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阐明滑体物质组成与结构,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诱发因素及其危害,进一步确定滑体及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验算滑坡稳定性与滑坡推力,对治理工程措施、结构型式、埋置深度、布置及工程施工等提出地质建议。
4.4.2 附图
滑坡防治区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500。
滑坡纵、横地质剖面图(含抗滑工程轴线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1:500,比例视情况和需要可作调整。
有代表性的钻孔柱状图或坑槽探展示图:比例尺1:50~1:1 00。
10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
(以三峡水库滑坡为例)
0 前 言
0.1 任务由来
0.2 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危及人口、单位、建筑物、设施等) 0.3 勘察目的、任务
0.4 勘察工作评述(勘察依据、勘察时间、勘察范围、勘察工作量、勘察质量等)
1 勘察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1.1 自然条件
(包括勘察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理坐标、交通状况、气象与水文、区域经济状况等)。 1.2 地质环境
1.2.1 区域地质条件概述
(1)地形地貌与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2)地层岩性 (3)水文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2)气象与水
(3)地层岩性与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4)地质构造 (5)水文地质条件
(调查分析地表水系和水质状况,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及补给途径,岩层地下水分布及渗透特性,地下水渗透条件)。
(6)三峡工程库水位的运行调度
11
1.2.2 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
(7)人类工程活动 (8)其他
2 地质灾害体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2.1 滑坡(包括不稳定斜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2.1.1 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
(调查分析滑坡体的类型、边界范围及分布高程、面积、体积及其平面、空间形态,论述滑坡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并分析其变形破坏特性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2.1.2 滑体特征
(分析滑体的成因类型、物质成分及结构、形态参数、岩土力学特性和指标、厚度及分区,地下水活动状态及岩土渗透特性。) 2.1.3 滑床特征
(滑床基岩岩性及结构,岩石力学和渗透性指标、地质构造、基岩等高线、风化程度及分区情况。) 2.1.4 滑动带特征
(滑动带的物理组成、力学特性与结构、微结构特征,分布形态,埋深、厚度及分段。)
2.1.5 滑坡变形破坏发育史 2.1.6 滑坡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非地质致灾因素如:降雨、地震、冲蚀、人类工程活动等的强度、周期以及它们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2.1.7 试验成果分析
(论述室外、室内进行试验的条件、相关参数和方法,对试验成果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反演分析的结果对比验证。) 2.1.8 滑坡推力计算及稳定性评价
(论述推力计算的典型剖面选定原则、边界条件、计算参数、计算工况、计算方法和公式,进行计算结果的评述和稳定性评价。) 2.2 崩塌(危岩)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2.2.1 范围及规模
12
2.2.2 破坏方式及主要影响因素 2.2.3 稳定性评价 2.3 塌岸特征及预测
2.3.1 库岸现状(河床、河岸地形地貌等)
2.3.2 塌岸区的岩土工程地质特性(物质成分,水理性、抗震性) 2.3.3 影响库岸稳定因素
2.3.4 塌岸破坏方式预测(预测方法不少于两种) 2.3.5 预测塌岸影响范围及规模
3 地质灾害体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3.1 发展变化趋势 3.2 危害性预测
4 地质灾害体防治方案建议
4.1 防治目标原则
4.2 防治工程设计参数建议 4.3 防治工程方案建议
5 环境影响评价
6 地质灾害防治效益评估(经济、社会、环境、减灾效益分析与评价)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存在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附图及附件
(1)工程地质平面图册(1:500~1:2 000) (2)工程地质剖面图册(1:200~1:500) (3)钻孔柱状图册(1:200)
13
(4)井、槽、硐探成果及崩塌危岩体素描(1:50)图册
(5)试验成果报告册(岩、土、水室内试验成果和野外试验成果) (6)计算剖面册
(7)专门数值分析报告(必须附计算程序) (8)物探成果报告 (9)照片集册
(10)成果报告数字化软盘(或光盘)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北]水库滑坡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