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本 A/ 0 1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编号:HSE/HX301-2012 页码:4/10 安全、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可能造成员工中暑、食物中毒等。 (2)危险动物及传染病中间宿主 (3)自然灾害
暴雨、洪水、霜冻、沙尘暴、雷击、飓风、地震、山体滑坡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施工无法正常进行,甚至导致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4)工区的自然环境、地理、地质情况
建筑施工现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应进行调查、识别的因素至少应包括: a、 施工区域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势、地质构造特征; b、 工区、周围或沿途桥涵、电网、沟壑、丘陵、江河及汛期情况; c、 工区的交通、电讯、供水条件;
d、 是否为自然保护区,是否有受保护的历史文物古迹,有无珍稀植物、动物,有无鱼池等; e、 工程所需建设物资、生活用品的提供部门、运输方式; f、 工区有无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 g、 施工区域有无地方病、地方多发病; h、 本地区常年主导风向;
i、 工区地下设备、管道(如瓦斯管道、电缆、自来水管等)的摆放、布置情况等。 (5)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三废”及噪声、机械振动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和危害。 (6)工区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
a、工区所属国家、地区,附近居民有无特殊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 b、有无局部战争、地区冲突; c、生活治安和秩序情况; d、当地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
e、应急或需救助时的外部依托,如消防部门距工区距离、联系电话、医疗救护部门具体位置、距工区距离、救护能力、联系电话,治安保障部门距工区距离、联系电话。 (7)相关方的能力
相关方或合同的要求是否超越了自身的承担能力,是否保障基建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承诺、方针和目标实现。
3、各施工阶段主要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1)施工准备阶段主要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勘查、选择施工暂设的位置、测量放线、三通一平(水、电、气线路的接通和架设、场地平整)、露营房的拉运和摆放、现场施工机具准备等。
a、在施工暂设中,经常动用各种爬行设备及运输车辆,拉运施工机具和露营房时,可能超高超宽, 同时,施工区道路可能不规范,存在车辆和机械伤害的潜在风险。
b、在架设施工现场电气线路的过程中,如防护不当,易发生触电事故。 c、存在食物中毒及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版 本 A/ 0 1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编号:HSE/HX301-2012 页码:5/10 d、在材料进场装卸的过程中,可能发生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e、施工作业、运输设备对地表植被产生破坏。 f、车辆等运输设备途径非施工区域碾压植被。 g、设备“跑、冒、滴、漏”对环境的污染。 (2)施工过程主要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健康风险
a、施工过程焊接作业时如员工防护不当,电弧辐射易导致电光性眼炎。 b、日光炙烤及季节性高温可能导致人员中暑。 C、无损检验采用的ⅹ射线易对人员造成辐射。 d、高温季节,细菌繁殖期易发生食物中毒。
e、营地人员食、宿较集中时易发生群体食物中毒或传染病。同时,由于工期长,营地相对稳定,易孽生鼠类、蚊、蟑螂等。 安全风险
a、 料、容器、设备等装卸、安装、搬运时易发生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b、土建施工中可能发生坍塌。
c、油、水系统土建工程、空压机房工艺安装中易发生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d、电气设备、营房设备等接地不良可能导致触电或火灾。
e、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因固定不牢、超载、受力不均可能导致人员坠落、砸伤和其它意外伤害。
f、雷雨天气出现的雷击、淹溺、触电。 g、强风天气可能发生倒塌、坠落。
h、施工现场的脚手板、斜道板、跳板、交通运输道,如果有雨水冰雪,可能造成人员或工具滑落。 i、磨光机打磨时的飞屑可能伤人。
j进行汽热法施工的时候,工人可能被蒸汽或配汽设备烫伤。
k施工现场周围如有陡坡、沟壑、悬崖,如未围设坚固的栅栏,则易发生人员坠落。 l存放爆炸物的仓库如安全、防范措施不够、安全距离不足,可能爆炸伤人。
m传动带、明齿轮、电锯、转轴、皮带轮、飞轮等危险部分,如防护不好,易绞伤人员。 n起重机械、牵引机械和辅助起重工具,如超过其最大负荷量,则可能倒塌或脱轨。 o工业动火,由于措施不当、操作失误,可能出现的燃爆事故。 p管道及容器试压时可能发生泄爆。
q员工能力不足、接受培训不够或违反操作规程、误操作可能导致事故。 r施工现场及营区违反用电、用火制度所造成的火灾。 s气瓶由于拉运、装卸、保管、使用不当发生燃爆。
t由于施工现场路况不良、车况不良、操作人员违章行为等因素,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 u施工设计缺陷可能导致的事故。
v防腐、防水、焊接等施工可能出现的灼烫。
版 本 A/0 1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编号:HSE/HX301-2012 页码:6/10 w员工无劳动防护用品或穿戴、使用不正确,可能出现的伤害。例如电焊工无防护面具、高空作 业无安全带、石工无防护眼镜等,均可能导致其身体伤害。
x电器设备由于绝缘不好、接地不良、电线架设高度不够易造成触电伤害(包括营地)。 y电气施工作业可能出现的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z施工指挥者指挥失误可能导致伤害事故。 环境风险
a、 施工过程中各类工业废弃物的残留污染。 b、 施工作业带及邻近区域地表植被破坏。
