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2011届高二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蛊惑(gǔ) 晕针(yūn) 石棱(líng)沟壑(hè) 鳞次栉比(zhì) B.肖像(xiào)亘古(gèng)汲取(jí) 藤蔓(màn) 咫尺天涯(zhǐ) C.狡黠(xiá)裹挟(xié) 提防(dī) 颤栗(zhàn)焚膏继晷(guǐ) D.逃遁(dùn)传衍(yǎn) 希冀(yì) 手肘(zhǒu) 举首鹄立(hú) 答案:C(A yùn,léng;B gèn,wàn;D j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留连 嶙峋 厮斗 肿胀 蜃气迷蒙 B.屏弃 发韧 褶皱 央浼 颓壁残垣 C.狼籍 浚理 遴选 废弛 忧游自在 D.怪诞 蕴藉 搠倒 窸窣 摧人入梦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2012》在全球公映,影片中用电脑技术制作的电光石火、山崩海啸的惊骇场面,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B.在地震、海啸、干旱、洪涝等灾害发生时,许多国家的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对于中国达人秀选手刘伟的表现,评委高晓松用匪夷所思来形容:“我们用手弹钢琴都要练习很多年,何况你用脚!”伊能静更是感动得泣不成声。 D.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就在“富二代”“官二代”风靡网络,引发无数热议的同时,演艺圈里的“拼爹”游戏也风起云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
A.在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不断挑战民众“抗毒”能力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之后,一场旨在以打击违法食品添加剂为主题的餐桌安全“整风运动”强势拉开。
B.赴日留学生汪某因要不到学费连刺母亲九刀的事,近日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然而,这已不是中国留学生第一次将刀指向自己的亲人。
C.近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不法商贩无德,政府监管不力,打击力度欠缺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
A.勤勤恳恳的合同工接受的是比正式工少得多的工资;没有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在“萝卜招聘”中黯然出局;兢兢业业的公务员眼看别人“又跑又送”,突破了“天花板”……
B.水库有多少蓄水?沿线灌溉需要多少水?用水时间能否错开?省防指细算水账:以水库现有蓄水量,通过统筹调度、错时用水,可以满足沿线农田灌溉需求。 C.北京市祭出史上最为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京15条”,其中第十条是一枚重磅炸弹,“外地人购房须提供五年纳税证明”等规定,被业内人士认为“很给力”。 D.这一阶段的物理实验课程不再是让学生做单个实验,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实验和分析、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实验现象,并最终获得自己的实验结论。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昆曲这十年 艺 言
10年间,美丽的昆曲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这一古典艺术将以怎样的身姿走进时尚的当代?
《十五贯》、《牡丹亭》、《桃花扇》……浸润着600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昆曲,滋养了一代代人对戏曲、对古典艺术的喜爱。如今,昆曲正渐渐成为一张中华文化的名片,其清雅的美学特质,其传递的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正随着“水磨腔”飘扬在国际舞台上。
2
可以说,昆曲的文化价值超越了民族与国界,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如何善待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让她的古雅为今人所理解和欣赏?十年来,昆曲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艺术充满活力的景象。
一
昆曲延承着中国韵文发展的脉络,文人墨客创作出了一部部传世之作。这些剧目历经数百年来一代代戏剧家的精心锤炼,其艺术形态已非常成熟,堪称昆曲表演艺术的精华——加大对这些优秀的传统剧目及整体表演艺术的挖掘和抢救、传承和创新,是昆曲保护与发展的基石。
2005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每年资助昆曲院团整理、恢复和创作上演传统名剧,同时创排新编历史剧。 经过整理和恢复,一大批传统名剧都得以被拂去历史的尘埃,重露姿容。这些优秀传统剧目的上演,亦较好地继承了原著的精神内涵和昆曲传统的舞台表演形态。
与此同时,不乏昆曲新作的问世。这些作品既传递出今人对昆曲艺术的理解,也表达了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的思考。比如尝试着让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产生共鸣的《关汉卿》、《红楼梦》等新作。
二
昆曲艺术虽在明清之间一度辉煌,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但这之后曾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低谷期,其传承一度陷入危机。1956年4月17日,由国风昆苏剧团创作的昆曲《十五贯》在北京连演46场,观众高达7万人次,并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赞赏,使昆曲焕发了新的生机。
如果说当年的《十五贯》是一颗“火种”,加强昆曲人才队伍培养则是保证这颗“火种”不灭的保障。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既要依靠剧目,更要依靠一代代优秀的表演人才。昆曲作为以舞台为载体的“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如此。
值得欣喜的是,昆曲艺术在当代中国已经初步拥有以老艺术家为核心,以中生代演员为骨干,以及一批生力军和后起之秀的“四代同堂”的人才梯队。全国各昆剧院团内部已基本完成新老交替,年轻一代走上舞台中心。这些年轻人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扎实见功的表演技艺,吸引了更多观众领略昆曲之美,并让人们对昆曲未来怀有更为饱满的信心。
可以说,古老的昆曲让年轻的艺术生命得以施展才华,已流传数百年的传统剧目,又因新人的演绎而展现出一派青春气息。
3
昆曲这十年,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前所未有的、整体性昆曲抢救和传承的十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阶段性成果。不过,在这一领域还有许多课题甚至难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
十年树“曲”,兰苑芳菲。我们期待着在未来,古典的昆曲与变迁的时代交融得更好,让昆曲的传统文化之美,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5月19日第24版,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昆曲”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代代中国人对戏曲、对古典艺术的喜爱正是源于《十五贯》、《牡丹亭》、《桃花扇》等浸润着几百年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昆曲。
B.昆曲因其清雅的美学特质,和传递的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
C.昆曲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民族和世界,这是昆曲在近十年来呈现的新特点。 D.昆曲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如何让现代人接受、理解和欣赏的一系列问题。
7、下列句子中,不能作为“十年来,昆曲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艺术充满活力的景象”的依据的一项是( )
A.文人墨客延承着中国韵文发展的脉络,创作出了一部部传世之作。 B.国家加大了对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和抢救、传承和创新,整理、恢复和上演了一批传统剧目。
C.一批传递出今人对昆曲艺术的理解、反映艺术家对当下的思考的昆曲新作问世。
D.年轻演员走上了舞台的中心,让古老的昆曲展现出一派青春的气息。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使昆曲的良性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B.经过整理和恢复,一批传统名剧呈现了符合时代特点的精神内涵和表演形态。 C.昆曲艺术在明清之间一度辉煌,但此后一直处于低谷期,其传承面临危机。 D.优秀表演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演员迅速成长,让昆曲的发展有了有力的保障,再也没有忧虑。
4
9、文章一、二两部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昆曲十年来呈现的变化,请结合各部分内容,分别为这两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剧目推陈兼顾出新/昆曲舞台青春飞扬,昆曲剧目推陈出新/昆曲人才新老交替。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1届高二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评析人:黄冈中学高级教师 刘折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蛊惑(gǔ) 晕针(yūn) 石棱(líng)沟壑(hè) 鳞次栉比(zhì) B.肖像(xiào)亘古(gèng)汲取(jí) 藤蔓(màn) 咫尺天涯(zhǐ)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黄冈中学2011届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