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2份合集)济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

28.最近,国外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C3H3N2Na)和苯并咪唑(C7H6N2)两种有机物的新型玻璃,

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

(2)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请列式计算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32.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因具有美丽花纹而被广泛用于建筑物外墙、内壁的贴面和地面铺设。某同学想测出

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置中,用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气体用含有碱性物质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分液漏斗中所加液体不选用硫酸,理由是________。

(2)反应前,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都为m克。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曲线a、b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曲线b计算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请综合分析曲线a、b,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计算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分液漏斗中选用的盐酸浓度偏大,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

33.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_____+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______。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人相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40 177.8 40 216.7 40 255.6 40 295.6 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g 4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138.9 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5.D 7.D 10.B 11.D 16. +4;有害垃圾。 19.(1)2 :1;(2)化合反应

25.猜想三: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时间太短(合理即可)

[实验验证]

(1)其它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AgNO3溶液,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

28. (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2分);

(2)物理(2分);(3)C%=40%(2分);

(合理即可)

32. (1)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包裏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溶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

反应中止.(2分)

(2)碳酸钙的质量是5克。 (3)盐酸的貭量分数是18.25%

(4)盐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会挥发出更多的氯化氢气体被吸收装置吸收,导致二氧化碳測量值偏大,对结果有较大影响。(2分)

33.(1)H2O(2分);(2)量筒、玻璃棒(2分)

(3)①第一次反应中,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1克 ②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

2018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第1题图

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答案】B

【考点】物质由元素组成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A.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能说是由元素组成,故A错误; 1×6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6+12×6 ×100%=7.7%<10%,故B正确;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24:71,故C错误;

D.六氯苯是由六氯苯分子构成的,每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B。 2.“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非金属单质汞 B.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第2题图 【答案】B

【考点】金属和非金属 质量守恒定律 元素的化合价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O2=Hg+SO2。 A、单质汞属于金属,故A错误;

B、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故C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HgS+O2=Hg+SO2,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3.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第3题图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答案】A

【考点】饱和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 20℃时,据图可知,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最大,故B错误;

C. 20℃时,据图可知,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故C错误;

D.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升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4.用所给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就能顺利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相应实验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的溶液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量筒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烧杯、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 【答案】D 【考点】晶体的制备 混合物的分离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解析】A.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应加热蒸发水分,所需实验器材有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坩埚钳等,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无法完成该实验,故A错误;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然后对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所需实验器材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等,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无法完成该实验,故B错误;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的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实验器材: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无法完成该实验,故C错误;

D.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可使用pH试纸,所需实验器材有烧杯、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可以完成该实验,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5.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 (1)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反应:CH4·nH2O=CH4+nH2O,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反应方程

一定条件式为:CO+2H2========CH3OH,由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两种方法:

一定条件一定条件①CH4+H2O========CO+3H2 ②2CH4+O2========2CO+4H2

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 (填序号)。 【答案】(1)分解反应 (2)②

【考点】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化学方程式的表述

【解析】(1)根据“CH4·nH2O=CH4+nH2O”可知,它是由一种反应物变成两种生成物,属于分解反应。

(2)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反应方程式可知,需要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对比两个方案,只有方案②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所以选②。

6.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 (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答案】(1)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

第6题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2份合集)济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3)在线全文阅读。

(12份合集)济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484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