c、 施工可能对周围的历史古迹、江河、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 d、 运输设备对非施工便道的碾压。 e、 设备“跑、冒、滴、漏”对环境的污染。 f、 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污染空气。 g、 营地“三废”污染。
h、 工区的噪声、振动对周围的居民产生影响。 (3)工程试运转、验收阶段主要职业、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A工程验收主要包括:
a、 房屋、土建工程验收。
b、 锅炉、压力容器试压、烘炉、煮炉。 c、 电气仪表调整试验。 d、 管线、罐试压等。 B主要职业、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a、 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或安装不合格,试压时爆裂。 b、 电气设备漏电导致人员触电。
c、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垃圾残留造成的环境污染。
附录二:评价方法
(一)定性的风险评价表法
表1给出了评价风险水平和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一种定性的简单方法。根据估算的伤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分级。
表1: 风险评价表
伤害严重程度 结 可能性 果 极不可能 不可能 可能 可忽略风险 可容许风险 中度风险 轻微伤害 伤害 严重伤害 可容许风险 中度风险 重大风险 中度风险 重大风险 不可容许风险
版 本 C/ 0 表2:
1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编号:HSE/HX301-2012 页码:7/10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风 险 可忽略的 可容许的 中度的 措 施 不需要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 重大的 不可容许的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备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二)定量危险性评价法
由于工作场所、作业活动、事故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事故产生的后果对风
险值影响程度不同,为了确保评价的结果的准确性,给出以下推荐取值,各项目部、控股子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取值的范围,使评价的结果能最大限度反应风险的情况。
该方法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 其简化公式是:D=LEC
a)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值为1,在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事故实际不可能性的分数值定为0.1,而完全可能预料要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分数值定为10。介于两者之间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3所示。
表3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 数 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6 3 1 0.5 0.2 0.1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 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 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版 本 C / 0 1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编号:HSE/HX301-2012 页码:8/10 b)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频繁,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为10,而非常罕见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分数值定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危险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4所示。
表4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6 3 2 1 0.5 说明: 1.三通一平施工活动中E值取1; 2.基础开挖装饰、施工活动中E值取2; 3.主体结构施工中E值取3; 4.其它活动中E值取2; c)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由于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范围较广,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规定为分数为1,把发生事故造成10人以上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它情况的分数值均在1与100之间,如表5所示。
表5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40 2—9人死亡 15 1人死亡 7 伤 残 3 重 伤 1 轻 伤 d)D—危险性分值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之积总分的评价。依据经验,总分数值小于20被认为稍有危险为1级,是低危险;如果危险分数等于或大于70-160之间,那就是显著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等于或大于160时,其危险等级达到3-4级以上,那就表示有显著危险或高度危险性,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修正。危险性分值等级划分如表6所示。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版环境职业健康程序文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