志。许衡抄书而读,又善于思考提问,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科举及第;李德辉抄录书籍,读诵不息,又谢绝与朋友的交往,专心求教 ,立志于做一个为国效力、造福于民、孝顺父母且有修养的人。
9、“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或:每一个人不论何时何时地都要读书)。 10、①引出论题或论点;②作(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结构上领
13
起下文。
11、示例一:首先提出读书要抓住眼前的观点,,然后从道理和事实两个方面证明观点。
示例二:首先从提出读书要抓住眼前的观点,接着从道理上论证;
引用古人的话“马上、枕上、厕上”证明观点,最后举例论证:用谢晋勤奋读书的例子证明观点,最后举阿根廷出版“会生气”的书(或“不能等的书”)的例子证明观点。
12、运用了道理论证(或“引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对如饥似渴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或“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的观点)。
13、示例:这两个词语强调了伦敦人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读书的热情像
往常一样高,有力地证明了读书不必等到环境宽松时的观点(或:有力地证明了“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的观点)。
14、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昂着头(或者是“倔”),不让眼泪落下来;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不哭;父母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爱),终于掉下眼泪
15、“头疼”:烦恼、苦恼;头疼的事情:上课不认真听课(或上课走神);和别人打架;性情冷漠,不愿意和老师交流沟通。
16、描写方法:神态描写或动作描写;心理:冷漠、倔强,对人不信任。 17、“父母关爱”(或“关爱”,或“母爱”);“忧郁和漠然”(“漠然”给分,单写“忧郁”不给分);“活泼”(或“快乐”、“阳光”、“开朗”);
14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或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
(译文):(一)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 家境贫穷,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年初三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