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一中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综合(文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 8页。
第Ⅰ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阅读资料回答1-2题: 沙 漠 林 漠 吉 巴 丹 沙 图例 石羊河年均径流入民勤年均径 里 民勤绿洲 年份 8383金昌 格 流量(/10m) 流量(/10m) 河 腾 城镇 永昌 羊 水库 1957 13.31 4.64 武威 河流 石 2000 13.03 0.98 祁 天祝 连
山 1. 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
A. 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 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 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 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读“中国不同地区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表”(地形起伏度=[(区域最高海拔-区域最低海拔)×(1-区域内平地面积÷区域总面积)] ÷500),回答3-6题: 自然地理区 东北区 华北区 华中区 华南区 西北区 西南区 内蒙古区 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0.70 0.73 0.79 0.78 0.67 0.61 0.17 的相关程度 3. 地形起伏度大,说明( ) A. 地势平 B. 地势高 C. 区域面积小 D. 地形崎岖 4. 下列地区,地形起伏度最小的是( )
A. 横断山区 B. 内蒙古高原 C. 江南丘陵 D. 云贵高原 5. 我国人口分布与地形起伏度相关性最小的地区是( )
A. 华中区 B. 华南区 C. 西南区 D. 内蒙古区 6. 上题中的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起伏 B. 太阳辐射 C. 44 46 548 气候与植被覆盖 D. 黑土的分布 50 A 52 54 56 云量是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读“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多年平均总58 60 云量空间分布(%)图”,回答7-9题: 48 62 46 64 7. A处的云量可能为( )
A 44 A. 43% B. 45% C. 47% D. 49%
8. 青藏高原总云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 )
A. 柴达木盆地 B. 藏东南地区 C. 昆仑山脉附近 D. 三江源地区 9. 导致上题中的地区,总云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暖湿气流受地形影响,气流抬升 B. 海拔高、气温低,水汽易凝结 C. 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大量气流上升 D. 地表水丰富,蒸发旺盛 阅读我国某城市I的相关资料,回答10-11题:
图1:I市1951-1999年城市建设用地变化情况 图2:I市1月、7月平均气温(C)变化趋势图
0
1951年城区用地 1952-1970增加用地 1971-1986增加用地 1987-1999增加用地 湿地 湖泊河流 15 15 10 5 -4 0 1955年 2000年 - 1 -
10. I市最有可能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吐鲁番盆地 C. 三江平原 D. 四川盆地 11. 依据图中信息分析,影响I市平均气温波动上升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 城市规模扩大,热岛效应加剧
②湿地面积因城市扩大而减小,对气候调节能力下降 ③位于河流谷地,热量难散发 ④全球气候变暖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2.《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
的根本之道在于:
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 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13. 有学者称黄宗羲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下列说法不符合黄宗羲实际思想与活动的是
A. 深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B. 身受外来思想的影响 C. 举兵抗清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14. 光绪辛丑年,林纾“恶其名不典”,把《汤姆叔叔的小屋》易名为《黑奴吁天录》,林纾真正的动机是
A. 纠正斯托夫人给小说取名的不当 B. 林纾“不谙西文”,故作典雅 C. “触黄种之将亡”,爱国保种。 D. 声援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2003 年,日本
15. 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家庭纺织业发达的浙江鄞县“百里不闻机声”,大量洋纱占据
了市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能力 ②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具有明显优势 ③家庭纺织业受到政府抑制 ④浙江增加杭州、绍兴为通商口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6. 1998年4月28日,蔡元培白玉雕像陈列在北京大学,该举动可能被理解为
A. 因毛泽东同志曾称他是“人世楷模,学界泰斗” B. 蔡元培创办了北京大学
C. 蔡元培主持的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D. 蔡元培在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
17. 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国民党军队比较积极地抵抗日本侵略军,取得的最大效果是
A. 歼灭了大量敌人 B. 日本侵华军事战略失败 C. 中共开辟了大量的敌后根据地 D. 促进了统一战线的最后形成 18. 1999年,《时代》杂志评选20世纪风云人物,第一名是爱因斯坦,第二位是罗斯福总统,
第三位是甘地。甘地入选为20世纪风云人物的主要依据是 A. 以个人之力抗拒压迫、拯救民权和个人自由 B. 抵制英货,带头摇纺车纺纱 C. 用非暴力抵抗英国殖民统治 D. “食盐进军”
19. 资产阶级在欧洲兴起后,最初的政治要求是
A.反对专制主义 B.废除天主教神学
C.反对教权控制一切 D. 反对等级制度
20. 下列事件中,最能集中地反映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矛盾和斗争的是 A.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B.西班牙民族解放战争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D.慕尼黑阴谋
2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句话准确的含义是
A. 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主义学说流入中国 B. 中国革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C. 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性质相同 D. 马克思主义已经俄国化
22. 横须贺市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庆祝活动——“2003横须贺开国庆典”,以纪念美国人佩里
在横须贺登陆150周年。日本认为其“开国”的理由是
A. 日美同盟进程开始 B. 日本走上近代化的一种转折
- 2 -
C. 日本开始了民族自救 D. 幕府统治结束
23. 华盛顿会议期间,美、英、日与中国开展激烈的外交斗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获取利益最多 B. 日本在中国的地位得到列强的充分认可
