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十二月检测
语文试题 2016.12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⑴希望越来越多的建筑能像这所希望小学一样,多一些“民心工程”、“民安工程”,多一些有良心的承建商,让百姓多一些心安,让国家多一些________的建筑。
⑵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一次一次地示范朗读,一个一个地_______发音,直到所有的同学全部掌握了为止。
⑶“中国式放生”已经将人们误导进入一个形式的过程,这种乱象已经越演越烈了,基本上可以说,放生行为与放生者所谋求的善是________。
A.坚如磐石 矫正 截然不同 B.固若金汤 校正 截然不同 C.固若金汤 矫正 南辕北辙 D.坚如磐石 校正 南辕北辙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一致决议,授权“有能力的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打击恐怖主义行为。
B. 严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并不意味着人口往大城市转移的趋势会改变。在放开户籍限制后,虽然中小城市落户十分容易,但人们还是向往大城市。
C.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记录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暖男”、“萌萌哒”、过去的“功夫”,它们都有相似的特征,带着一点猎奇,还有一点揶揄。
D.闫肃曾担任歌剧《江姐》的编剧,并为主题曲《红梅赞》作词,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千家万户。 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没有歧义的一项是(3分) ....A. 身体瘦弱的李教授的祖父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 B.李会计未听从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 C.张教授的书我们中文系的学生都认真拜读过。 D.几位老师看到今年刚毕业的学生回来都很高兴。 4.对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
A.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B.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下列为中国传统节日所编写的对联,对应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②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③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④高天冬去苏万物,大地春回放百花。 A.①七夕节②重阳节③寒食节④春节 B. ①重阳节②清明节③寒食节④元宵节 C.①重阳节②清明节③端午节④春节 D.①中秋节②重阳节③端午节④元宵节 6.日前,《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出新规,拾金不昧者可获得相当于失物价值10%的金钱奖励。此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下面是四位网友的留言,表意最准确、....鲜明、生动的一项是(3分) .....
A.拾金不昧,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从失主的角度看,东西失而复得,对归还者给予一定钱物表示感谢,似乎是人之常情。
B.拾金不昧有偿,是否与传统美德相悖?是否就标志着道德的沦丧?是否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一种获利手段?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C.拾金不昧有奖与拾金不昧,二者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更加务实开放的伙伴关系。拾金不昧有奖更接地气,贴人心,我支持!
D.对于拾金不昧,有奖才是王道,神马都是浮云。子曾经曰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对这一举措,我举双手赞成。
7.下列四句诗依次填入选文恰当的位置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A. ②④③①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④②①③ 8.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春天悄悄来临,独立小桥,看十五明月高悬,河畔青草,堤上嫩柳,随着暖风拂袖,心中顿生丝丝惬意。 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在现实中早已找不到丝毫痕迹。 C.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柳浪闻莺”,我们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情景。
D.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让人仰慕、追思,但毕竟“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毛颖传
韩 愈
①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视,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
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唐宋八大家散文》
【注】①毛颖是毛笔。明视是兔子。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拔其豪 豪:同“毫”,毫毛 .B. 与上益狎 狎:亲近 .C. 以衡石自程 程:限定 .D. 见绝于孔子 绝:绝交 .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毛氏家族被围捕,毛颖被带回章台献给皇帝,逐渐得到皇帝的恩宠并管理事务。
B.毛颖和绛县人陈玄、弘农县的陶泓和会稽县褚先生友好相善,互相推崇备至,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基本偕同一致。
C.文章以毛颖功勋卓著却“赏不酬劳,以老见疏”,讽刺了统治者的薄义寡恩,为历史上有类似遭遇的人鸣不平。 D.《毛颖传》寓庄于谐,“以发其郁积”,巧用事典,双关隐喻,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读来使人兴趣盎然。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4分)
(2)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贺 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1)分析前三句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2)赏析下阕最后两句的妙处。(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氓》)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不受,____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3)悉以咨之,然后施行,______________,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6)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____________,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7)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_____________,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9)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6题。
麦 收
孙 犁
1939年,冀中解放区小麦黄梢的时候。
二梅在街上来回地吹着笛子。青年妇女们一个一个从自家大门里走出来。她们站在那新刷写上晋察冀边区“双十纲领”的高房下面的大槐树树阴里。她们简直是挤在一块儿,手里
的铲镐碰得叮当乱响,还夹着清脆的说笑声。队伍站得整整齐齐,风吹动树枝筛下的阳光,在她们的头上、衣服上游动,染成各色各样的花。二梅站在队前问:“你们拿着家伙干什么呀?”“挖沟!”大家一齐大声地回答。
“对了。驻在咱村的队伍,今天下午去打击敌人,这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麦子。我们也不能落后,我们把接村路挖通!”二梅用高粱秆分好段,用铁铲划上印,说:“来吧,两个人挖一段,一把铁铲一把镐。”
队上的指导员从一块麦地里走出来,后面跟着个背大枪的矮个子通讯员。在村里住长了,他认识二梅。他说:“部长领导得好,真积极!”二梅也直起身子笑着说:“指导员,我们弄好了路,你们抓不住鬼子,叫他们冲过来,我们可批评你!”指导员说:“好,好,好。你听枪响吧!”指导员穿进另一块麦地,他的衣服和麦子一个颜色,麦穗打到他腰里。那个通讯员却淹没在麦地里了,只有那黑黝黝的枪口露在外头。不久,这枪口也消失不见了,一只布谷鸟像是受了惊,慌慌张张地从东边飞过来,一声连着一声叫着:“莫黄莫割——莫黄莫割!”
