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色织物的仿样设计
大关系,后梁位于经平直线上时,下层的经纱张力相等,形成的等张力梭口,但后梁在经直线上方,下层经纱的张力大于上层纱线的张力,形成不等张力开口,在工厂生产中一般选择用不等张力梭口,有助于打紧纬纱,消除筘痕。这里采用-2mm。 ⑷引纬工艺
喷气引纬采用“主喷嘴+辅助喷嘴”的引纬方式。主喷嘴,进行调制、加速充分地作用于纬纱表面,使纬纱从静止加速到纬纱所需的飞行速度,一般喷嘴的喷射,在纬纱释放时,喷气在前,纬纱飞行在后。供气压力一般在0.2-0.5mpa。时间在80-1800。辅助喷嘴,是将纬纱接力输送过梭口的重要任务,辅助喷嘴对纬纱的飞行速度和引纬时间影响不大。辅助喷嘴是每次都在改变的。当主喷嘴时间在80-1800,辅助喷嘴的配置有。辅助喷嘴的配置
表14 辅助喷嘴的配置度
1 2 102-202 3 128-228 4 156-254 5 182-284 6 200-290 辅助喷嘴 80-174 ⑸织机的速度
对于高速喷气织机来说,运行速度过高或选择不当,不但不会提高产量。反而可能会降低效率,因为疵点等杂质的出现时,就是在织机高速运行时产生断头织机停车。织机速度越高,因为时间短,纬纱张力大,断头就会增加。车速一般在600r/min,取决与最大引纬率的范围。 ⑹车间的温湿度
对于喷气织机来讲,保持车间温湿度的稳定很重要。如在寒冷的冬季,空气干燥,相对温湿度较低,容易产生静电、纱线起毛。一般采用蒸汽加湿加温空气见效快。在夏季相对温湿度偏高,则就会打乱气流,造成纬纱飞行不稳定,影响织机效率。一般采用空调、空压机来调节降低温湿度。织机车间通常保持在温度为200C、湿度为70%。 ⑺织机的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
60?织机速度60?650==13.3m/h
10?纬纱密度10?293 - 20 -
条形色织物的仿样设计
实际产量=理论产量?时间效率=13.3?90%=12m/h (时间效率为90%) 喷气织机在生产中的问题及预防方法 问题:
1、织机开口不清,纬纱的棉结杂质过高。引纬太快,辅助喷嘴的时间不协调,产生纬缩现象。
2、纬纱张力大,有毛粒、大结纱等疵点。在退绕是,受阻而被拉断,引纬时间不配合,产生双纬。
3、开车时,开口位置不当,钢筘松动,挡车工操作不当,经纱张力不匀等,易产生开车痕。 预防方法:
1、改善经纬纱质量,必要时进行热定捻,适当加压喷射压力.综框、钢筘内的积花药及时清除。
2、轴上纱线张力要均匀、平整度好,经常检查探纬器功能,加强操作管理,清除坏纬,调整后梁高度,适当加压经纱张力,做好辅助喷嘴的清除,保证气路畅通。
3、调整好织口,调整好经纱张力等,加强开关车的训练,最好增加寻纬功能。
第四章、整理
一、整理工序
整理是织物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通常包括检验、清刷烘干、定型等。织物从织机上落下来,首先侧定下机的产量及疵点、以便后面的整修。清刷是除去残留的疵点及杂物,然后进行烘干。最后进行折叠定性。 工艺流程 : ⑴验布
(1)将前道各工序产生的纱疵认真的检验出来
(2)检验出来的疵点,按照疵点的评分质量标准做好评分工作,并 按不同疵点作出不同标记。
(3)按照规定做好以下疵点的整修工作,一般采用GA801型验布机。 ⑵分等
- 21 -
条形色织物的仿样设计
按照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级的评定一般根据织物组织、幅宽、布面疵点、密度等。
织物组织:按设计要求,不符合即为二等品
幅宽:标准允许+1.5%、-1.0%,超过此范围降为二等品
密度:允许偏差经密为-1.5%、纬密为-1.0%,超过此范围也降为二等品 布面疵点:一般根据匹布中所有疵点评分加合超过允许总评分为降等品,0.5m内同名疵点或连续性疵点评10为降等品,0.5m内半幅以上的不明显横档、双纬加合满4条评为降等品。 ⑶中包
中包是按照规定的及出厂要求,对织物分品评定,然后打包。一般采用A752型打包机。
结语
本设计通过对样品的风格特征和品种类型、所用原料、经纬纱线密度与密度、捻向捻度、组织规格、染色、后整理等方面的分析,分析织物时,资料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样品面积大小有关,因而对取样的方法应有一定的规定。由于织物品种极多,彼此间差别又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的选择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确定生产同样的产品的工艺之后进行试织,在试织的过程严格检查设计的技术规格、色泽、风格等是否与来样相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过调整改进得到了与来样几乎一样的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大批量生产。
对于此次仿样设计条形色织物,是因为条形布属于色织布中的一个大众化品种,它的特点是花色多、价格比较低廉。产品轻薄、凉爽、宜作上衣、衬衫等的面料,穿着舒适,四季皆宜。
谢辞
本次设计选题到完成得到了XXX和XX老师的悉心指导,同时还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在此向XXX老师、XX老师以及各位同学表示感谢,另外还要感谢XXX.xxx等老师们的教育和指导。
- 22 -
条形色织物的仿样设计
[参考文献]
1.李青山.<<纺织纤维鉴别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2. 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等.棉织手册(上、下册)[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1.
3.郭兴峰主编 . 现代纺织与织造工艺 .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4蔡黎明.纺织品大全[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5朱苏康,高卫东.机织学[M].2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6.谢光银,张萍.纺织品设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8 7.史志陶.棉纺工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9
8蔡陛霞,荆妙蕾.织物结构与设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5 9.余序芬.纺织材料实验技术.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3 10.褚结,陈亮.纺织品检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11.姚穆.纺织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1
- 23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毕业设计-条形色织物的仿样设计(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