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師關係的增進
班級經營人人有責,凡是會影響孩子行為的人,如父母、兄弟姊妹、親威、朋友、老師都應該共同負起責任,尤其是父母和老師。孩子行為不當,老師不應責怪父母,父母也不應責怪老師,大家應一起來建立孩子正確的行為並改善其不合宜的行為。
老師與家長的合作基礎,首先在於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親師關係的建立,有賴於老師用心的設計。茲介紹幾種增進親師關係或得到家長支持的可行作法: 壹、用學前寫一封友善的信給家長
內容包括:你的背景,妳的學年計畫,何時開親師座談會,如何和老師聯
絡,家庭作業的方針及要求,評分的方式,建議父母如何幫助學生學習和生活適應,列出本學期所需要的文具、工具書、參考書,適合的兒童讀物,雜誌和報紙,學校特殊活動的日期,幾點上學,幾點放學,衣服的規定,午餐、午休的規定,及其他家長想要知道的事,或老師想讓家長知道的事。 貳、開學前或開學初辦理親師座談
為使家長了解新學年學校的各種政策、各種措施、老師的做法,以及了解
家長的期望,最好於開學前一週,最晚於開學後一週,舉辦親師座談。
為使親師座談確實能達到預期效果,家長不虛此行,必須做好計畫和準備工作。茲將親師座談的籌備及進行過程提列於下,供老師們參考: 一、利用語文課,請學生設計邀請函
邀請函應包括校名、地址、日期、時間、地點、老師的名字等,並鼓勵
父母參與。 二、安排教室
(一)可能的話,最好布置鮮花(由學生帶來)。 (二)教室展示學生的作業和作品。
(三)把日課表張貼出來,使家長了解作息時間及課程內容。 (四)準備簽到簿。
(五)桌上放好寫好父母名字的名牌。 (六)將教室書桌清理乾淨。 三、教師個人的準備
(一)老師衣服的顏色、式樣要得宜,鞋子要擦拭乾淨,頭髮要整理好。一切的
裝扮要顯得自信和專業,並以自己的工作為榮。
(二)充分準備對家長談話的內容,最好有個小抄,並做充分準備。談話的內容
應包括下列要項:
1.簡短介紹個人背景、學經歷、教育哲學及學年目標。
2.介紹日課表、作息時間、學年的行事曆,上下學時間、缺席如何聯絡、
生病的處理方式等。
3.說明你的家庭作業要求及作業的量。 4.說明妳的評分方式和標準。 5.介紹教室規則。 6.介紹獎懲辦法。
7.介紹戶外教學方式、時間、地點及其他特殊的教育活動。 8.說明對資優生及低成就兒童的幫忙方式。
(三)準備一份資料給父母,這份資料係指導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學習,通常父母
會很喜歡也會很感激。這份資料可包括下列內容: 1.和孩子共同擬定家裡的作息時刻表。
2.在門口放個盒子,把明天要帶去學校的東西放在那裡,以免遺忘。 3.早餐吃得好,睡眠要夠,5-7歲要睡足10小時,8-14歲,要睡8小時。 4.每天有一段時間,聽孩子說話,最好利用吃飯或洗碗時間。記得孩子有
困難,要他想出解決辦法。
5.鼓勵孩子多閱讀,設計一張表,讀完一本書,即貼上貼紙。多帶孩子到圖書館或書店。
6.安排安靜、遠離電視的地方供孩子讀書,寫作業。
7.不要幫孩子做作業,但要檢查作業是否整潔,是否做好。 8.看電視、打電腦要節制,最好幫孩子選擇有益的電視節目。
9.父母的教育態度很重要,父母多參與學校活動,熱心參與班親會,顯示
學校是重要的。
10.多和老師聯繫。
11.情緒困擾的、單親兒童、父母離婚或分居及其他需要特別幫忙的兒童應
讓老師知道。
12.告訴家長各科學習要點及學習要領。
四、舉辦座談會
(一)老師應溫暖而友善的歡迎每位父母。 (二)開會前有一段放鬆時間。 (三)會議末了,讓父母有發問時間。
(四)談話結束後,可以發個問卷,尋求父母的意見。 (五)會後放輕音樂,最好有點心。 五、座談會結束後
(一)老師將會議情型做紀錄。
(二)檢討本次會議之優點及應改進之處。 (三)需向校方反應或建議之事項向校方提出。 (四)本班要努力或改進之處記下來。
(五)將學生的表現,在聯絡簿上記下,讓家長知道,對學生也是一種鼓勵。不適當的行為或表現也寫在聯絡簿上,讓家長知道並共同來督導。當然最好多寫好的行為和好的表現。可是在家庭聯絡簿上看到的,多數是寫不好的事情,這是老師要留意改進的。家長也應多利用聯絡簿,告訴老師孩子在家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或健康情形,尤其是好的表現,應多讓老師知道,也應該多寫一些鼓勵或讚賞老師的話。這種雙向的,時常的聯繫,正面的鼓勵對學生的學習很有助益,也縮短了老師和家長間之距離,增進彼此的了解。 肆、電話溝通