“嘎勾——”东边响了一声枪。妇女们拖着铁镐和铲从道沟里跳上来,向东边张望。枪声响得越来越密,越来越急,也越来越近了。二梅的脸有些青白。东边卷起了一团烟,罩住了金黄的麦子。机枪声、炮声,好像压低了那里的麦子。炮弹炸碎我们的土地,土地飞到半天空,那里面有多少炸碎了的金黄的麦穗!二梅知道这是敌人的炮,在那里作战的同志们是不是受了伤呢?她喊道:“我们不要在这里傻站着了,快回家抬担架,预备鸡蛋和水!”
当她们抬了几副担架回来,枪声停了,那一团烟也远了。但是枪声很响很急,二梅知道这是我们的军队追赶敌人了。她们很快向那里跑去。我们的军队把敌人赶回窝里,才停下来。二梅她们抬回受伤的指导员和他那矮矮的通讯员。这两个同志去夺敌人的重机枪,受了伤。她们把夺来的重机枪也放在一副担架上,还空着一副担架。她们回来,路过二梅家的地边,爷爷正靠在一个捆了牛腰粗的大麦个上等候,他担心他的孩子,眼望着东边的路。二梅说笑着回来了,看见爷爷,她说:“把麦个放在担架上,我们给你抬回去!”老头子听了孙女儿的话,真的把麦个放在担架上,飞快地往村里去了。
第一副担架上是指导员,第二副担架上是通讯员,第三副担架上是重机枪,第四副担架上是麦子。老头子跟在后面,打着火抽着烟。太阳已经有一半落到远远的西山里去了,在它上面是一团团千变万化的云彩——那在老人眼里,是一只虎,一只豹,一匹飞马,一只老鹰。
晚上,奶奶又把饭放在那里,小桌上却有了白面饼。爷爷回来,二梅回来。奶奶说:“你今儿个更有功了,奶奶给你烙了白面饼,快点吃!”二梅说:“有功的是人家队伍上的人,有功的是指导员和通讯员,人家夺了敌人一挺重机枪,受了伤,先慰劳他们吧!”二梅带了自家的饼还有别人家的鸡蛋到指导员那里去,指导员和通讯员的伤口全包扎好了,躺在院当中月亮地里的软床上。
田野里是收割麦子和打场的声音,风吹来薄薄的小麦的香味。二梅和她的两个小组长站在受伤人的床前,念着妇救会的慰问信。二梅又念了她自己的慰问信。她念着,她述说自己原是这样一个孩子,从小没了娘,在野地里,春天挑野菜,秋天拾庄稼,冬天割柴草,风吹着,雨打着,长到十五岁。八路军来了,是正好的年岁,赶上了正好的年岁。这样她就不再走奶奶的路,娘的路。一条完全崭新的路,在她眼前打开了。她的声音是那么庄严、热情和诚恳,感动得受了伤的人硬支起身来,严肃地听着。
(选自《孙犁作品精编》,有删改)
14.请说明第四节“布谷鸟”这个细节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15.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6.试探究小说标题“麦收”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诗 化
赵汀阳
①“诗化”思想与人文思想有什么微妙区别呢?从风格上说,“诗化”思想的理论性不强,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理论性,它讲究一种独特的、敏锐地、活生生的眼光。理论眼光是灰色
的,诗的眼光是绿色的,诗虽然不讲道理,却天然具有一种哲学眼光,这种朴素的哲学眼光..
在我们今天这个“充分发达”的时代已经被遗忘得差不多了。
②人类用语言在思考。维特根斯坦曾说,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们思想的界限。反过来可以说,语言有很大的天地就给了我们思想多大的天地。我们的语言有着许多可能性,也就有着许多个天地。诗意的语言正是其中最自由的一层天地,它最符合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自己在说话”这一境界。本来我们依靠语言在思想,可是经常又拿一些思想框框反过来去奴役语言,使语言沦落为繁琐浮华的思想化妆品。这样,语言就无法说自己想说的话。
③假如你失去自由,你的所做作为全由别人做主,你会有什么感觉?你肯定连一件漂亮事情也干不出来。现代社会正在努力地暗中剥夺生活、思想和语言的自由,表面上看,现代社会给人很多选择,例如数不清的广告忠告你买这些东西或者买那些东西,好像是由你选择,其实你不管买哪一种都无非是乖乖听了话。思想也就是现成的想法,语言也是现成的话。现代人说话就像嚼别人吐出来的口香糖一样说别人的话。这样就很难有诗化的思想了。海德格尔说,语言本是我们的家园,但人们却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④诗化的思想不属于什么文化传统,它永远要求以崭新的、活生生的眼光去看事务,它自己就是“本源”。诗化思想要求看到的东西既是真理同时又是价值,这一点从根本上使它既区别于科学又区别于人文理论。诗化思想标志着从头开始的新思想。
⑤也许还需要说一句,免得误会。诗化思想不一定要求语言像诗一样说出来。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的思想中有好些诗化思想,而就语言风格来说,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语言很难说是“诗一般的”。海德格尔的语言甚至不优美,但这没关系。 (节选自《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第10—11页) 17.请概括第二段的论证思路。(6分)
18.结合全文理解理解第三段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19.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的作用。(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有光明的地方必然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必然有光明。 ——村上春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