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选修3全套教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1

在学生充分复习、认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教学设问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相关问题:

1.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 离休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果不进行脱分化处理,能否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 3. 决定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4.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 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共同归纳、总结。(见图)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方面: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和杀虫剂。小结: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当已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脱离母体后(即脱分化)物质、激素等外界条件作用下,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一种相对没有分化的细胞团)在植物激素等诱导下发生再分化,才能表达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问题情境:

1.在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和杀虫剂时进行的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吗?(前者为植物细胞培养,即培养到愈伤组织即可;后者需诱导产生完整的植物体。2.20世纪60年代,有的科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让番茄和马铃薯杂交,培育出一种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的植物。如果要实现这一设想,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要想让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在一起,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什么?(2)有没有一种温和的去细胞壁的方法?(3)如果两个来源不同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形成了杂种细胞,种处理?

(4)如何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三.植物体细胞杂交:

1.概念:用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

体的方法。

2.杂交的时间:植物细胞杂交是从细胞融合开始,到培育成的新植物体结束。3.过程: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融合: 过程 杂种细胞的筛选和培养:杂种植株的再生与鉴定:

,在一定的营养 ,再

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膜融合 :高钙、核融合 :杂种细胞第一次有丝分裂时融合 物理方法 :离心、振动、电刺

化学方法 激

:聚乙二醇( 机械法、生理法、遗传法 由愈伤组织再培养出杂种植株的过程。 下一步该对此细胞做何

纤维素酶

果胶酶 PH诱导膜融合 PEG)

)高方法: 12

4.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扩大杂交亲本范围,培养新品种。 课堂小结:细胞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而植物组织培养又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

技术环节之一。

智能训练:课本的《思考与探究》 课后记:

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使学生了解了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进展情况和前景,也巩固了旧知识,掌握了新知。本节课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增大的提高。

学习探讨:印发课堂阅读资料。1.通过查阅资料,请你再列举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另外一些应用。2.请查阅植物人工种子制备技术的详细过程,设计出制备技术的主要流程图。诱导植物愈伤组织→体细胞胚的诱导→体细胞胚的成熟→体细胞胚的机械化包裹→贮藏或种植

3.请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出一种植物花药组织培养和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流程。花药

花粉细胞培养

正常植株

4.人们利用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来进行工厂化育苗生产,5.人工种子之所以神奇,是由于它具有天然种子不可比拟的特点,想一想它们具有哪些优

点?

6.人工种皮是保证包裹在其中的胚状体顺利生长成小植株的关键部分,请探讨人工种皮中

应该具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入哪些物质?

7.高效抗癌的药物紫杉醇,虽然能造福人类,但却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一场灭顶之灾。以

“我们能否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紫杉醇,从而拯救红豆杉”呢?四、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1、开辟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 植物微型繁殖;(2) 培养无毒植株;(3) 制作人工种子。2、改良作物:

(1) 单倍体育种: (2) 突变体的利用。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生产人参皂甙干粉、生产红杉醇等。课堂小结:略 随堂练习:见资料 课后记:略 [知识拓展]

1.什么是细胞全能性?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愈伤组织

单倍体植株

[第二课时

分化出小植物

这是利用了该项技术的哪些特点?我们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

13

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比较权威的定义是1984年国际组织培养协会做出的:“细胞全能性为细胞的某种特征,有这种能力的细胞保留形成有机体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这个定义比一般所说的概念“一个细胞中包含着这种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基因),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更基本和全面。它不但包含了培养细胞再生成植株的情况(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并以一定形式构建成植物),同时也包含了培养细胞生产次生代谢物的情况(不分化或只分化成某种类型细胞,但仍留着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能力)。前者成为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植物需要进行植株再生的理论基础,后者成为像微生物发酵一样培养细胞,生产人们所需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理论基础,如通过红豆杉的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技术和理论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技术手段的发明会促进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又会指导技术的实践活动。植物组织培养也是如此。