特別重要或緊急的事,老師和家長才用電話聯絡。一個班三、四十個學生,
老師一一用電話聯繫,時間、金錢上都不夠經濟,而且老師上了一天的課,講了一天的話,忙了一整天,下班後已經精疲力竭,實在沒有精神和體力打電話或接電話,這是家長們要理解的。所以下班後,家長儘可能不要打電話給老師。 伍、個別會談
如家長認為孩子的問題需要找老師做長時間的討論或交換意見,或老師認
為需要家長個別談話,最好事先約時間,但談話時間不宜超過一個小時,這應該是談話的基本禮貌,老師、家長都應該了解。 陸、家庭訪視
老師對學生的認識與了解,最直接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家庭訪問。
看一看孩子生長的社區、家庭環境,看一看家庭的成員,大概對孩子可以了解
很多。孩子的行為、習性和家庭絕對有密切的關係。不少老師在家庭訪視後,原本對孩子的責備變成包容、憐憫與同情。尤其老師成長環境與背景和學區的孩子差異很大時,家庭訪視工作更是需要,否則老師憑著自己的成長經驗,很難去理解某些孩子的行為。家庭訪視工作很重要,絕對不要流於形式。 家庭訪視之前,老師應將學生在校的各種累積紀錄、測驗資料、軼事紀錄
仔細看一遍,並記下特別有意義的資料,做為和家人談話或討論的重點。當然在談話中,首先要多說孩子在校的優良行為和好的表現,然後再談一點孩子有待努力和改進之處。家庭訪視的重要目的,是去了解孩子成長、生活的環境,並和父母交換一些意見、溝通一些教養孩子的觀念。 柒、編班刊
老師可視學生的能力,每兩星期或每個月指導學生出版一次班刊。班刊可介紹學校重要活動及日期、班上優異的表現、社區文藝活動及日期、老師的話、學生的話、家長的話、學生的優良作品、親職教育的好文章、老師要家長配合事項、好書介紹…等。透過班刊,家長可以了解學校的活動情形,孩子在校的生活,了解孩子的心聲、對父母的期望…等。班刊是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四者很重要的溝通橋樑。 捌、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進步情形
家長都很想知道孩子在學校的種種表現,包括:和老師、同學相處的情形,
學習適優情形,各科的學習表現,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生活習慣、生活禮儀等。老師可設計學習和生活表現之檢核表,定期的發給家長參考。平常可利用寫短箋、家庭聯絡簿或電話等方式,和家長保持密切聯繫。 玖、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或班級的活動
家長參與學校或班級的活動越多,對學校、班級或教育工作愈了解,也許
更能體會學校或老師的用心和苦心,家長和學校、老師的配合度、支持度會更高。所以老師應鼓勵家長多參與學校或班級的活動。 拾、有效面對家長的批評或質疑
家長對學校或老師的教學、管教方式有所批評或質疑,幾乎是每位老師都有的經驗。面對家長的質疑,處理不當則兩敗俱。如何有效面對,以下提供若干作法:
一、愉悅的態度歡迎家長。
二、使用積極傾聽的技巧,以消除家長的憤怒情緒,使家長冷靜下來,不再生氣。 三、表現出對家長的談話很有興趣,且仔細聽。 四、表現出冷靜、專業的態度。 五、請問家長希望老師做些什麼。
六、設定會談時間,如果時間不夠,另約時間。
七、誠實的陳述問題,不必負太多的責任,要維護專業的自尊。
八、強調具體的資料----這是強而有力的專業工具和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 九、告訴家長,你將做什麼(你的計畫)。
拾壹、做為一位教師,應以你的專業、學識、努力和做人贏得家長的敬重
老師要不斷的充實專業知能,不斷的學習與成長,並要敬業、樂業,才能贏得家長的敬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亲师关系的增进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