C. 中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外交斗争收回了一些权益 D. 日本获得了海军较快发展的权利
民政部副部长姜力5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地震灾区确认了124名“三孤”人员(孤儿、孤老和孤残),其中包括70多名孤儿和40多名孤残老人。中央财政已经决定补助给“三孤”人员每人每月600元,补助期限为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期间的3个月之内,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回答24—25题。
24. 中央财政决定补助给“三孤”人员每人每月600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 支付手段 B. 流通手段 C. 价值尺度 D. 赠送或补助手段 25. 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民政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政府具有管理与服务的职能
③灾后重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 ④国家机关以对人民负责为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6. 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2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
品的成本为人民币21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27.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
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三者是统一的,它们是相互决定、相互促进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8. 亚洲开发银行在5月6日结束的年会上宣布,将向数个受到粮价上涨严重影响的亚太成
员提供总额为5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亚洲开发银行是
A.区域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世界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 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9.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2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
同意,顺应两国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要求,将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创中韩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将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创中韩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一转变和调整表明 A.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成员 B.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C. 中韩两国的外交政策已基本相同 D. 中韩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已得到改变
30. 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受过垃圾短信的骚扰之苦,“躲都躲不掉”成为共同的无奈。 为此
由中央精神文明委与信息产业部指导的“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向全社会征集并鼓励转发积极向上的“种子短信”,吸引了350万人参与,影响人群超过1亿人。让短信“绿”起来,是因为
A.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交融 B. 文化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C. 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的盛会,也是中国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为此,我们提
出了文明观奥运,制定了奥运会观赛礼仪。制定奥运会观赛礼仪,促使文明观奥运,展示中华文明形象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 文化素养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
C.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D. 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32. 这几年来,科教兴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战略地位不断得到增强,教育优先发展不
断得到落实,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推进,彰显了我国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国家高度重视和关注教育,是因为
- 3 -
①国民教育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③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教育和科技的竞争 ④教育是文化的传播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科学家日前成功地在山羊体内“种出”了猴子细胞,创造了生物技术的一个“奇迹”。这向利用家畜作为“器官生产工厂”迈进了一步。据此回答33—35题。 3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地制造“奇迹”。这表明
A. 自然界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由客观变成主观的了 B. 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由客观变成主观的了 C. 人类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D. 人类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34. 科学家要创造“奇迹”,必须
①发挥科学家们的主观能动性 ②割裂生物体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③改变生物体的遗传变异规律 ④坚持从生物体的生理构造的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5.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会给人类社会创造“奇迹”,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意想
不到的灾难,祸害人间。这坚持了 的矛盾分析方法
A. 一分为二 B.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第Ⅱ卷
注意事项: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三来一补企业。阅读资料,完成下列
问题:
材料一:珠三角地区中山市某电子有限公司(甲方)与香港某玩具有限公司(乙方)的一份协议书:“甲方负责提供生产所需的厂房70000平方米、生产工人900人和相应的水电设施,为乙方加工玩具、电器配件、电子元件、工业品,收取加工费,加工产品全部出口,交回乙方国外销售。乙方负责提供生产设备、电器配件、电子元件、工艺品所需的各种设备一批,价值163696美元,产权属乙方所有……以上设备由乙方以免费方式提供……”
材料二:
材料三:1978-1996珠三角地区城市规模体系变化状况
城市规模等级 100万 50万-100万 20万-50万 0-20万 合计 1978年城市个数 1 0 0 4 5 1996年城市个数 1 1 13 10 25
⑴在珠江三角洲,大量类似甲方的“三来一补”企业,是凭借哪些优势条件得以发展的?