早在1902年,哈伯兰特(Haberlandt)提出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地分割,直至单个细胞的观点,预言植物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设想,并且用植物细胞组织进行了培养实验。他虽然未能获得再生植株,却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开创者。1902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实验》,论文中提出的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从哈伯兰特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到1958年斯图尔德(F.C.Steward)等人第一次用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证实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用了整整56年。56年中许多科学家做的事情归纳起来都是在探索哈伯兰特提出的“植物细胞在适宜条件下,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中的适宜条件。

20世纪60年代以后,植物组织培养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并逐步走向生产应用,如快繁脱毒、单倍体育种、种质资源保存、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等,也为人工种子、细胞融合、转基因植物等奠定了基础。

3.怎样制备胡萝卜培养基(供参考)? (1)诱导胡萝卜愈伤组织

在MS培养基[注]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5 mg/L的6-BA和质量分数为0.5 mg/L的NAA

(2)诱导胡萝卜丛芽

在MS培养基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mg/L的KT和质量分数为0.2mg/L的NAA (3)诱导胡萝卜生根:在1/2MS培养基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 mg/L的NAA [注]: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见《选修1附录3中八》。 4.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是如何形成及再分化的?

植物组织培养中使用的外植体一般是高度分化了的细胞,在植物体中是不会 再分裂繁殖的,只是执行某种功能直至死亡。这些细胞在培养基上培养时会由原来的分化状态,变成分生状态的细胞,分裂产生愈伤组织,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过程。这种转变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都会产生一系列变化。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化细胞的脱分化需要两个条件,即创伤和外源激素。

目前人们对于脱分化过程的本质还不清楚。分化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是处于一

种相对静止状态的细胞(G0期细胞),脱分化是要打破这种状态,使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中的G1期,并沿着G1期→S期→G2期→M期的循环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现在发现细胞周期受基因调控,一种称为编码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cycilin dependent kinase)的基因和一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可能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第一次分裂启动有关。那么,什么因素诱导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的作用,培养实践证明与外源激素有关。至于激素如何诱导

14

以及诱导作用的过程目前仍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分化细胞脱分化后细胞结构有两点明显的变化:一是在细胞内出现液泡蛋白;二是叶绿体转变成原质体。

当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细胞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分裂,细胞群体变成不是一

种细胞类型的均一群,又会产生分化,形成分生细胞或分生细胞团,由此再生成植株有两条途径:一是形成体细胞胚(功能类似于受精过程产生的胚),通过体细胞胚形成再生植株。二是走器官发生的途径再生植株,分生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重建芽的分生组织,分化出芽后再生根,成为完整的植株。

5.为什么要在避光条件下培养愈伤组织?

对于植物组织培养来说,光照条件非常重要,包括光照强度、时间和波长。 但在愈伤组织的诱导阶段往往要暗培养,而在分化再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光照。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的暗培养有利于细胞的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如果在光照条件下容易分化产生维管等组织,不利于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 6.什么是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的具有正

常发育能力的材料,外面包被着特定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发芽成苗的植物幼体。人工种子的概念中包含的“具有正常发育能力的材料”通常是指胚状体(目前国外有使用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的),它可以由三种途径产生:

(1)由已脱分化的外植体直接产生; (2)由愈伤组织产生; (3)由悬浮细胞培养产生。

对胚状体的基本要求是:①播种后能快速出苗;②根和芽几乎同时生长,不 产生愈伤组织;③同步化程度高;④活力强;⑤形成的幼苗的形态与生长要正常。

“外面包被着特定的物质”是指人工种皮,制作人工种皮的材料有海藻酸

钠、明胶、树脂、琼脂糖、淀粉等。对人工种皮的要求是:能保持胚状体的活力,有利于贮藏运输和萌发。选取的材料要有韧性,耐压,对胚状体无毒害,含有胚状体发芽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或植物激素,还应含有杀菌剂,以防播种后微生物的侵害。

人工种子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现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产生胚状体

能力弱,难以形成同步化的有强活力的胚状体;成本较高;运输贮藏以及机械化播种问题也未解决。因此,现在很少有人以生产为目的进行人工种子的研制。 7.植物微型繁殖技术高效快速的实例有哪些?

植物脱毒(virus-free)和离体快繁(in vitro propagation)是目前植物

组织培养应用最多、最有效的方面。生产上许多无性繁殖作物均受到病毒的侵染,从而导致品种的严重退化、减产和降低品质。利用植物分生组织进行培养可以使新长成的植株脱去病毒。利用这种方法生产无病毒苗的农作物有马铃薯、甘薯、大蒜、草莓、苹果、香蕉等,并已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离体快繁技术可以使一些植物的扩增速度比常规方法快数万倍乃至百万倍,而且产生的幼苗遗传背景均一,重复性好,不受季节和地区限制。目前世界上已建成很多年产百万苗木的组培工厂,成为一种新兴产业。离体快繁技术在观赏植物、园艺植物、经济林木和无性繁殖作物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8.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是怎样的?

体细胞杂交是克服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性、打破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扩大

遗传重组范围的一种手段。操作过程包括: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杂种细胞筛选、杂种细胞培养、杂种植株再生以及杂种植株鉴定等步骤。

原生质体制备是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植物细胞壁分解掉,只

15

留下细胞膜(质膜)包裹着细胞内含物。原生质体融合是指两个原生质体的质膜 重新组合排列形成一个质膜,其中含有两个细胞核。在细胞工程中一般是诱导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中所含有的两个细胞核是来自不同的物种,称之为异核体(heterokaryon)。诱导融合的手段有化学诱导和物理诱导。在诱导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产生核融合,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杂种细胞的筛选方法有:①细胞系互补的选择方法,包括叶绿素缺失互补、营养缺陷互补和抗性互补等;②利用物理特异性差异的选择方法:这是利用两个原生质体物理特异性差异的一种选择,包括原生质体的大小、颜色、浮密度等的不同来选择;③利用生长特异性差异的选择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选择方法只适合部分杂交细胞的情况,有时无法选择,就不加选择地进行培养和再生成植株,然后对再生植株的杂种性状进行鉴定。杂种细胞培养方法与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相似。体细胞杂种的鉴定方法有:①形态学鉴定。利用杂种植株与双亲在表现型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如叶片大小与形状,花的形状与颜色、叶脉、叶柄、花梗及表皮毛有无等;②细胞学鉴定。杂种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否比任何一方亲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多?理论上讲如果染色体不丢失,杂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应为双亲染色体数目之和。也可以用基因组原位杂交的分子细胞学方法进行鉴定;③同功酶鉴定。同功酶是功能相同的酶的多重分子形态,它们是特异基因的产物。杂种细胞中的同功酶谱一般是双亲酶谱之和,但有时也会出现双亲没有的新带;④分子生物学鉴定。常用的方法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

值得注意的是体细胞杂交尚存在一些问题:①亲缘关系越远,染色体排斥丢

失的现象就越严重;②由于是两个物种的全部遗传物质的合并,各种基因都在其中,选择符合需要的个体难度大;③有时缺乏选择杂种细胞的有效方法。因此目前整体对称融合的工作比较少,而是采用非对称融合,即一方亲本包括了全部遗传物质,另一方亲本只取一部分遗传物质,如用不具有核的原生质体与之进行融合。

9.物理和化学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化学融合的机制:常用化学融合方法有高pH—高Ca2+法和聚乙二醇(PEG)

法。高pH—高Ca2+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是中和原生质体表面所带的电荷,使原生质体的质膜紧密接触,从而有利于质膜的接触融合。PEG处理原生质体可以使原生质体聚集促进融合,但PEG诱导融合的真正机制目前并不清楚。

物理融合的机制:常用方法为电融合法。此法是先将两种原生质体以适当的

比例混合成悬浮液,将其滴入电融合小室中,给小室两极以交变电流,使原生质体沿电场方向排列成串珠状,接着给以瞬间高强度的电脉冲,使原生质体膜产生局部破损而导致融合。 10.工厂化生产人参皂甙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第一步,选择人参根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经过培养选择找 到增殖速度快而且细胞内人参皂甙含量高的细胞株作为种质,其中一部分作为保存用,以备下一次生产用,一部分进行发酵生产。

第二步,将第一步选择到的细胞株在发酵罐中的适合培养液中进行液体培 养,增加细胞数量。

第三步,将发酵罐中培养的细胞进行破碎,从中提取人参皂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生物选修3全套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生物选修3全套教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0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