⑵甲乙双方的经济联系方式,将对甲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甲方应如何应对?
⑶1978-1996年间,珠江三角洲城市规模体系的变化有何特征?大量三来一补企业的发展,是如何促进珠三角地区城市规模体系发生这种变化的?
- 4 -
37. (32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历史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他说:“社会进化的定律,是人类求生存。人类求生存,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人类求生存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能够明白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再来解决社会问题那才很容易。”他进一步解释道:“人类生活的程度,在文明进化之中可以分作三级。第一级是需要。人生不得需要,固然不能生活,就是所得的需要不满足,也是不能充分生活,可说是半死不活。所以第一级的需要,是人类的生活不可少的。人类得了第一级需要生活之外,更进一步便是第二级,这一级叫做安适。人类在这一级的生活,不是为求生活的需要,是于需要之外更求安乐,更求舒服……得了充分安适之后,再更进一步,便想奢侈。”孙中山将人的生活分为“需要”、“安适”、“奢侈”三个等级,未必科学,但是,他实际上是在说,人的需要是不断增长、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正是人的这种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所以他说:“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 (《新华文摘》 2007年第2期《孙中山思想的现代价值》)
⑴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不能解决当时民生问题的原因.
材料二 :1940年11月2日,罗斯福在竞选第二次连任总统的演说时呼吁:“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福利”他说:“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 那里的工人不会在风华正茂时被一脚踢开,那里的人们不会世世代代受穷,那里的穷苦农民不会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那里的青年不会在垄断的淫威下乞讨工作。?”“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 那里的全体人民有极好的文化教育机会。”“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 那里的劳工界进入暮年之人能够安度余生,?养老金和保险金将理所当然地颁发给这些为国家忙碌了一生的人。”( 岳西宽、张卫星译:《历届总统就职演说集》)
⑵指出罗斯福政府切实保护低层民众的措施,并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时,国家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党首先关注的是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生产生活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了执政实践的第一位。正如当时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陈云同志所说:“我们面临着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要安排好六亿多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⑶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较好解决广大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活动?
38. (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6月1日开始的“限塑令”不仅影响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使一些产业获得意想不到的发展。业内人士预测, “限塑令”之后全国环保购物袋年需求量可达到几百亿个。一个A4纸大小的简单无纺布购物袋,成本也就1元多,而超市出售的袋子价格则3元到5元不等。也就是说,企业在这方面的利润非常可观。这为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正在打造“中国无纺布生产基地”的绍兴县夏履镇,投资2.5亿元新引进了4条无纺布生产线,占国内无纺布总生产量的近三成。此外,一些原有的箱包加工厂准备新车间专门生产无纺布袋,连不少服装厂也瞄准无纺布“商机”,开始转型生产环保购物袋作为环保购物袋生产主要原料的无纺布。企业无纺布产量开始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未来5年内,我国各种品种的无纺布产品市场需求量将呈现出上升态势,无纺布行业高速发展已成定局。
材料二:据悉,由于禁止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使用习惯不可能一下子消失,因此塑料袋不会立刻从消费市场消失,塑料袋厂商还有一定的市场。培养公众循环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观念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制定其他配套措施,健全完善奖惩机制,才能有力地保障“遏制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
⑴材料一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10分)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政府与公民应如何有力地保障“遏制白色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14分)
⑶运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分析材料二。(8分)
39. 2008年,世界粮食、能源、原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粮食价格走势图:
美元/吨 500 400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8学年绍兴一中第一次高考模拟综合文科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